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老电影看多了,很多的人印象中,都有这样的一幕。影片中,每当主人公拿着鹅毛笔写下漂亮的花体英文后,便会点燃一盏铜灯,加热铜勺内红色蜡油一样的东西,熔化后,缓缓浇在自己的签名旁或者是信封的封口处,随后用独特的金属印章盖上这就是私印。它,便是火漆。那时候,车马慢,每一封邮件,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仪式,格外珍贵了些。

如今,依旧有一些存有复古情节的人藏有火漆印章,不止于信件使用。而南京,也有这么一群人。

火漆源起法国,用法可能源于我国

古代欧洲没有印泥,都是用火漆,先烧化在信封或文件上,然后再用戒印盖戳,干后很脆 ,形成厚厚的一块,有时信封外也会系着细细的绳子或漂亮的丝带,接头跟封口在一起滴上火漆再盖章。

好看的火漆印图案(每一枚每一次都是独一无二)(1)

追寻这种火漆的起源,资料显示,火漆是由法国人鲁索在1626年左右发明。他通过试验,把不同比率的焦油、辰砂和虫漆(印度的天然漆)混合加热成火漆,颜色呈红色或棕红色,再选用合适图案的金属模子,打印在尚未凝固的火漆上,冷却后即可留下清晰图案。火漆是胶合剂的一种,稍异于胶水、浆糊的特种胶合剂。文具上固时常用到,即在日用上也经常使用,如一切重要文件的避免偷拆,以及封因一物等等,均须用及火漆。

我们在一些国外的老电影中看到,很多款印的内容,通常则是家族徽章,也就是纹章、家族的标志。受欧洲的一些老电影影响,人们常认为因为能有徽章的都是古老家族、贵族,所以火漆一定是贵族使用的,其实不然,人人都可以有自己家族或者个人徽章,就像我们的私人印章一样,无论贫富。

据说欧洲的这种泥印用法是从中国传入的,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封泥,用来封存官方的重要物品,传说汉刘邦皇帝就有用过。

火漆印,每一枚每一次都独一无二

“火漆印可以视作是个人的印章、标记,但是又和我们常用的印章有不同。”对火漆格外着迷的小瀚表示,我们通常用的印章,每次用印泥盖完后,呈现处来的印章区别不大,大多是印泥的厚薄色泽有些区别;而火漆盖章,每一次火漆的用量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而火漆的印章盖下后,自然渗出边缘的形状也不一样,虽然印章的字体或者花纹一样,但是外形则都有区别,每一枚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记者了解到,火漆印章在网络上有很多定制的,而但大多都是做工比较粗糙的,几十块钱就可以定到。对此,小瀚告诉记者,目前很多人在一些特殊场合,如结婚请柬上,彰显个性时常被用到,“在网上定制的一些,大多是机器刻图案,少了些灵动,我更爱去用一些有些年代的火漆印章。”

好看的火漆印图案(每一枚每一次都是独一无二)(2)

随后,南京的火漆爱好者小瀚展示了自己收藏的一枚“丘比特”火漆印章。这枚印章由黄铜制作,很多地方包浆浑厚,却不失灵动,印章底部刻由“ I never forget”的英文。“这枚印章是在国外买回的,据说是1850~1900年期间的。丘比特的造型配合底部的英文,这枚印章曾经主人的爱情之路或许一直都由这枚印章一路陪伴。”小瀚认为,每一枚由年代的火漆印章因为各种原因辗转于不同人之手,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奇妙的事情,承载了多少故事,正因为说不清,更多了一丝神秘,这也正是它的迷人之处。

好看的火漆印图案(每一枚每一次都是独一无二)(3)

一枚盖在纸上的火漆印,需要一个略微繁琐的步骤,也需要一系列的工具,小瀚收藏了一套,在国内也是罕见的。记者看到,不仅有丘比特的印章,还有迷你的铜灯、木柄铜勺、存放火漆的铜筒以及整套的支架,看起来韵味十足。

好看的火漆印图案(每一枚每一次都是独一无二)(4)

“现在国内产了一些大勺子甚至是较大的火漆锅,甚至抛弃了火而用电加热来代替,为的就是快速的、批量盖一些印章,这本身就失去了火漆印章的传统,也失去了那份安静。”小瀚表示,他更愿意在安静的夜晚,点燃一盏铜油灯、慢慢加热一块火漆,在一本自己喜爱的书上,小心的盖上一枚火漆印,内心就有了一份满足。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也有小群体痴迷于火漆印章的收集和使用,大多是一些年轻人以及学生,收藏一些动漫内的徽章及图案为主的火漆印章纪念品,而国外有一定历史的火漆印章,因为价格较高,并不多见。

来源:紫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