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哪些新华书店(上海新华书店首家红色主题书店里)(1)

升级改造后的1925书局,融入以四川北路为中轴的红色文化生态,还原了当年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的风貌,充分挖掘革命先辈陈云同志年轻时曾经工作入党地的历史底蕴,为上海再添红色文化书香地标。这家上海唯一至今持续开业近百年不断的书店,也是上海新华书店打造的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的红色主题书店。

近日,商务印书馆在上海以“店中店”形式在1925书局三楼原址重现。“商务印书馆虹口讲堂”系列讲座活动同期启动。

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视频致辞表示,书店从1925年到现在成为了上海图书出版业和书店业的“活化石”。“在上海有样像会客厅一样的场地,不仅能够加强与作者的联络,而且可以更好地为上海读者服务。”他说,商务印书馆即将迎来125周年纪念,依然秉承前辈们百多年来的理念,以学术作为追求和根本,希望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作者、读者面对面地交流。

上海有哪些新华书店(上海新华书店首家红色主题书店里)(2)

上周末接力举办的四场“商务印书馆虹口讲堂”系列讲座,正是百年文化品牌与读者交流的生动注脚。

学者陈子善、张伟、周立民等回忆了关于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的历史。陈子善教授谈到,从小他就生活在虹口区,会利用放学的时间到四川北路的新华书店看书,也就是现在的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这家书店还有一段光荣和辉煌的历史,陈云同志早年曾在这里工作过。

说起1925的命名,这个数字有着特殊意义,这是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建成的年份。在这里,陈云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以店员身份开展隐蔽战线工作。这还是鲁迅过去常来买书和领取稿费的地方。一墙之隔,透过窗户能看到作家丁玲的故居……

上海有哪些新华书店(上海新华书店首家红色主题书店里)(3)

近年来,随着中国重新成为世界大国并逐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关于中华文明的研究也开始像中国经济一样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文明的逻辑:中西文明的博弈与未来》深入剖析中西方文明,追溯它们的前世今生,并基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视角,对世界现存文明进行了重新认识解读。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文扬,观察者网总编辑金仲伟,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展开对谈。作者文扬认为,文明问题可以作为中国问题而展开分析论述,历史上,用文明理论解释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路径一直都有,每当历史发生巨变,原有的国际关系理论不再适用,就会有学者应用新的文明理论进行解读。

上海有哪些新华书店(上海新华书店首家红色主题书店里)(4)

如何让传统经典在当下重焕生机?多位学者从新视角重读文学典籍,予当下读者一定启示。比如,“遇见《洛神赋》”讲座上,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戴燕教授从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层面,重建曹植写作《洛神赋》的文学背景与传播过程,以此突破“感甄”说和“思君”说的旧式解读,分析曹植写作《洛神赋》本来的寓意,并探究其跨越千年的文学生命力。

“读圣贤,知历史,见人生——《寂寞圣哲》新书分享会”上,作者、上海开放大学教授鲍鹏山在书中谈老子的通透、孔子的执着、孟子的热切,庄子的飘逸……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认为,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拥有对哲人和人生的宏大壮丽的向往,也拥有与圣哲相对应的蓬勃生命力,才能触摸和解读圣哲。

上海有哪些新华书店(上海新华书店首家红色主题书店里)(5)

“先秦诸子的思想充满了文化元初、生命起始时的激情与生命力,关心人类的命运和生存状态,追寻人类要达到的境界。”在鲍鹏山看来,要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回到先贤的思想中寻找共鸣,与先贤在精神上连接,在情感上互通,更有助于追寻人生的本质性问题。他建议读者以现代的眼光观照传统,吸收文化精华,为今所用。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