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拿浴,起源于北欧芬兰。它是一种浴疗,最初的方法是入浴者呆在高温蒸气室内一段时间后离室,跳入冰冷的湖水中。一热一冷之后再用桦树条抽打身体,前后共反复3次。现在的桑拿浴总的原则仍是热冷交替,反复进行。一般的桑拿浴室都保持一个湿热环境,室内温度控制在80°C~90°C,湿度也作相应调控。

桑拿制度(桑拿七宗罪)(1)

高温高湿的环境使心跳 、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后降低,类似体育锻炼后的反应。一次桑拿浴可流汗500毫升,体内的激素分泌也被激发。桑拿浴可让人体出现诸多全身性生理变化,因此,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从桑拿房出来后的感觉是如释重负,这也是人们钟爱这种休闲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桑拿虽好,却亦有其罪。

第一宗罪 导致男子不育症。在芬兰,男子不育症的发生率相当高,这和当地人爱洗桑拿不无关系。精子生于睾丸内,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在34℃~35℃ 恒温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而桑拿浴的温度却要比这个温度高出许多,极不利于精子生长或造成死精过多导致不育。

临床统计,男子不育症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睾丸温度高于正常温度所致,温度高出2℃ ~3℃ 时精子便不能成活,更何况桑拿浴室对它的高温刺激。所以,尚未生育的男青年应慎洗桑拿浴。

第二宗罪 引发真菌性肺炎。多数桑拿浴室阴暗、潮湿、空气流通不畅,是隐球菌最喜欢的孳生地。它一旦落户在了桑拿浴室,便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从而引发真菌性肺炎。而人们往往在感冒或者通宵工作后去桑拿中心放松,殊不知,此时人体抵抗力最低,为隐球菌入侵更是大开门户。真菌性肺炎危害性颇大,若控制不当,细菌可通过血液进入大脑,引发颅内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第三宗罪 加重心脏负担。为了保持高温潮湿的环境,桑拿房里的温度一般都会超过40℃,且通风并不好,浴者呼出的二氧化碳不能排出室外,积聚在浴室中,使浴室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据调查,桑拿浴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比一般居室大2~5倍,比影剧院观众厅高出2倍。

在这样的高温和缺氧环境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皮下的血管会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会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这样势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高温状态可以引起人体内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耗氧量增大、心脏的工作量增加,使原本就比较脆弱的心脏不堪重负。

因此,专家建议,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有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没有症状的潜在患者不要去蒸桑拿。

第四宗罪 诱发癫痫发作。癫痫病是很常见的神经科疾病,常表现为突然丧失意识、四肢抽搐。该病与大脑缺氧,或是与体内某些运行机制紊乱有关。桑拿浴时,大量的热水蒸气吸入体内,体内含氧量下降,加之排出汗液急剧增多,打乱了电解质的平衡,容易诱发癫痫病患者发病。癫痫病人若在池内洗澡时突然发病,跌倒在池内,则更容易死亡。

第五宗罪 损害皮肤。大量热气蒸腾会使皮肤在短时间内迅速脱水,容易变得干燥和粗糙,使得女性皮肤出现黄褐斑。因此,只有中性皮肤的女士适合洗桑拿浴,而油性和干性皮肤的女士则不宜。油性皮肤分泌旺盛,高温会使本来就扩张的毛孔越来越大,皮肤更易生油;干性皮肤的女士,皮肤本身缺少水分,再大量失水造成皮肤更加干燥,到冬季可诱发皮肤瘙痒。

每周蒸一次桑拿能帮助加快新陈代谢排毒养颜,但切勿贪多。在洗桑拿时非常重要的是注意饮水。浴前喝一杯水可帮助加速排毒,浴后喝一杯水可补充水分,同时排除剩下的毒素。另外洗桑拿时不要在皮肤上涂抹润肤油,以免阻塞已张开的毛孔而影响排毒效果。

第六宗罪 酒后桑拿反添病。不少人喜欢酒后洗桑拿,但酒后洗桑拿不仅不能醒酒解乏,相反体内的葡萄糖会因体内活动增加和血液循环的加快而被大量消耗掉,引起体内血糖含量下降。同时,酒精抑制了肝脏的正常生理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的存储,容易造成机体疲劳。尤其是心脏病患者,可因体表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涌向体表造成心肌供血减少,从而引起生命危险。

第七宗罪 赤身而坐传性病。性生活以外的途径感染性传播疾病的男性患者中,大多数是因为在一些公共场所使用了未严格消毒处理的浴巾、浴裤等。例如,在感染肛周尖锐湿疣的男性病人中,不少是在消毒不佳的洗浴场所坐在未消毒的地方感染的。

女性尿道比男性的短得多,加之外阴结构不同,比男性更容易通过接触感染性传播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所以尽量不要在洗浴场所随便赤身而坐,在桑拿时可以选择站立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