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几篇文章,讲述了各个泰山景区的大体概况,这次具体的介绍一下各个景点的故事和美景,如果您来过泰山,希望这些美景能勾起您美好的回忆,请您在评论区分享现在的感慨;如果您尚未来过泰山,则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了解一下泰山的景色、能够带给您美好的视觉效果,欢迎您登泰山而小天下!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1)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2)

中天门—南天门游览区各景点

1、十八盘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3)

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00余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十八盘在对松山北。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十八盘自此而始。开山北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西岩有清道光年间魏祥摹刻狂草“龙门”大字。坊址东为大龙峪,雨季众水归峡,飞泉若泻。前为新盘口。明万历年间,参政吕坤跨涧建渡天桥,并顺龙峪上源修新盘道,直达碧霞祠南神门,登岱顶者上下甚为方便。桥与盘道均毁于清乾隆年间。

新盘口北两山陡立,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中有一线天,名石壁谷。谷中上有南天门,下有升仙坊,由十八盘相连。南天门恰处于谷口,是泰山古建筑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以人工之力突出和美化自然环境的典范,是泰山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仰视天门,盘路陡绝,似云梯倒挂。石壁谷两侧有“天门长啸”、“层崖空谷”、“天门云梯”、“如登天际”诸刻。

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泰山有3个“十八盘”之说。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共计1630余阶。“紧十八”西崖有巨石悬空,侧影佛头侧枕,高鼻秃顶,慈颜微笑,名迎客佛。

十八盘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 有诗为证:

十八盘

明*祁承濮

拔地五千丈,

冲霄十八盘。

径丛穷处见,

天向隙中观。

重累行如画,

孤悬峻若竿。

生平饶胜具,

此日骨犹寒。

2、阜虎石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4)

传说古时泰山多虎,人们在坊东建二虎庙,祀黑虎神,以镇山兽。坊北有阜虎石,如虎横卧,旁边有石刻”虎“字格个引人注目。一九八九年,台湾省陈英杰先生在中溪山东岭建了“慈恩亭”。亭内安置了来自台湾海峡的澎湖石,表达了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3、云步桥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5)

云步桥在快活三里北首的云步桥,原来是木桥,叫雪花桥,民国年间改建石桥。这里林木茂盛山谷深幽,常为云雾笼罩,因此杨承训题名“云步桥”。桥北有大沟而面临着断崖,石壁挺立如刀削一样。崖上的石坪平坦宽敞,传说宋真宗曾在这里小住,故名御帐坪,今仅有柱窝尚存。岱顶下众多溪流奔流而来,形成飞瀑下泻,溅珠迸翠,化雾生云,蔚为壮观,故又名飞瀑岩、天河、护驾泉。崖上有“红桥飞瀑”、“霖雨苍生”、“河山元脉”、“太古清音”等题刻。明代陈凤梧也曾在此赋诗一首:“百丈崖高锁云烟,半空垂下玉龙涎。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苍水佩悬云片片,珠帘洞织月娟娟。晚山倒着肩舆下,回看斜阳景更艳。” 桥东有一座亭,观瀑亭,又名酌泉亭,是清末泰安知县所建。北侧刻着一副对联:“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桥周围有“月色泉声”、“云步跻天”、“绝飞流”、“耸壑昂霄”、“气象岩岩”等题刻50余处,真、草、隶、篆,体法各一,琳琅满目。

4、五大夫松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6)

位于云步桥北侧的五松亭旁。盘路至此,有石坊赫然而立,额题“五大夫松”。坊西有古松,又称“秦松”,“秦松挺秀”为泰安八景之一。

传说秦嬴政消灭了六国,统一天下后,自号为始皇帝。他听有的儒生说,古代帝王必须亲自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才能算是有德行的君王。孟子也曾说过,一个新取得天下的帝王,必须上苍承认他的德行,接受了他的祭祀,才算是真命天子。秦始皇虽然缺德,却也想上苍承认他,于是带领着文武大臣,和一大群帮闲儒生来到泰山。他们先在泰山脚下停下来,商议封禅典礼如何举行。据儒生们说,所谓“封禅”,就是在泰山顶上祭天,在泰山脚下祭地。前者叫封,后者叫禅。然而又说,帝王上泰山顶上祭天最好不要坐车,非坐车不可,也要用蒲草裹起车轮子,以免辗坏山上的一草一木,才表示得出对泰山的敬重。这位暴君一听有如此条件,一气之下,不许儒生们参加祭典,自己带着亲信大臣们上了山。沿涂不好行车的地方,就砍树伐草,开山凿石。他心想:“我倒要看看泰山的神其奈我何?”

秦始皇一行人浩浩荡荡上了泰山,祭了天,还在山顶上立起一块大石碑。不久,天色突变,乌云滚滚,眼看就要下大雨。有人说泰山山神发怒的时候,就有乌云黑雨,山洪暴发,人畜都要冲走。秦始皇心中有鬼,以为得罪了山神,拔腿就往山下跑,手下一批人也紧跟而逃。这伙人刚刚跑到五松亭这个地方,只听得一声惊雷,瓢泼大雨就劈头盖脑地下来了。秦始皇养尊处优贯了,休说山洪,这场大雨就淋得站立不住,眼看要被冲下山去。正在危急时候,忽然发现路边有一棵大松树。这位不可一世的大皇帝,赶忙双膝跪在树前,两手死死抱住树干,口中念念有词,哀求树神保佑。雨下得快收得也快,不久就停了。秦始皇还真以为树神在护驾,于是就加封那棵救他的松树为“五大夫松”。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7)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登封泰山,中途遇雨,避于一棵大树之下,因大树护驾有功,遂封该树为“五大夫”爵位。谁知后世讹为五株。明代万历年间,古松被雷雨所毁。清雍正年间,钦差丁皂保奉敕重修泰山时,补植五株松树,现存二株,虬枝拳曲,苍劲古拙,自古被誉为“秦松挺秀”,为泰安古八景之一。五松亭旁有乾隆皇帝御制《咏五大夫松》摩刻。五大夫松以西有拦住山,山坡上有望人松,虬枝下伸,若躬身招手邀客,又名迎客松,为泰山重要标志物之一。西北是朝阳洞,一天然石穴深广如屋,南辟向阳,旧名迎阳、云阳。洞后壁有线刻元君像。

5、望人松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8)

是泰山标志之一,傲岸兀立于五松亭外的悬崖之上。松高8米,冠幅巨大。有一长枝下垂,伸向盘路,犹如含情脉脉的少女,挥动手臂向游人致意,表示欢迎,故又名“迎客松”,树冠若华盖,枝繁叶茂,大有凌空欲飞之势。虽已历经五百多个春秋,如今仍生机盎然,堪称岱岳奇观。

6、朝阳洞

位于五松亭北侧。是一个天然石洞,洞口向阳,故名“朝阳洞”。洞深广如屋,顶壁凝露垂珠,宛若石乳,俨然神宅仙窟,内祀线刻碧霞元君像,终日香烟缭绕,游人络绎不绝。?

东北为“御风岩”,上刻清乾隆帝《朝阳洞》诗,俗称“万丈碑”,又名“清摩崖碑”,字径1米,是泰山大字摩崖石刻之最。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9)

7、快活三里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10)

快活三里在中天门北,又名快活山。登山至此,忽逢坦途,青山四围,下临绝涧,气爽景幽,从山下艰难地攀登到此,游客已经非常疲劳,忽逢坦途,会产生一种“快活似神仙”的感觉。南侧有名泉,武中奇题“玉液泉”,水甚甘冽,《泰山药物志》 将其列为泰山十二大名药之一。

8、增福庙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11)

沿中天门拾级而上不远,就是增福庙,里面祭祀着福、禄、寿三尊神像,香火旺盛。

9、对松山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12)

位于朝阳洞北。双峰对峙,古松万株,苍翠蓊郁,层层叠叠,又名万松山、松海。云出其间,天风莽荡,虬舞龙吟,松涛大作,堪称奇观。李白有“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的诗句。乾隆则称“岱宗穷佳处,对松真绝奇”。

谷口有“松门”、“松云绝壁”、“举足腾云”及“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诸刻。谷内有“雄山胜景”、“苍松翠霭”题刻。西崖有线刻画:一只粗壮有力的拳头将披发山鬼打翻在地,上题“永居九幽”。前有对松亭,耸立西崖,为明代乾坤楼旧址。原盘路在溪东,旧有圣水桥,清乾隆末年改路于溪西。亭对岸绝壁有大字题刻“龙洞”、“林远尘”、“明月松翠”、“涛声云影”、“松风吹冷尘心”等。

自崖下野径盘旋东南行,有清道光年间建红庙一间,小巧玲珑,悬挂于绝涧危岩之上,名梦仙龛。对松山至此峰愈险,松愈密,景愈奇。民国年间,任克溥题诗西崖 :“岩岩气象岱宗开,五岳首推信壮哉。势接沧溟藏雨露,形连霄汉起风雷。千丛脉秀龙鳞树,万丈骨高虎卧台。策杖重游堪纵目,盘桓懒去问蓬莱。”

10、斩云剑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13)

增福庙往上有巨石挺立,似剑凌空,上刻“斩云剑”。此处是谷口,云雨变幻莫测,泰山主峰的寒云顺谷而下时与暖云相遇即化为雨,因此而得名。

11、升仙坊

泰山南天门有什么景点(泰山我来了之中天门)(14)

升仙坊,全石结构,创建年代不详,此处北上150米即为南天门,共有石阶约480级,十分陡峭,其盘道被称作紧十八盘,是登泰山的最为艰难处。您在此感到上临岱顶天庭仙境,似有飘然升仙的意境。此处山势陡峻,悬崖峭壁,在此小憩,回视山下,会有腾身云霄之感。举首仰望,南天门近在眼前,奋力攀登,岱顶在望。在这里您也许悟出了人生的自我实现,就如登泰山一样,所得到是精神上的升华。

盘道两旁有“天门云梯”、“神贶崇朝”、“天地交泰”、“松高峻极”、“飞龙岩”、“翔凤岭”、“知止观止”等题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