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创新迭代,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达到17.25%。在这背后,数字化转型功不可没,正是数字化转型将各行各业带入了智能世界。在通往智能世界的进程中,信息通信技术还要经历哪些嬗变?又将给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哪些便利呢?9月21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上,我们听到了令人兴奋的回答。

5.5G时代是迈向智能世界的必由之路

“面向未来,现有的技术发展不能满足更多样性、更复杂的全场景需求,还需要持续演进到5.5G时代。”9月21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迈向智能世界”峰会上,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表示。

5g科技改变时代(5.5G时代承上启下)(1)

的确,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占比高,数字化改造潜力巨大,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如今,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进入快车道,对联接的数量,质量以及感知能力提出新的多元化需求。例如工业机器人需要网络时延降低到微秒级,电网调度的高可靠性从99.99%提升到99.9999%。行业数字化引发对算力和存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例如1辆自动驾驶训练车每年产生训练数据达到180PB。而现有的网络技术尚不能完全满足数字化转型的要求,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明确了5.5G的演进路标,相应地固网、数据通信、计算、网络运维、存储和云等领域也应有与之配套的发展方向和计划。

“5.5G时代目标就是要实现泛在10Gbps体验,算力的智能和高品质调度,L4的网络高度自治,10倍有效算力提升,10倍存储性能提升、云原生2.0的企业云服务体验以及10倍的基础设施能效提升,所以5.5G时代是迈向智能世界的必由之路。”汪涛介绍说。

8大倡议全面阐述5.5G时代

当前,我国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条件。为了增强转型发展动能,前不久,在“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业界应进一步聚焦各行业数字化发展需求,加快信息通信业数字化创新,加快构建适应各行业转型发展需求的数字化能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数字技术的场景适配水平,强化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积极支撑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而5.5G时代的提出,就是从核心技术攻关、数字技术的场景适配到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的全面细化和诠释,将全面强化构建适应各行业转型发展需求的数字化能力。具体而言,华为在无线、固网、数通、网络自治、计算、存储、云和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了8大倡议。

比如在无线领域,随着高清视频成为用户日常标配,田间地头的直播带货、千万级用户围观网络热门新闻已经司空见惯,全新的消费行为定义了全新的体验基准,而全行业的数字孪生和智能化升级将需要更强有力的能力基座支撑。面向万兆体验、千亿联接趋势,2020年华为与产业伙伴共同定义了5.5G产业愿景,2021年底在3GPP Rel-18中启动了相关标准研究。汪涛建议产业界需要采取三个举措,全频谱走向5G进而走向5.5G;5.5G将在上行速率、定位精度、融合感知等物联网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持续开创新的行业应用场景;空天一体通信与5.5G将相互促进。他倡议产业界共同推进Sub100GHz频谱发放,同时持续探索5.5G新用例,创造更大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固网领域,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高速传输网络的重要性。中国电动汽车设计周期是两年,而传统汽车设计周期是五到六年,这背后就得益于经由高速网络的大数据建模和大数据分析计算,我们实现了弯道超车,用两年完成了全球汽车行业五年的工作。现在全球电动汽车品牌大部分都是中国品牌。为此,汪涛倡议F5.5G引入FTTR、Wi-Fi 7、50G PON、800G等下一代技术,打造泛在10Gbps的光联接,同时,在ETSI、ITU等标准组织的框架下共同定义F5.5G产业发展方向,同时携手深化与行业协作,开创更多F5.5G商业场景。

在存储领域,伴随数据应用呈现多样化和实时性特征,存储的创新和变革将以数据为中心,通过重定义存储架构,实现10倍存储性能。汪涛倡议与产业界共同定义满足多样性数据处理的存储架构和性能倍增。

5.5G时代与先进数字化转型一脉相承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压力,企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企业受到较大冲击,生存压力增大,不少企业通过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加速治理体系、组织形态、生产方式、运营模式的改造、变革和重构,积极上云用数赋智,大幅提升了管理效能、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不仅有效应对了疫情的冲击,而且在数字化转型实践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这里不乏有很多企业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共性问题,结合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打造具有创新性的共性技术解决方案,这其实与此次发布的5.5G时代路标是一脉相承的。

例如,中国电信大力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基于自主研发的翼龙能力平台,在2年内完成了IT系统全部上云,同时对业务、生产、服务、管理全流程数字化重构和注智赋能,打造了满足多场景的全栈云底座。作为先行者,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收入、天翼云收入规模均位居运营商第一。

中国移动把握时代大势,依托智慧中台AaaS体系,结合海量数据和应用场景优势,积淀了梧桐大数据、磐基PaaS平台、磐匠数智员工、5G随e签电子签章、区块链CMBaaS等一批优质数智能力,为引领融合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中国联通打造“5G Advanced uRLLC 汽车制造OT现场网络”产业联创,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验证了5G-A uRLLC柔性产线,实现了减少线损、减少宕机时间、缩短调测周期快速上线等目标。

同时,在多家银行披露的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中,“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云服务”成为高频出现的关键词。

这些实践更多是基于现有技术底座的应用和集成创新。随着数字化转型走向纵深,聚焦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需求,如疫情反复带来了机场客流脉冲式变化,复工让电力用电量激增等,业界迫切找到更加适合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本次HC大会上强调的“为场景找技术”,它是深化数字化转型释放价值的关键途径,也是产业持续创新的源动力。5.5G时代就是对现有技术底座的全面拓展和延伸,将在一个更高层面上拓展现有数字化转型实践的外延和内涵,进而更高效率地优化企业的生产方式。

* *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数字经济洪流已经滚滚而来,积极拥抱和融入数字化,既是时代浪潮使然,也是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基础设施的与时俱进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如今,5.5G时代已经成为数字基础设施演进的重要历史进程,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