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生存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对于岁不过百的今人,我们除了敬仰和尊重之外,对汉字并没有过多评说的资格,也只有好好去“认识”,才是主要的。
——《双法字理》
今日汉字主角:豸
“豸”字在《文部》字根中重点介绍过,许慎《说文解字》中称其为“长脊兽”,类似豹子的一种野兽,用今天的话说为“大型猫科”动物。
“豸”字现在很少用,主要做偏旁使用,归类为类似于豹子般的猫科动物,读音为“zhì”,与表示箭矢的“矢shǐ”与“至zhì”的音或近或同,暗指其奔跑时弯腰弓背,速度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快,且经常是一击必中。
“豸”所造的字很少,多用于左偏旁来表示归类,如豹、豺、貉、貔貅、猫(貓)等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豸”的一次变音。
多年前,有一次关于地方地名的研讨会。其中就讨论一些地名用字的方言音,是否进行规范化的问题。
我作为山西的代表,发表对“山西洪洞县”的“洞”字读音的意见,到底是念“洪洞tóng 县”,还是“洪洞dòng 县”这一问题。山西给我的任务就是必须坚持要读咱们的“洪洞tóng县”。
京剧《苏三起解》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有个地方叫山西洪洞县,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也确实发生在山西洪洞县。
关于这个地名,海外华侨的乡音中都读“洪洞tóng”,你要读成“洪洞dòng”了,那就是你没文化了。从政府的态度和人民大众的情感上来讲,“洪洞tóng县”是没问题的,但也要尽可能地从学术角度上,找出可靠的理据进行保留。
山西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素有“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之说。
同时,山西还有一个地名:运城“解hài州”,而不是“解jiè州”,武圣关帝庙就在此处。据载,关羽的故乡就在山西省运城解州的常平村。
这些地名称呼有异音,是有问题的,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找出 合理的证据。一个省一个省地说,最后就引出来了这个 “豸”字,地名“冠豸山”。
这个地方在福建,当地就叫冠豸(zhài)山,这个字在这就不念“zhì”了,原因是什么呢?
据说此处的山顶上有一块石头,像一个头顶有冠的动物蹲着,又因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所以取名“冠豸山”。
后来因为这里有了个寨子,受“寨”字的影响,变“冠豸(zhì)山”为“冠 豸(zhài)山”,这就说明这个山上有了寨子,有了人的文化,不再是简单的地名了。
山顶之石像一只野兽,为什么不用更为凶猛的“虎”,而用“豸”呢?这就又是文化了。“冠豸”是古时的官名——判官,此时就是“冠豸(zhì)”。
这种兽的头上有一撮竖起的鬃毛,就像个冠子——独角兽。这种神兽也是“法(灋)”字的来源,后按其草书简化为“法”。古书上记载为“独角青羊”,也就是獬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执法神兽。
图〡古代獬豸的形态不一,都是根据典籍中的描述来为它造像
传说是尧舜禹时代的一种神兽,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治狱以獬豸助辨罪疑,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均准确无误。
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古代执法判官戴的帽子又称“獬豸冠”。獬豸是有着羊的身体、麒麟外观的瑞兽,拥有分辨正与不正的神秘力量,而不正者则会遭受惩罚。
后世也因此将其画像融入判官的官服之中。或多塑像立于衙门前表示执法公正,故以“冠豸”为官名。
所以,一个地名不是随便就起名和变音的,其中的文化意义,不可小视。所以,识字不仅仅是识字,唯有识得字理,以溯文化之源。
○〢关于作者:
本文改编自《双法字理》,作者:白双法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