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坎坷成大道

飞蛾由茧变蛾,在破茧而出时,必须要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让身体上的体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坚韧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飞翔。

一天有个人凑巧看到有一只茧在蠕动,好像有蛾要从里而破茧而出,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准备见识一下由蛹变成蛾的过程。但随着时间一点点地过去,只见蛾在茧中将身体扭来扭去,但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茧而出了。最后他的耐心用尽,变得不耐烦了,就用一把小剪刀,把茧上的丝剪开一个小洞,让蛾容易从中爬出来,同时减少痛苦。果然,不一会儿,蛾就很顺利地爬了出来,但是它身体非常臃肿,但翅膀却异常萎缩,耷拉在两边伸展不起来。他等着蛾飞起来,但那只蛾却只是跌跌撞撞地爬着,怎么也不能展翅飞起来,最终死去。

这个人根本没有想到这一过程是蛾蜕变成长的必经环节。这一过程固然痛苦难耐的,但没有在蛹中极力挣扎,体液根本到不了翅膀那里,不能让翅膀更有力。不经过必要的破茧过程,就等于剥夺了它锻炼的机会,它就无法适应外部的环境,而翅膀不能充分展开――形成先天性缺陷,夭折就在所难免了。

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坎坷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转干不成,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借贷无门,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天灾人祸。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翩翩而来。

实现理想的道路总是坎坷崎岖……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生活之路充满坎坷,甚至说是残忍的。也许,在我们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时候,厄运已经开始纠缠着我们,就被注定了要背负起经历各种困难折磨的命运,甚至使我们不得不忍耐超乎常人多倍痛苦的煎熬。磨难是炼炉,如果痛苦的折磨不能把人打倒的话,人会反而变得更加坚强,铸就了坚韧而不屈的性格和强烈的斗志,铸就了建立事业时所具有的品质。

人生之路并非全由鲜花、掌声和赞誉铺就,在我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之前必得经过一番砺炼。英雄不是从娘胎中一出来就是,古往今来,凡能成就大事的人必先有一番挫折。“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就印证了“自古英雄多磨难”。那些杰出人物,不是出身微赋,就是身历磨难,他们原来是平凡的人,但是历次种种磨难,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并增长了高强的本领,在一次次地患难造就了英雄。无论是古代圣君贤臣,还是现代伟人,都历经磨炼的名垂青史,从而上升到一个规律性的认识,那就是: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需要经受逆境的考验,不断地锤炼意志,培养才干,增强实力,才能奋发有为,生存发展。

在顺境中开拓进取许多人都还能做得到,但要在一次次的失败面前抬头走下一步的人却并不多,这足见逆境中奋发进取者的可贵了。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自己写好字;一个人从小有父母,在校有老师,他可以不需要多动心思,一切由人去安排。没有压力,人就根本不会主动去调动自己的智慧和潜能,绞尽心计去寻求摆脱困境的方法。所以在顺境中却激发不出人的潜能。但现在的他独自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人碰到了这样的情形,他以往的潜在的本能一下子就发挥出来,成为一个成熟的人:懂得怎样开发自己。而正是看似“惩罚”的不幸,给人提供了开掘自己智慧的契机,往往能激发你无穷的潜能。俗话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的潜能,只有在逆境中往往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磨难给人固然留下了难言的苦楚,但并不可怕,也正是磨难往往能磨炼自己,学会了思考和忍耐,增长自己的才干和智慧,不然,他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生存。艰难的环境磨砺出人的坚强,提升素质,实现人生蜕变。“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与他所经受的磨难成正比。美好与困难常成正比,苦难越小,成就越小;苦难越大,成就越大。在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也许一年在困境中得来的知识和能力远胜于工作十年学来的呢。

善待挫折:生活在艰辛的时候,就正是磨砺人意志的时候,人要乐观地接受这一考验,练就自己的铜筋铁骨,能经受任何摔打,并把这份磨砺当作是馈赠。正确认识了这一人生哲理,一帆风顺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就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在生活工作中,厄运逆境中磨练自己,使自己坚强起来,才能应付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苦难。即使遭遇挫折,跌入事业的低谷,借助信心的力量和所具有的才干,他也会东山再起。而不要像温室的花朵,见风就倒,日晒就蔫,没有形成在风雨中搏击前进的能力,而是过早地凋谢。

因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它们都是我们前进途中的绊脚石,我们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毅力才能征服它,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每一次的失败,每一次的奋斗,都能磨练你的技巧,增强你的体力,提高你的勇气,考验你的忍耐力,增强你的自信以及培养你的能力。每一个障碍,都是一个考验,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机会。否则人怎能成熟呢?在追求事业时,人要有所准备: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你年轻时候的难走的弯路。不摔跟斗,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炼出铜筋铁骨,又怎能成熟长大呢?经过大的折磨,人就有了强的免疫力,使得日后的难关在你眼中已是甚属平常,甚至不屑一提了,至少要有勇气和信心承担起生活和工作中的辛苦和磨难。这就免去了不少日后遭遇的“灾难”,甚至免遭过早夭折的危险。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上都会有同样的境遇,都有起有伏。年轻时吃多点苦,就是为了今后少吃些苦,路变得更宽阔起来。没吃足苦头决不能有好成绩!

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人才,亦有坚韧不拨之志。一个人遭遇意外的打击或意外的惊喜的机会是均等的。他们把磨难当成一个成长的机会。困难可以锻炼起我们“克服阻碍”的种种能力,一个人经历困难越多,但换来的有惊人的迅速发展。真正的强者是把苦难当成一杯甘醇饮尽的人,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历尽苦难而走向卓越之路。每一轮痛苦的经验,大概又使人灵智的长成进了一步,从而让人的各方面不断走向成熟。命运在他们积极的进攻面前被迫改变原来的安排,于是,他们成了命运的主宰。记住培根说的这句话吧:“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经过磨难的人,远比没有经历磨难的人,两者能力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更能适应恶劣环境。如果人的成长要经历磨难的话,为人提供显露内在才能的机会,确保了才智的快速提高,得到的结果是智慧和才干的增殖,越是困厄越激励人奋发上进,因“祸”而得福而实现自己的最终理想,那么,这种磨难又何尝不也是一种财富呢?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我们的心智也必须靠挫折来锻炼,这样,人才在苦苦的等待成功时能够承受住挫折和打击,最终有一个如愿以偿的结局,让人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崎岖的道路,将使你真正地成熟!如蚌之含砂,在痛苦中孕育璀璨的明珠,而正常情形下恰恰是培不出珍珠来的。正如贝弗利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中指出的,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来的。磨难帮助我们实现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创造很多奇迹。

他们的成功,除了他们有捕捉机会的睿智外,面对困难时,从不犹豫徘徊,从不怀疑自己是否能克服,他们总是能紧紧抓住自己的目标,排除万难向着自己的目标挺进。只要事情是可能的,尽管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他们总是不屈不挠地坚持,有一种不怕难的“韧劲” ,困难被困厄所孕育的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所战胜,从而跨越障碍。自己的目标如果是伟大而令人兴奋的,他们会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历尽艰难跋涉,去争取胜利。他们坎坷人生中,经受磨难之大,他们一生都充满着苦难和坎坷的,尝尽了生活的艰辛。而他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毅力让我们这些常人咋舌。但困厄造就他的坚强,磨炼他的意志,锻炼出非凡的本领。再多的艰难险阻都将会被伟大的勇气所折服,被坚定的信念所击败。这充分说明:百折不挠的毅力,才能完成一番伟业。他们大都有艰难成长的历程和生命中坚持,在他职业生涯中,虽然历尽艰辛,但也得到极大的补偿,才能“增益其所不能”也!他们把苦难与成才这两项生活的馈赠,为将来迎来大的机遇,建功立业,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极致。

“历经重重磨难、最后修成正果”,这应验了“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这一句话。所以幸运之神总是对他们特别照顾,才让他们经历种种磨难之后,攀上科学高峰,最后摘取到最为硕大的花朵,成就最好的自己,从而拥有亮丽而光芒四射的人生!

现实中从来没有哪一个人是靠幻想登上成功的高峰的。是的,与以往人们的认识不同的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捷径并不意味着更好走,它只意味着付出更多,但是距离成功的路途更短。就好像爬山一样,直线距离最短,但是也最陡峭。而每一个登山者都需要对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心理承受极限有一个客观而清醒的认识。生活中、事业中取得成功的人们无一例外凭借的是坚忍不拔的毅力,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事实上,顽强的毅力往往是成功的保证,是面对挫折的法宝,是诞生奇迹的暖床。“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磨难就是一种特殊的力量,使平凡变得伟大。磨难可以让人沉淀出智慧和力量,让心灵变得强大和宽阔,让人不易察觉的潜能得以展现,并充分体现出生命的张力来。逃离它,躲避它,你就缺乏相应的历练,缺乏相应的本领和技能,就会失去自己的前途。磨难,帮助我们成就大事的利器!否则再好的资质也难以有大作为!

一些人不懂得成功来之不易,光看到别人的杰出成就,看不到成功所付出的艰苦的努力,而任何投机取巧或妄图减少失败而达到目的做法无异是愚蠢的行为。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愿迎接挑战,来激发自己的最大的潜能,而面对难啃的困难表现过于悲观、彷徨,甚至是失望。本来依他的知识和能力,只要过了这一段险路,就能顺利达到目的地。当人有条件有能力在逆境中办成某一件事,但面对难关视为畏途,而通往成功的路偏偏是充满崎岖的风险山径。总想走一条又直又平的路,世上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呢?哪伟人就不成伟人了?然而,正如前文所说的,与很多人的理解不同,“捷径”绝不是一条可以偷懒或者能够轻松抵达的道路,恰恰相反,走捷径而迅速成功的人,远远比绝大多数普通人都勤奋和偏执得多。所谓“捷径”,乃是意味着向着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去加倍地努力,直至成功。而且,属于每个人的捷径都不相同,别人成功的道路,“照猫画虎”的结果却往往是南辕北辙,要不然这个世界上立志成为比尔·盖茨和伟人就成千上万,而不会只有一个了!如果没有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精神,遇到困难绕道而行,遇到挫折就气馁,我们永远也不会取得成功。你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这些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不让自己的原本可以做到并实现的宏伟蓝图流产,否则,那就未免太可惜了! 经不起挫折、吃不得一点点苦头,总想拣容易的事来做,这样的人,终生只能躲在自己的蜗牛壳里,羡慕别人的成功。而不想付出艰苦的努力,许多人正是因此而默默无闻的,而非缺乏智慧和能力。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没有失败的成功自然就是没有母亲的成功,缺乏根基,这样的所谓成功者也就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或是有了成功也难持久。真正的成功几乎无例外地属于那些跌倒了又爬起来的强者,而不是那些从不跌倒的幸运儿。 韧性是人类的一个共性,更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备品质。所有伟人物都认为,一个人求胜的意志以及对获得胜利的坚强自信,要经其他任何在要素来得重要。

要想人生风平浪静,让自己一帆风顺,哪有呢?那成功路上就不会充斥着大量的失败者。危机与生机,失望与希望,消极与积极,从来都交织在一起,一定会有进有退。再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大道固然可以走,但有时碰上非走不可的艰险路,就应该知难而上。要知道,大难有大顺。有了“大困难”,才有“大发展”。要想有大成就,必定朝阻力最大的路径走。因此,百折不挠的毅力,才能完成一番伟业。通往成功的路上固然充满着危险,但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就往往能迎来一片蓝湛湛的天空。人生中的曙光从来都是历经颠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闪现的。因此,通常成功者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最顽强不屈的人,这与他的勇气和顽强的坚持是分不开的。逼逼自己经常会逼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正如背水一战,会反败为胜,奋力一搏,也许会出师告捷。事物就是这样矛盾的,事实证明,这个世界对竭尽所能的人报以的是阳光大道,对只出一半力气的人给予的是漫漫的征程,而不愿出力的给予的是绝望,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也是永远不变的真理。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总而言之,坚忍不拔是成功和失败之间的分水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记住,要想得到超人的成果,就需超人的毅力、意志,就必须付出超人的代价。生活就是这样不可思议:每个人都把理想当作太阳,不同的只是,有人企望幸福沐浴着阳光和春风的温暖悠闲地前进,勇敢者却敢于立刻踏进遥望理想的冰流,逆境上行。西游记中有句歌词:“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辛又出发……”而开启梦想之门的钥匙常常就藏匿在激流暗涌中,如果你耽于瞻望和等待,理想就永远是一轮止于仰望的太阳!

我自小就想当作家,我在通往写作路上充满了坎坷。在求学的道路中,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不以为意,也不退缩,勇于接受挑战,显示了顽强生命的价值。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想要成蝶必须经过破茧的蜕变。破茧成蝶,凤凰涅槃,使我经受痛苦的历练,必使我强大,打造出铜筋铁骨。在提升认知、知行合一、持之以恒进行学习后,我成功转身,精彩蜕变,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一颗种子从发芽开始长到参天大树,需要经历很多风风雨雨。我想,创作亦如此,成长中的喜悦给了我无限的希望,也给了我无穷的动力。我必将坚定自己的创作之路,争取让笔下的种子,早日生根发芽,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形容人(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