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在冬残奥会上,有这样一名工作人员,它的出现总会引得众人围观,每每这个时候,它都会不遗余力地加戏、抢戏、飙戏......但只要一听到“下班了”的声音,它就会不顾形象地一溜小跑儿着往回赶,它就是与冰墩墩进行接力的新晋顶流雪容融。
作为承载着冬残奥精神的吉祥物,它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同时,它把可爱、治愈与和平的愿望美好一面,向世界传递。
3月8日,北京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举办集体采访活动,原来,这个看上去呆萌可爱的“雪容融”竟然包含着那么多的设计理念。
从1万多张草图中诞生
豆豆眼、灯笼头、小短腿儿、大脑门儿、会发光的小身子,网友们熟知的“融宝”娇憨可爱,但很少有人知道,诞生之初的它,与现在“判若两融”。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林存真表示,雪容融最初设计和现在的造型有不一样的地方,现在的比例、脸部造型等设计是在后期深化修改中调整出来的。那么,它究竟是从何而来?
2018年9月21日,北京冬奥组委举办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吉林艺术学院专场宣讲活动。之后的20多天时间里,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吉林艺术学院征集了101幅学生作品,全部递交到了北京冬奥组委。
当时的姜宇帆,还是吉林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这位95后女孩开始收集资料和设计时,她发现往届奥运会吉祥物大多以动物为主,她的第一版设计主题定为了有吉祥寓意的麋鹿。但吉林艺术学院很多学生都设计了有麋鹿元素图稿,就更不用说全国乃至全世界了。根据老师的提示,她发现物件也可以作为吉祥物的形象。
作为成长于黑龙江省伊春市的一枚女娃子,姜宇帆想起了家乡厚重的年味,想到了春节时,家家户户会挂起的红灯笼。作为一个中国的传统物件,红灯笼有着上千年历史,以灯笼为原型的设计自然会让人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出的温暖、喜庆。
就这样,在征集结束前的最后3天,她以中国结和大红灯笼作为创意素材,提交了设计图稿。
据记者了解,当时在全球征集的作品近6000件,值得欣喜的是,姜宇帆“吉祥如意”的设计图成功入围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活动的前三名。2019年1月25日,在第一次修改会议上,针对该作品,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的意见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意味着吉祥物的设计要重新开始,挑战也随之而来。
为此,学校组建了设计团队,人数控制在17人。经过一场场的头脑风暴、搜集素材、绘制草图、三维呈现……18天后,团队主创们带着3套方案和62张草图赴京提交。2019年2月,根据冬奥组委指导意见,取消了“中国结”形象设计。4月时,吉祥物属性在灯笼、老北京鸽子、鹿之间多次转换。直到5月底,红灯笼形象的整体方案才最终确定。
在历时近一年的创作过程中,团队设计了32套成型的方案,绘制了1万多张草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8月21日,北京冬奥组委正式通知吉林艺术学院,设计方案被采纳。2019年9月17日,雪容融作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正式亮相。
设计之初,与冰墩墩互不相识
与冰墩墩憨态可掬的形象不同,雪容融以中国灯笼为外形,以中国传统剪纸和如意元素为特色,被广大网友戏称为“灯笼精”,它红色的外形寓意着收获、庆祝、繁荣和光亮,胸前的“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会徽”则象征着残疾运动员们的友谊、热情、勇气和毅力,中国旨在通过雪容融来弘扬中华古老传统,展现强起来的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的非凡历程,并表达对运动员们的美好祝福与期待。
“灯笼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代表了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国家游泳中心形象景观副经理富心怡表示,加入了“冰雪”元素,更是欢乐喜庆节日气氛和“瑞雪兆丰年”美好寓意的深度结合,表达了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办奥理念。
从色彩上来看,雪容融主色调为红色,辅以金色。对此,富心怡表示,这样与北京冬残奥会举办正值春节的气氛相吻合。
随后,富心怡对雪容融的各项设计元素,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介绍,“雪容融头顶有一个如意环,代表了吉祥如意,然后被雪覆盖住的一段纹样是长城的城墙图案。再往下是剪纸的纹样,用了正负形的设计手法,正形为北京的京鸽,表示欢迎世界各地五洲四海的运动员来到中国参加体育盛会,负形为北京的地标性建筑物天坛,我们可以看到雪容融的双腿上也有这样的纹样。”
而雪容融的脸,则是由拍打积雪而形成的自然脸部形态,寓意着雪打灯笼,可以在不同场景下作出丰富的表情变化。同时,雪容融的肚子是会发光的,寓意着温暖世界和点亮心中的梦想。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此外,据记者了解,“雪容融”三个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寓意。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与活泼的“冰墩墩”相比,“雪容融”则显得憨态可掬,二者形成了互补,它们不仅将中国的文化符号和冰雪运动完美融合,更承载了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和新梦想。
然而,这两个看上去如此默契的搭档,在设计之初,它们彼此并不知道对方会是什么样子的。
林存真表示,两个吉祥物出自两个设计团队,设计之初互不相识,为此,如何相互融合,中间需要冬奥组委的设计团队与核心把控的设计师指导相应的设计团队进行。最终,两个吉祥物呈现出来的大量传统的文化元素以及理念引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