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香港回归的前夕,中国海军其实也遭到了莫大的威胁.那时候的中国海上势力与如今相比,可谓是天壤地别。那么,在香港回归前夕,英国与中国海军之间的摩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的日不落帝国真的是白叫的吗?

香港回归前中英海上对决三天三夜(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1)

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原来在1997年时,英国海军曾与中国海军对峙了72个小时。对方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中国海军势力的薄弱,想要拿出他们强劲的势力威慑中国海军。但最后依旧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血性捍卫了主权,顺利给香港回归创造了和平氛围。

大家首先得看一下2018年的事儿。中国海军遭遇了很多国际海军压力,比如说美国就曾经对外叫嚣,说他们要去世界的各个角落自由航行,其中一站就包括中国的南海。

英国收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也对外放出消息,称也想到中国的南海去看看。2月份,英国的国防部部长威廉姆森就发布预告说,要驾驶着萨瑟兰号护卫队经过马六甲海峡,来到中国南海。

这个预告一经发出之后,也引起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因为萨瑟兰号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护卫舰,这时候护卫舰已经在英国海军服役了超过20年。现在它的性能是否还能够超越其他国家的海军势力?大家都想知道一个答案。

香港回归前中英海上对决三天三夜(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2)

其次是英国与中国之间就香港问题在1982年到1997年之间,有过摩擦。最后是历经八十一难,英国这才成功将主权还给了中国。所以大家想看看,这一次英国若与中国在海军这方面有碰撞,那必然会是一场好戏。

就在所有的国际眼光都放在了英国萨瑟兰号护卫舰会不会开到中国南海区域时,英国这边先自己蔫了气。他们从本国出发途经马六甲海峡,沿途跨过了4个大洲,似乎对南海之行势在必得。但他们还没有真正开进南海领域时,就已经被中国海军派出的16艘军舰跟踪。

虽然双方进行了合理交流,但英国人并不愿意及时离开中国海域。于是,这16艘中国军舰就紧紧的跟在了英国萨瑟兰号护卫舰的身后。感受到中国海军的震慑力,他们没过多久终于掉头改变了这次航行的目标地。不敢再踏进中国南海,便灰溜溜的离开了。

香港回归前中英海上对决三天三夜(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3)

其实,英国萨瑟兰号护卫舰有这样的结局是可以预想的事情。因为早在英国之前,美国也声称要来中国南海自由航行。但是最后也是被中国军舰全程跟踪。双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矛盾,最后美国还是果断的离开了南海。

从新航海时代开始,英国虽然拿下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壮大了本国的海军实力。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到2018年时英国的海军实力排名在国际上已经大幅度下降。他们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更是陆续被中国超越。

就拿萨瑟兰号护卫舰来说,这艘军舰不仅已服役超过20年。全方面的性能已经落后于现代化军舰,而中国不仅可以同一时间内派出16艘军舰进行全程跟踪,而且服役的军舰数量也十分庞大。可在英国海军的现役军舰,全部也就只有19艘。

如此惊人的数值对比,已经标志着中国海军势力的崛起。但是要知道这还是2018年的数据。时间回到1997年,中国海军所面临的压力可不小。甚至被国际媒体调侃称:1997年的中国海军,充其量不过是海上保安。

香港回归前中英海上对决三天三夜(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4)

这句话虽然说的夸张,但也证实了中国海军在上个世纪年代末的实力无法与强国对比。如果真的发生海上战役,中国海军也不一定能立马吃到甜头。

那为什么在97年那么重要的时刻,中国海军还是能够在海上逼退英国海军卓越号航母编队的压迫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血性是钢枪是铁臂,他们毫不退步的决心,最终保卫了国家的主权。为香港在1997年顺利回归,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目光这时候请收回1982年。1982年年底时,英国政府已经和中国政府就香港问题展开了谈判。但是双方的态度很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上。英国政府派出的代表,不论是在谈判桌还是在私底下给人的感觉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他们不论我方人员如何想要谋求好的谈判环境时,对方总是避开问题不谈,也就导致这场谈判的时间无限度延长。1983年6月,英国政府强硬的表明态度,称在19世纪中期中方与清政府陆续签订了《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说这些条约当中就明确的规定了香港的归属问题是属于英国,并且性质是永久性。针对于这个问题中国政府也摆明了立场,称之前清政府与英国政府所签订的所有条约皆为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可以暂时受英国管理,但坚决不承认香港属于英国的属地。

香港回归前中英海上对决三天三夜(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5)

更何况,新政府与清政府政权本身性质不同。因此我方要求英国政府应当将香港岛以及九龙和新界,全部如期交还于新政府。这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未来的发展问题,也亲自与中方达成会晤,并且受到了邓小平的会见。

撒切尔夫人同时还带来了时任英国的外交大臣贺维,双方展开车轮战就是想拖着。他们二位在每一次会议中都慷慨激昂的发表着自己的政治观点,称一定要在就香港发展问题上坚持三个条约有效论,除了这三个条约之外香港还离不开英国的统治。

还说,如若这两个条件全部都被中方无视,那么香港未来的发展结果一定是沉痛的灾难。英国政府如此回应,其实无视了邓小平在会晤中多次提到的12条方案。其中就包含了我方所提出的一国两策的思想。

他们盲目的活在自己的思想中,将中国建议全部抛在脑后。此无礼行为很快就惹怒了中方谈判人员。于是邓小平就此问题作出最新指示:若因方不能在谈判桌上好好谈判,那么中方也不会继续惯着。

于是,撒切尔夫人便听到了邓小平这样一句话:在主权问题上,香港问题没有任何其他解决的方式。如果就原则问题,双方无法达成协议的话,那么中国将不排除用其他方式来收回香港。

香港回归前中英海上对决三天三夜(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6)

这句话出现在会晤过程中之后,也就出现了撒切尔夫人经典摔跤的画面。当时会议是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但当撒切尔夫人开完会离开人民大会堂走台阶的时候,因为一时的恍惚还踉跄了一下。这也被记者们报道在国际论坛中,大家也就看到了中国不会退步的态度。

其实,在1986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已经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综合国力也随应被增强。随之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拉升,在政治因素方面邓小平关键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为了实现香港顺利回归,还辅助性地建立了地区性的法律依据,比如说中英曾经联合发表和签署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并且顺利颁布。

看到祖国发展的如此强盛,港澳同胞内心底的爱国意识也得到了激发。他们将身上的光荣爱国主义传统发扬光大。所以在民众群体的渴求之下,香港回归祖国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再加上党和政府全程高度重视,为谈判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政治方面的支持。所以谈判人员有底气有信心一定会完成各项交接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也给谈判会议提供了最大保障,任何一次军事方面的挑衅,都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镇压下去。

香港回归前中英海上对决三天三夜(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7)

1997年6月30日到7月1日凌晨,香港回归仪式正式拉开序幕。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顺利进行,中英两国政府在5楼大会堂完成了交接。这一场隆重的仪式,也标志着中国顺利统一的进程又迈进了新的一大步。

但是,谁又曾想这光辉的一刻,其实全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作阵。因为在此不久前,中英双方就海军问题于南海流域正面对峙了72小时。

1997年1月,英国国内组织起了一只特大海军混编舰队,他们从自家军港朴茨茅斯军港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并且完成了宣誓。他们似乎已经下定决心要阻挡这一次的交接。

那么,这特大混编舰队在国际上算不算强势的队伍呢?就这么说,这只编队是二战落下帷幕之后亚洲出现过、被官方统计在册最大的舰队。

也有很多国际媒体争先报道了该事件,他们一再把热度炒高,似乎全世界都等着英国海军如何收拾中国海军。毕竟在国际人眼中,中国海军在上个世纪年代末还算是一个小弟弟。

就是因为国际媒体一再鼓吹英国海军实力太强,所以英国海军的自信心也被无限度拉高。他们对外发声,称这一次远航是为了展现英国对维护区域安全的承诺,并不存在任何军事方面的摩擦。

实际上,他们直接穿过了欧洲沿海,途经直布罗陀海峡和印度洋,一路直冲中国南海。虽然这次航行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但他们最终赶在了香港回归之际来到了中国南海。中国人民解放军收到消息时,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香港回归前中英海上对决三天三夜(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8)

我方及时布置好了战略路线,第1步先拉高战备等级,也就是让沿海军区随时做好应战准备。包括那些退伍和正在休假的军人,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大家都明确,英国海军的到来无法让中国军人掉以轻心。

第2步,广州军区调动空军和海军派出南海舰队在中国海域轮番侦查。之后,中国广州军区又派出了潜艇部队,全方面监视一切不利于中国主权的动向。

当英国的混编舰队来到了中国南海附近海域时,空军,海军和潜艇部队全员出动,对其全方面跟踪。虽然双方没有在海上展开战斗,但是中方的态度也给英国海军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一刻在他们的眼中,中国的海军虽然算不上亚洲最强,但是敢于在英国海军面前坚决不后退一步,如此意气风发的中国军人充满了血性。但英国军舰也不愿意立即离开南海,双方的交涉工作也无法顺利进行。

于是广州军区又派出了一大王炸:苏-27和歼-8D。但是这些战斗机本质上都不是为了和英国海军发生正面冲突,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掩护驻港部队胜利能够进入香港。这样的态度再一次震慑到了英国海军,最后他们同意与中方交涉。

香港回归前中英海上对决三天三夜(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9)

由于交涉工作的顺利展开,不久之后这一强大的英国军舰编队也便离开了中国南海。而陆地上的双方交接仪式也在美丽的灯火下顺利地画上了句号。

虽然国际上有很多媒体,在报纸中写到中国的海军力量是不可能敌过英国海军的。但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心中,这一仗反而是英国人不敢打。为什么敢这么说呢?其实在解放战争时,中国军人就曾经和英国海军来了一次正面较量。

那一次是英国海军就被打得屁滚尿流了,这也成为了英国海军历史中的一大屈辱。在1997年时,对方也没有完全遗忘那段历史,所以他们敢再来一次的可能性非常小。

那一次事件是紫石英号事件,发生于1949年的4月。当时解放战争即将快收尾了,就在渡江战役的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并且在战役爆发之前的前两个月就已经提前在国际上发表了声明,称长江流域不稳定,请国际船只快快离开此地。

其他的国家陆续开走了自己的船,但英国海军却在这时候主动跑来挑衅我方。英国陆续开来了紫石英号护卫舰和伦敦号重巡洋舰和伴侣号驱逐舰等。

香港回归前中英海上对决三天三夜(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10)

但他们没想到,自己却被这里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部队打了一个底朝天。英国军舰搁浅的搁浅,撞礁的撞礁,连自己的海军总司令员都连忙下令赶紧离开长江下游流域。那一次英国海军死亡人数达45人,有一人失踪近百人重伤。

所以中国海军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陆地上所有的政治交涉也并不是全都和平的。正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捍卫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现了军人的血性和坚韧,这才成为了中国统一进程中最大的底气。

而中国处在炮舰外交中的弱势地位,其实也慢慢在烟消云散。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海军力量又突飞猛进。在2018年时,英国军舰想要像美国学习来中国南海自由航行,这也变成了痴人说梦:曾经打不过,现在更别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