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地区都接连解放,台湾地区的解放也逐渐提上了日程。众所周知,蒋介石败退台湾,倚靠台湾天然的地理优势,一直暗中积蓄力量,妄图有朝一日反攻大陆。中共中央为了根除蒋介石反动集团、解放台湾人民,一直在秣马厉兵研究解放台湾的战略计划,然而这一切都随着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而化为泡影,蒋介石竟然联合美国势力,不仅允许美国政治阴谋家大肆宣传“台湾未定论”,还同美国国务卿J.F.杜勒斯共同发布了《共同防御条约》,宣称台湾是美国太平洋“岛链”计划中重要的一环,是抗击红色政权的“前哨站”,这直接导致了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本来在南部推进国土收复的计划的解放军只好就此罢手。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不甘心其失败,重新加剧了对我东南沿海的军事挑衅活动,蒋介石也没闲着,配合着美国的岛链计划,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许多岛屿上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修建了不少军事设施,妄图通过岛链封锁我军制海权,其中在福建沿海以马祖、金门岛为中心,在浙江以大陈岛和一江山岛为战略要地。虽然这些散兵游勇对新中国的海军力量产生了危险,但是对浙江和福建区域的渔民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甚至威胁人身安全。于是中共中央决定夺回这些海岛的控制权,发动了名震一时的一江山岛战役,使用600吨炸药炸毁一个堡垒,历时11小时,终于成功夺回。一江山岛为什么这么难打?这场战役的细节又是怎样的呢?请让小编带领大家一窥一江山岛战役全貌。

一江山岛战争起因(一江山岛有多难打)(1)

蒋介石野心不死,我军计划反击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一片欢腾,然而国外势力却对我党建立的新兴政权虎视眈眈,其中以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首,他们本就对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心有余悸,听说在东方又有一个大型的红色政权建立,立刻就通过武装力量进行“问候”。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当一方面派遣志愿军北上支援朝鲜,另一方面也在南部推进国土收复的计划。同年5月,海南岛宣布解放,下一个目标直指台湾岛,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东南沿海集中数十万的兵力,准备随时渡海解放台湾。然而美国直接派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还和蒋介石秘密商议“共同防守台湾”,一时间国内外哗然,纷纷指责美国的行径。

当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人认为朝鲜战争是朝鲜背后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在亚洲的扩张,美国如果不赶紧保护亚洲盟国的话,就会丢失在亚洲资本主义阵营的话语权,那么不仅亚洲会遍地红色政权,更会向东蚕食,越过太平洋,直接威胁美国本土的意识形态。他们意识到在亚洲和社会主义阵营接触的“排头兵”就是韩国和台湾,台湾在美国人心中的军事战略地位骤然上升,给蒋介石创造了一个依附美国的绝好机会。一个多月后,在美国阴谋家的精心构想下,“台湾地位未定”论粉墨登场,它将台湾作为美国在太平洋防御链条中的一环,纳入了自己的军师管辖范围。这样一来,台湾明面上是中国的一部分,暗地里则变成了美国人的工具和“炮灰”。蒋介石也没辜负美国的“好意”,虽然在一个中国问题上,让叶公超发表了宣言,但实际上却配合美国进行军事活动。

1953年8月,美国海军与空军两军同台湾当局进行联合军演,这是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向台湾派出“大使”,声明美国承认“中华民国”后,紧接着进行的实际“支援活动”,作为反共鹰派的代表人物——国务卿杜勒斯更是游走在风浪之巅,给这场不义之举在国际上造势,并且公然在国际舆论战场上对我军进行威胁和挑衅。

一江山岛战争起因(一江山岛有多难打)(2)

这样的举动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更是对中国领土完整的阻挠,1954年9月,我军对国民党控制着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实行炮击,以示对联合军演的警告,然而美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虽然名义上撤军了,可还是在当年年底同国民党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气的周总理了解到该条条约后大声斥责“你们这是侵略性质的行为,请你们立刻停止军事活动!”然而趾高气昂的美国人并不在乎周总理的警告,反而自顾自地和国民党当局进一步加深太平洋岛链计划的推行,这无疑触动了中共中央的底线,毛主席决定再一次敲打国民党,可是之前已经炮击过金门等地,如果继续攻打金门,那么美国和苏联又要召开十国首脑会议,将中国两岸问题上升到联合国裁决的高度,一旦有国家提出“两个中国”,那么事情就会又一次失去控制,解放台湾就会承受国际舆论的压力。

刚好这时蒋介石还占据着浙江台州区域的几座岛屿,包括大陈、南北麂、渔山等,并在美国军队的掩护下,对渔民的侵扰活动日益加剧,不仅破坏我渔民渔业设备劫持渔获,还做着海盗打劫商船的勾当,给内陆船只进出椒江、鸥江海港造成很大困难,影响极其恶劣。结合对时局的判断,中央于是命令第三野战军、华东军区解放舟山、金门和马祖等沿海岛屿,不仅能还浙江人民一个安全的捕鱼和营商环境,还能敲打国民党和美军,以炮击金门以外的方式起到震慑作用。

张爱萍策略三选一,海陆空联合进攻

1954年7月11日,张爱萍参谋长根据军委指示,在华东军区召开作战会议,研究解放浙江沿海岛屿的作战方案。各大军区首脑与智囊团群策群力,进行激烈的讨论后,将想法进行归纳与整理,最后得出了三种进攻策略:第一种策略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具体内容是先取大陈本岛,再解放周边诸岛。理由则是大陈本岛是几座岛屿中最大的岛,亦是敌人的指挥中心,出重拳捣毁了本部,那么余下的残党肯定做鸟兽散,既大大加快了收复的进程,也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第二种策略有一些人主张,那就是进攻披山岛,披山岛是几个岛屿中离大陆最偏远的岛屿,地方防御力量较弱,陆军容易登录,之后再以披山岛为基础设立军事基地,逐步拿下浙江诸岛,这样军事补给和支援都跟得上,是最稳妥的进攻方式。

一江山岛战争起因(一江山岛有多难打)(3)

以上两种策略各有长短,张爱萍将军一时间无法定夺,于是陷入了沉思,作战会议室里双方也吵得不可开交,都夸赞自己这一方策略的优点,斥责对方策略的缺点,一度面红耳赤。就在这时候,一个低沉却稳健的声音说道:“我有一言,说与各位静听。”于是第三种策略浮出水面,那就是优先登陆占领大陈本岛西北部的一江山岛,一江山岛处于这片海域诸岛的地理中心地带,离各个岛屿的远近距离适中,以此进攻可以夺取全岛。

这第三种策略提出后引来会议中一阵不屑地嗤笑,言毕只有寥寥数人举手支持这个策略。此时正在沉思的张爱萍将军却猛地一抬头,欣喜地说道:“的确是一手好棋!”当即决定进攻一江山岛,各军队解放军立刻着手准备,一个月以内准备开战。刚才还在嗤笑的众军队首长和智囊们都僵住了笑容,一时间目瞪口呆,他们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张爱萍将军力排众议,赞成了少数派的建议。

原因得从两个方面说起,一方面张爱萍将军对浙东的情况是最熟悉的。解放后,他曾首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第七兵团兼浙江军区司令员,最先向中央提出武力解放大陈列岛,并经常和同僚和下属们探讨可行方案。因此,这一次攻打浙江诸岛中央交由他负责。另一方面,一江山岛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它位于台州湾椒江口海面,距大陆30余公里,北至头门山9公里,南至大陈岛17公里。该岛分北江、南江两岛。

一江山岛战争起因(一江山岛有多难打)(4)

北江岛东西长约1900米,南北宽约100至70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南江岛东西长约101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0.7平方公里。南江、北江两岛相距约100至200米。北江岛的203、190高地和南江岛的180、160高地,均可鸟瞰控制全岛。一江山岛处于我军前进驻地到大陈岛渡海航线的中间,为夺取大陈岛必经之地,若我军绕过一江山岛而在大陈岛登陆,一则航程较远,二则我军在航渡过程中易受敌海、空军攻击。

确定了进攻目标,接下来就是研究敌军情况,做到知己知彼。一江山岛防务由国民党大陈防卫区司令部总指挥,大陈防卫区司令刘廉一,原国民党67军中将军长,于1953年8月被蒋介石调往大陈岛。刘廉一在一江山这个1.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布设了1100余人的兵力,两岛均具有完备的防御工事,守军在美国“西方公司”的协助下,长期设防,构筑永久性、半永久性碉堡154个,堑壕2道,配置4层火力网,并设置了铁丝网、地雷和绊网等副防御设施,声称该岛为“生物通不过的钢铁堡垒”。

“既然无法通过,那就把这些个堡垒炸碎嘛!”张爱萍将军笑着说道。然而要让这座堡垒沦陷,除了大量的轰炸破坏防御设施,人员登陆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张爱萍将军又设计出一套海军空军配合陆军登陆的战略,他在会议上说道:“鉴于我军没有三军协同作战的经验,决定把解放大陈列岛战役分成两个阶段。即先夺取制空权、制海权,保证陆军部队成功登陆,然后进行三军协同登陆作战。”

一江山岛战争起因(一江山岛有多难打)(5)

一江山岛开战,十一小时顺利拿下

在攻打一江山岛之前,我军还没有这些岛屿附近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但是张爱萍将军早有准备,海岸炮兵连早就在头门山埋伏好了,在1954年11月至1955年1月短短两个月内,多次击伤击沉敌方大陈岛附近的军舰,包括永春号、太平号等,让敌方军舰活动区域缩减,不敢再来大陆沿岸滋事,同时高射炮的架设也相当于警告美国空军不要来搞事。1955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认为时机已经成熟,遂命令解放军展开强攻。1月18日这一天,浙江台州的海面上寒风凛冽,可这丝毫不影响我军进攻的热情和决心,各个爱国的男儿都摩拳擦掌,等待着前线总指挥张爱萍将军的命令。

8点时分,张爱萍将军先让解放军空军实行轰炸。只见我军航空兵由轰炸机、强击机组成的大编队威武雄壮地从头门山岛上空飞临战区,他们直奔大陈岛而去,这次的目标是切断敌人的通讯网。负责防守的大陈岛总指挥刘廉一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颗颗重磅炸弹落在指挥所、雷达阵地和无线电台上,不出一个小时,敌方大陈本岛和一江山岛的通讯网络就全部切断了,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再也无法实时接收到刘廉一的汇报。

中午12时许,由海岸炮兵展开的第二轮轰炸开始了,这次的目标则是国民党军队一些比较暴露的阵地,包括火力点、掩体、堑壕等,为我军陆军部队登陆创造有利条件。通过2个多小时的三轮炮击后,张爱萍司令员拿起望远镜对着一江山岛望去,那里已经是遍地开花,滚滚的浓烟在一江山岛的各个地方袅袅升起,那不是和平的炊烟,而是昭示胜利的狼烟!他立刻对炮兵群给予了传令嘉奖,并命令解放军陆军登陆部队实施登陆作战,只听得登陆总指挥司令员黄朝天一声震天撼地的命令,100多艘不同类型的舰船组成的登陆舰队,载着5000多名官兵,先后从蒋儿岙、田岙、头门山起航,组成3支利剑奔向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战争起因(一江山岛有多难打)(6)

我登陆部队第一梯队的三个步兵营,在海、空军和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勇敢顽强地粉碎敌人北一江、南一江各点的反冲击和火力阻击,各连先后于14时29分至48分占领敌第一道堑壕,并继续向敌纵深发展进攻,至15时10分,我占领一九〇、二〇三、一六〇高地。第二梯队加入战斗后,于15时48分占领一八〇高地,粉碎敌人抵抗,攻占敌东山头阵地;又经过两个多小时陆军的激战,一江山岛的四个制高点都被我军牢牢占领;至9日凌晨2时,经过9小时的激战,南一江山岛最后一个隐藏的洞穴被我军攻克,藏在里面打冷枪的敌人被喷火兵烧死,至此,一江山岛战役胜利结束。

江山岛一役,我军参战总人数1万余人,国民党军参战1100余人,虽然我军前期做足了准备,可是实际开战时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例如三轮轰炸总共花费了600多吨炸药,炸掉了一江山岛这座“钢铁堡垒”,但实际上岛上还藏有许多暗道和地堡,外部轰炸根本奈何不了这些铁疙瘩,同时残余的敌人隐藏在没被摧毁和发现的洞穴中,等我军路过时专门在后面打冷枪,或者扔手榴弹,造成了我军不小的损失。据战后统计,陆、海军共有429名指战员在战斗中牺牲,1313人在战斗中负伤,损失火炮3门、飞机8架、登陆艇一艘,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但同时也收获了丰硕的战利品,包括550多名俘虏,数不清的机枪高射炮,最重要的是接管了这座“钢铁堡垒”,同时也是“大陈本岛的门牙”,为攻克大陈本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事后毛主席到黄浦江附近视察,对随行的官员说道:“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打得很好!希望你们守好、发展好!把一江山岛建设成示范海岛!”

一江山岛战争起因(一江山岛有多难打)(7)

一江山岛战役是大陈岛战役的一部分,更是第一次台海危机中一个小小的战役,但这场战役的影响和价值确是不容忽视的。这次战役的胜利不仅显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允许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坚强决心和意志,奠定了台海形势的基本走向和军事格局,而且这时第一次我军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为解放台湾的登陆作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让我们铭记那些在一江山岛战役中做出贡献的人民子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