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奄一息的张彝觉得自己怕是撑不过去了,硬撑着给朝廷留下了一封遗书,也算是给胡太后的绝笔吧。
其遗书大意是:臣家自曾祖父入国至臣孙整整六代人,世受皇恩,而臣等却碌碌无为,尸禄素餐,实在是有愧。臣次子仲瑀上书所言之事对朝廷而言好处确实很多,既然有好处,怎么能沉默不语呢?可臣没想到朝堂之上反对之声居然如此强烈,甚至到了如此地步!
臣未能防患于未然,致使宅邸被焚,长子始均被活活烧死,次子仲瑀身受重伤。臣今年六十了,深受朝廷礼遇恩待,如今在这垂朽暮年却目睹如此惨状,其惨烈之状真是古今未有啊。
臣也身负重伤,只剩下一口气,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这都是臣的命,臣还有什么可说的。如果臣所上之书对朝廷有一点点益处,臣即便是死也无怨无悔。
后半截都是一些奉承话,就不提了。
留下这封遗书后,张彝便因伤重而死,事情迅速传遍朝野,引爆了舆论。
这件事性质非常恶劣,可以说是骇人听闻。
羽林、虎贲校尉光天化日之下围攻尚书省,焚烧朝廷大臣的宅邸,打死朝廷的征西将军、烧死左民郎中。这种行为放到任何朝代都是不可饶恕的重罪,说是叛乱也不为过。
张彝还是士族的代表人物,他的惨死也激起了朝中士族的强烈愤慨,所有人都在等着看胡太后如何处置这件事。
而胡太后心里清楚自己惹不起代北勋贵这帮人,而朝中士族的面子又不能不给。两难之下胡太后思来想去,最后做了一个得罪双方的举动,她下诏命令官府逮捕了此次骚乱中领头的羽林、虎贲校尉八人处死,其余的一千军士一律不问罪,不久又下诏大赦安抚人心。
这么搞不但朝中士族不满意,连代北勋贵也不买账。而朝廷的规矩,国家的法度却被胡太后给糟蹋完了。
《魏书•张彝传》特别提到一句“有识者知国纪之将坠矣”,意思是有识之士都认为国家的纲纪从此将要瓦解了。
胡太后之所以如此轻描淡写处理,是因为她不敢得罪代北勋贵,这个时候的北魏朝廷已经拿代北勋贵没有一点办法了。发生如此严重的恶性案件,居然只是处死几个头目草草了事,这极大地打击了朝中士族对朝廷的信心。
朝廷的权威在这场骚乱中荡然无存,不管是代北勋贵还是朝中士族都对朝廷心怀怨念,离心离德,这才是最致命之处。
另外还有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在乱兵暴打张彝,焚烧张府的时候,现场围观的人群里挤进来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目睹了这骇人听闻的一幕,他无法理解堂堂皇城,天子脚下居然会发生如此恶劣的暴行,更匪夷所思的是居然没有任何部门出来紧急处置,眼睁睁看着张彝被打死,张始均被烧死。
年轻人回家后对朋友谈到了这件事,他感叹道朝廷恐怕要乱了,天下也要乱了。
这个年轻人名叫高欢,当时是冀州刺史衙门里的一个职员,负责往返冀州和洛阳之间传递公文。骚乱发生那天,高欢到洛阳送公文,正巧碰上了这事儿。
高欢这个人熟悉南北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他的传奇故事,他和宇文泰是北魏末年的两大枭雄,双方连年交战,激烈争锋多年,先后五次大战,难分难解。北魏分裂后,高欢扶植了东魏政权,宇文泰扶植了西魏政权,继续互怼。二人死后,高欢的儿子建立北齐,宇文泰的儿子建立了北周,互相对骂。
此时的高欢刚参加工作,还是一个穷小子,还没有那些远大的抱负。这次骚乱对他的影响非常深远,使他第一次意识到北魏王朝大乱将至,没救了。
《北齐书•神武纪》记载高欢回到冀州后便散尽家财,结交各地豪杰,积极为起事做准备,并对好友说出了上面那番话,史载“自是乃有澄清天下之志”。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当下朝廷的注意力都在无休止的内斗上,没有人会注意这个其貌不扬的无名之辈。
虽然只处死了八名闹事的头目,赦免了其余的一千乱兵,但代北勋贵并不买胡太后的账。关键还是张仲瑀上书所言之事,大家都在看胡太后如何处理,毕竟这涉及到代北勋贵的切身利益。
果不其然,几天后胡太后再次妥协,下诏武将可以按资历铨选,这正合代北勋贵心意。你想嘛,论资排辈,谁能比过那帮代北勋贵,祖先都是追随道武帝打天下的开国元老,子子孙孙都是天潢贵胄、达官显贵,很多人甚至还娶了公主,比如冯熙家族、穆崇家族、长孙嵩家族、于栗磾家族和陆丽家族,都是驸马专业户。
这样的人,你给他论资排队选官,那不是锦上添花嘛。但对于那些出身寒微的汉人士族就有点落井下石了。因此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怨声载道,不但没有解决矛盾,矛盾反而更加激化。
史载“识者知魏之将乱矣”,有见识的人都知道北魏即将大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