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天、地、人三才各有其道的思想乃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的共识,但只有《易传》对此作了深入而一贯的探讨,从而影响深远。在《易传》那里,天、地既有其体,又有其德。天之体为阴阳之气,地之体为刚柔之质。阴阳之气实质上是能量与信息所构成之“场”,而刚柔之质则是气的能量密集化的存在形式;另一方面,天之德为乾,而地之德为坤。乾是健动不息的创生品格,而坤则是厚德载物的接纳性品格。天地各有其能,各具其德,但只有人能够会通天地之能、合和天地之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的智能能够代替天地,因为人总是有其自身的限制,但人的存在也同样不是天地的重复,而是以其不同于天地的品格,与天地并列为三。

【作 者】陈赟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上海200241

【期 刊】《周易研究》 2015年第1期

【关 键 词】《易传》 天道 地道 人道

易传的美学观点(易传对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认识)(1)

易传的美学观点(易传对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认识)(2)

易传的美学观点(易传对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认识)(3)

【全文】:《易传》对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认识.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