提到黄梅戏,严凤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在历史的尘埃中探赜钩沉,溯源竟委,“永远的七仙女”严凤英一生坎坷崎岖,她活在聚光灯下的身影至今让人难以忘怀,但他最后时刻的凄凉又叫人黯然无语。

严凤英的一生简介(一代名伶香消玉殒)(1)


雏凤清啼

安徽安庆,在这片物华天宝的土地上,诞生过无数星光熠熠的文化名人,远的如桐城派的诸多文坛大师,近代如陈独秀、张恨水、杨小楼等文化界的名人宗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诗人海子也是这片热土的赤子。

1930年4月13日,一代名伶严凤英就出生于这片文化热土上。这个伶俐的乡下小女孩似乎注定是属于舞台的角儿,从小就喜欢唱山歌和民调,12岁时正式拜师学艺,师从桐城人严云高习唱黄梅戏。

在那个兵荒马乱时代,戏子是一种不受人待见的职业,而女子从事这样职业更是被认为有辱家风而备受歧视。严凤英却一意孤行突破家族和世俗的重重阻力,甚至在1944年15岁时第一次登台演出后,差点被以犯族规的名义而被沉塘。但严凤英没有因此而放弃黄梅戏这条艺术之道,反而正式跟随剧团登上了更大的舞台,改名严凤英,从此也拉开了她颠沛流离的多舛命运的序幕。

不是爱风尘,偏被风尘误。

1945年,严凤英随剧团在安庆演出黄梅戏《小辞店》《游春》等曲目,轰动一时,从此声名鹊起。但不幸随即而至,由于严凤英人靓曲甜,当地的一个自卫队大队长觊觎她的美色,精心布置了一曲强抢民女的戏码,派手下的人带刀带枪地将剧团包围起来,无奈之下,严凤英为了剧团的大局不得不束手就范,但被抢之后,严凤英誓死不从,整天装疯卖傻胡言乱语一副疯疯癫癫痴痴呆呆的样子,几次欲上吊自杀,不久之后,也许是受不了这样的一个疯丫头的各种胡闹,严凤英得以逃出虎穴,被赶了出来。

侥幸逃出来之后的严凤英重操旧业,再次跟随流浪剧团四处搭班唱戏,辗转于安庆周边的贵池、铜陵等沿江地区的乡下卖艺为生,1947年地还短暂地随胡金涛学唱京戏,期间初识同在胡家同班唱京剧王少舫。

这样四处流浪卖唱朝不保夕的日子,严凤英以其俊俏的扮相和甜美的唱腔名动大江南北,一时间成为安庆周边黄梅戏艺坛上风头无两的头块招牌。

黄梅戏本来就是民间小调,深受周边群众喜爱,而严凤英的名头越来越响的同时,一场新的厄运正在逼近。1948年,受友人邀请,严凤英随剧团来到青阳驻唱。命运再次重演,被当地陈姓恶霸扣押逼迫做其小妾,闻讯前来的胡金涛也一并被羁押。严凤英在此期间尽管受尽凌辱和恐吓,但这个刚烈的弱女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愤而吞金自杀,不过被救了过来。这场闹得满城风雨的风波最终激起了公愤,在当地开明绅士的帮助下,正好又值解放前夕,于是被羁押的严凤英终于逃脱了这场无妄之灾。

随后,严凤英又随剧团在贵池等周边地区走村串巷卖唱。在1949年4月下旬,流浪在铜陵县大通镇的江心洲上的严凤英被路过的渡江队伍解救,部队同志动员她参军做医务工作,但严凤英最终没有同意,这位从小就热爱黄梅戏的女子最终还是倔强地选择了四处流浪唱戏的生活。

严凤英的一生简介(一代名伶香消玉殒)(2)


红尘绝恋

1949年10月,经人介绍,严凤英从芜湖来到到南京米高梅舞厅卖唱伴舞,改名严黛峰。

刚到南京这段时间,严凤英很快就再次崭露头角,也因此招来了一些无聊的闲杂人等的骚扰和纠缠,不得已委身于一位木材商人并与之同居,但后来得知那人已有妻室,于是愤然分手。

不久之后的1950年3月左右,经人介绍认识了金陵望族著名的票友甘律之先生。此时恰逢甘律之夫人陈秀珍新丧,见到严凤英之后,很快两人坠入情网并悄然同居,后来经甘家老爷子甘贡三的同意,正式搬入甘家大院一起生活。

这是他艺术生涯一个重要时期。甘家在解放前有“甘半城”之称,甘律之父亲甘贡三先生是民国时期江南最著名的京剧、昆曲名票,人称“江南笛王”。在这样的一个世家之中,严凤英得以在艺术上受到了多方熏陶,尤其是从昆曲表演艺术中吸取了大量营养,对她的艺术生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果不是接下来的命运的翻云覆雨,严凤英的一生也许会就这样波澜不惊的从容度过也未可知。

但严凤英最终还是属于舞台,就像当年拒绝参军一样,严凤英很快又选择了她一生恋恋不忘的舞台。1951年,当时王少舫领衔的民众剧场在安庆风生水起,而另一家胜利剧场由于缺乏声名显赫的主角而濒临倒闭,于是该剧场的当家人想到了严凤英,派人多方打听辗转至南京找到了甘律之诚请严凤英回去加盟该剧场。

爱是成全,而不是占有。甘律之本来可以选择拒绝了之,但这位翩翩世家公子以一贯的君子风度,不仅同意了严凤英回去唱戏,而且还亲自为她精挑细选置办了一身行头,也许以他对严凤英的了解,在送别严凤英的那一瞬间,他的内心深处隐隐觉得这将是一场有缘无分后会无期的远行。

严凤英的一生简介(一代名伶香消玉殒)(3)

南京“甘家大院”严凤英旧居

关于这段送别的缘由,甘律之曾向小妹甘纹轩这样解释过,原来严凤英在甘家与堂嫂妯娌交往中,经不住她们的劝说,偶尔也会和她们一道吸几口大烟,甘律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怕这样下去会毁了严凤英天生的一副好嗓子。这其中的内情可谓用心良苦。

很快,回到安庆的严凤英很快在黄梅戏界名声大噪。而在同年,严风英在一次戏剧会议上认识了王兆乾先生,第二年俩人相爱同居。消息传到甘律之那里不知道他心中作何想法,但这时的甘律之自身境况也在时代的风云变化中每况愈下,大概也无暇他顾了吧。

严凤英是爱甚至崇拜王兆乾的,从王兆乾保留下来的严凤英1953年2月10号写的散文诗《给我的爱人》中可以看出:

不了解我的人,把我看的比纸还轻,只有你,不爱这些虚名,爱人,我时常在夜深人静时自己思量,往往到天明都未闭眼睛,我是一无所取之人,为什么能博得你这样的爱情?

但严凤英更是一个性格刚烈的女子,尤其是在发生了“秦淮河风波”之后,他与王兆乾就此恩断义绝一刀两断。那是1953年的6月,严凤英在南京演出,甘律之为表地主之谊,主动写信邀请严凤英和王兆乾端午节到家里做客,但王兆乾不愿意,随后严凤英不顾王的反对而赴约,甘律之在送严凤英归来的路上在秦淮河边与王兆乾“不期而遇”,于是严凤英和王兆乾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面对王兆乾的辱骂,严凤英甚至想跳秦淮河自尽。

回来之后,严凤英与王兆乾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无法挽回。甚至在1954年2月他们的儿子出生时,王兆乾都没有前来探望。

两个月之后,严凤英赴南京正式与甘律之结婚,这段婚姻也许有赌气和报恩等双重成分在其中,可随之接踵而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婚后甘律之和严凤英一起去合肥生活,不久后因甘律之在其姐夫汪剑耘的邀请下去河北、山东等地演出,夫妻俩又再次分离。

这次分离之后,严风英与他生命中另一个男人王冠亚的关系越走越近。1956年6月29法院判决甘律之与严风英离婚,随后9月严风英与王冠亚正式结婚。甘律之自此彻底退出了严凤英的生活。

严凤英的一生简介(一代名伶香消玉殒)(4)

全家福


岁月遗韵

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造化弄人也好,时势易人也罢。严凤英与这三个男人之间的是是非非,与严凤英的刚烈要强的个性有关,也与那个时代的变幻不定的社会风云有关,甘律之作为一个资本家的后代,而严凤英正是在事业上如日中天之时,两者之间的地位的差别而带来的各方压力,最终分手如今看来让人扼腕叹息。

随后的岁月中,严凤英在戏剧的舞台上更是大放光彩,将黄梅戏这样一个地方戏曲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严凤英是一个旧社会走出来的穷孩子,多年的流浪漂泊的卖场生涯养成两人她桀骜不驯的个性,正是这样的个性,才最终酿成了她悲剧性的命运。

据她身边人回忆,她抽烟喝酒,而且出手豪爽,颇具侠义之风。

不过,最终她还是像一朵风中的玫瑰一样无奈的过早凋零。

1968年4月8日,严风英带着无尽的遗憾和绝望吞安眠药自杀,他当时丈夫王冠亚的眼睁睁的跪求下也没有最终挽回她的生命,反而在死后尸体被拿去解剖去寻找那些子虚乌有的罪证,一代名伶就此香消玉殒。

严凤英的一生简介(一代名伶香消玉殒)(5)

严凤英的戏迷众多,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著名书法大家林散之夫妇就是严凤英的忠实戏迷,严凤英死后,他曾为严凤英写过九首祭奠的诗歌,在其中一首《尘劫》中这样写道:

尘劫人间惊万千,唯君一死最堪怜。凄凉练好霓裳曲,奔入蟾宫作散仙。

永远也无法揣度严凤英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作为一个女人,对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抱有怎样的一番心情?是后悔,还是怨恨,亦或是释然。

甘律之在严凤英的一生中,对她无怨无悔的爱更有一种老派君子的从容与淡定,也许是最懂严凤英那个人,进退得体,不卑不亢,在严凤英最后的茫然无措中,想起这样一个曾经在自己的生命中出现的风雅君子,还是会有一些眷念吧。

王兆乾对严凤英有爱,但这种爱更带有一种霸道凌厉的气势,更像是一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施舍与怜悯,一开始的不平等的注定了这种爱最后的破碎结局,绝对占有却又无法给予对方相对自由。晚年的王兆乾在回忆起这段感情时,曾经流露悔意,但这一切已覆水难收于事无补。

王冠亚对严凤英的爱,有着一种浓浓的俗世悲哀的情怀,严凤英死后他终生未娶,甚至为严凤英立传,对严凤英的死,也许在内心深处他会有一种无以言表无法言说的悔恨,晚年他曾经说过他并非因为软弱而造成严凤英的悲剧,但这些谁又能说清呢。

所有的这一切都已经无法去论证了。

不知道是否是后人的杜撰和演绎,有一种说法说严凤英在决定自杀之前,曾经偷偷拿出自己一件粉红色的贴身毛衣托人转交给甘律之,但甘律之却一直没有去拿。可考的说法是,甘律之在此后提到严凤英时这样说道:“婚后,我与凤英同去合肥,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后因历史原因,夫妻离异。尽管如此,离婚后凤英还多次在朋友面前称赞我为人忠厚,对她体贴关心,在艺术上对她帮助极大。”

或许,这是他唯一最后能为严凤英所做的了。

严凤英的一生简介(一代名伶香消玉殒)(6)

马兰在电视剧《严凤英》中饰演的严凤英


尘世喧嚣,岁月沧桑,一缕芳魂悠然缥缈在发黄的故纸堆中,时代的悲欢离合中的历历往事如今烟消云散风过无痕,严凤英在舞台上的绝代芳华如今也恍若隔世,成为一个让人不忍卒读的残篇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