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宗祠的意义(闽南宗祠的分支)(1)

“公妈厅”之与闽南,是一种独特的民俗存在。数百年前,当成千上万的中原儿女为了戍边而离开故土来到闽南时,他们同时带来了自己生之所依的祖先牌位和民俗习惯,并以此作为自身繁衍生息的根基。也许正是因为当年舍小家顾大家的大迁徙定格并熔铸了他们对祖先超乎寻常的眷恋,闽南不断发展的民族风情来得比其根基地中原一带更为典型、执着。如今,经过数百年沧海桑田之后,历经战乱的中原一带已经很难找到年龄在百年以上的老厝了,而在闽南,存续年龄在200年以上的各种古厝、公妈厅比比皆是,这也许是闽南众多历史悠久的公妈厅大都无法成为文物的原因。这些古厝在既往的风雨年华中受到其相关子孙共同的膜拜,却大都年久失修,成为危房。从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来说,保护和重建“公妈厅”缺乏政策基础,也缺乏法律依据。易地重建“公妈厅”只能是一种法外容情的特殊行政举措。

闽南宗祠的意义(闽南宗祠的分支)(2)

在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宗族祠堂是必不可少的,随处可见祠堂以及祠堂的附属物—南方特有的“公妈厅”。

祠堂主要是这一氏族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同属一个祠堂的族人必定是同姓之人,由同一个祖先繁衍下来,因此同一个村子可能有同一个姓的两个祠堂,但是他们的源流不同。

此外,“公妈厅”是从祠堂分支出来的放置祖先牌位的地方。一般,随着一个的姓氏的发展,族人数会不断增多,分支也会不断增加,为了祭祀的方便,同一分支的人一般共有一个“公妈厅”,放置祖先牌位,每年过年及特定节日都会祭拜。

闽南宗祠的意义(闽南宗祠的分支)(3)

在南方而言,宗族代表很复杂的血缘亲戚关系,很多东西已经渐渐流失,很多习俗已经找不到最初开始的源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仍是一个氏族之人凝聚办事的核心力量。

闽南宗祠的意义(闽南宗祠的分支)(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