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力最早提到“五七”说法,认为“五七”不成话,吕叔湘认为有“五七”说法,胡竹安认为,明以后“五七”在书面里很难找到,《红楼梦》只有“五六七”,陈伟武在车王府曲本中发现有“五七”用例。吕朋林说《红楼梦》中“三五”尚有 11 例,“五七”用例未见,其意思似乎也是清代已没有“五七”用法。我们通过历时考察发现,明代以后的“五七”用法更多,并非没有或很少,有的作品大大超过车王府曲本,而且现代作品、当代作品也仍有用例。吕朋林说“三五七”的用法只有《水浒传》1 例,袁宾也只举《水浒传》例;其实,“三五七”虽总体上数量较少,崔山佳(2009)发现白话小说的例子外,最近又发现古代作品的一些例子,不仅如此,现代和当代作品中也可看到。

“五七” “三五七” 概数 历时考察

作者简介:

崔山佳,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近代汉语、方言语法、欧化语法研究。

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关于五七)(1)

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关于五七)(2)

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关于五七)(3)

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关于五七)(4)

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关于五七)(5)

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关于五七)(6)

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关于五七)(7)

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关于五七)(8)

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关于五七)(9)

注释:

参考文献:

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关于五七)(10)

(本文刊于《古汉语研究》2015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