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郭尚武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谈谈对两个没有变的理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谈谈对两个没有变的理解(认清两个没有变)

谈谈对两个没有变的理解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郭尚武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新时代两个“没有变”的重大判断,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十九大强调两个“没有变”,牢牢抓住了中国目前最大的实际,第一个“没有变”是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指出面临的基本国情,第二个“没有变”是站在全球的高度来审视我国所处的国际地位。这是对我国国内外形势的深刻认识与准确判断,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一、正确理解两个“没有变”的重大判断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更加可期;在对外交流方面,我国发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为全球治理提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事务影响力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有些人就开始产生疑问,是不是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是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从社会需求来看,我国已经整体上解决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温饱问题,正在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尽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从社会生产力来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城乡发展差距、东西部地区差距仍然较大,许多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等。从经济指标来看,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项生产制造指标位居世界第一,但国民经济大而不强,人均GDP在全球的排名仍然偏后。从教育发展水平来看,我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等行列,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教育城乡差距大、中西部地区差距大,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等等。因此,尽管我国的经济社会和国际地位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仍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也并没有改变,而且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那么照此推算,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持续到2049年。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因为既有成绩而懈怠,要更加清醒地看到差距,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的结合上把握,正确看待两个“没有变”。

二、准确把握当前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

在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没有变”的重大判断之后,我们在推动工作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至少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始终保持思想认识的客观性。十九大强调的两个“没有变”,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下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避免过于乐观的错误倾向,防范在重大问题上的方向性误判。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在某些领域科学技术可能会继续取得领先世界的突破,经济总量也将继续增长。就教育领域来讲,我国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将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名牌高校在世界的排名也将不断上升。但无论怎么发展,当前阶段我国的发展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思想认识,客观看待当前我国的国情和历史方位,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处级阶段的长期性、复杂性,不轻易被一些个别现象、个别事件左右。

二是始终保持战略方针的稳定性。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贸易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稍有不慎,就可能把既定的路线走偏、把方向走错。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战略定力,精准衡量自身国力和国际地位,保持内政外交政策的稳定。比如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教育发展方面,制定教育宏观方针政策要遵循国情、省情,既不能过于激进,也不能过于保守。比如在“大班额”问题的化解上,个别地方没有准确把握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方针,没有遵循积极稳妥的原则,采取的方式较为激进,导致产生不良影响。

三是始终保持工作举措的延续性。任何一项工作的实施,都要有始有终,善作善成,久久为功。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既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都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开展任何工作都要立足于这两个“没有变”来进行,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具有延续性。湖南的教育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省委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教育政策措施,必须一抓到底,直到这一项工作目标圆满实现。绝不能因为在这些举措的推进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就退却或调整,必须始终保持工作的延续性。

三、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科教强省建设

经历几十年的改革发展,湖南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发展不充分、发展不优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当前教育的现状与群众的期盼不相适应,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学校太挤、农村学校太弱的现象依然存在,高中教育还只达到基本普及的要求、离完全普及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用结合的机制尚待整体构建,高等教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省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科教强省的战略目标,这是省委立足两个“没有变”的国情和湖南省情,以及湖南教育、科技发展实际作出的决策部署,这个战略目标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抓改革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要坚持优先发展。落实优先发展,必须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首先,要落实在地方政府整体发展规划中,比如要优先考虑学校的布局与建设、教师队伍的引进与培养,等等。目前,在我省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特别在教育用地上与房地产发展形成鲜明的反差,一方面,大量楼盘春笋般冒起,另一方面,很多中小学校仍然挤在狭小的角落得不到发展,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支持显然不够。其次,要落实在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上。尽管各级财政按要求落实了4%的教育投入,但仍满足不了教育的发展需求,需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二要坚持内涵发展。内涵发展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过去很长时间,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办学规模,这与时代发展需求是相吻合的,其目的是解决“有学上”的问题。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已经由“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思路、工作举措、资源配置等从规模扩张转移到质量提升上来,学前教育要注重抓普惠和提高保教质量,义务教育要重点解决农村学校太弱和城镇学校太挤的问题,普通高中教育要重点抓好高考综合改革,职业教育要重点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高等教育要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

三要坚持均衡发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始终坚持把促进全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抓好抓实。一方面,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即资金投入一体化、规划布局一体化、建设标准一体化、师资配置一体化、质量评价一体化,通过一体化的全面实施,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推动教育朝着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的更高层次迈进,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优质、更加公平、更加丰富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