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石燕然”的典故由来
46年,匈奴国内又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人畜饥疫,死亡大半。而统治阶级因争权夺利,再次分裂为南北两部。73年,大将窦固击败北匈奴,占领西域东部,重建都护。87年,也就是汉和帝章和元年,鲜卑大破北匈奴,北单于被杀,北匈奴从此“大乱”。这时,漠北又发生蝗灾,人民饥馑,内部冲突不断,北匈奴内部危机连连。东汉政府决定趁此时机,彻底解决北方问题,于是在89年到91年间,与南匈奴联合夹击北匈奴。89年,东汉大将窦宪率军击败北匈奴,迫使北匈奴几十万人投降,然后命令班固燕然勒功。91年,耿夔再次出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此后,残存的北匈奴大部分往西边远遁,最终消失在中国的史籍之中。
窦宪北伐匈奴及影响:汉章帝死后,即位的汉和帝只有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窦宪(窦太后之兄)与都乡侯刘畅争权,命人将其刺杀,并嫁祸他人。事情败露后,窦宪被太后禁闭宫中。为从这场内部政治斗争中脱身,窦宪主动请求领兵出击北匈奴,立功赎罪。
早已归附汉朝的南匈奴(但仍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也恰在此时上书,希望汉朝协助其北征,“破北成南,并为一国”。执金吾耿秉支持出兵,在他看来,消灭匈奴,是历代汉朝皇帝都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现在北匈奴遭遇天灾人祸,南匈奴又愿意出兵打击,正是“以夷攻夷,国家之利”。窦太后为救窦宪脱罪,并趁机扩大窦家在军队中的势力,顺水推舟,同意北征。而此时北匈奴情况:从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到和帝即位前,这十几年间,东汉先后几次大败北匈奴。鲜卑等从前臣服于北匈奴者,也起而与之争胜,多次大败北匈奴,甚至杀死了北匈奴的优留单于,“取其匈奴皮而还”。和帝即位前,北匈奴先是陷入内乱,后又遭遇蝗灾,部众20余万人一次性投降东汉。
因北匈奴已不构成对汉朝边塞的威胁,以司徒袁安、太尉宋由、司空任隗为首的汉廷大臣,大多反对窦宪劳师远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尚书宋意的战略分析。宋意认为:北匈奴与鲜卑相争,汉廷可坐享渔翁之利;若北匈奴被消灭,鲜卑进占原北匈奴的地盘(作为农耕文明政权的汉廷,无力亦无意保有北庭),将成为汉廷更大的边患。
永元元年(89年),窦宪、耿秉率领大军(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同南匈奴一道,击破北匈奴于稽洛山。史称:此役“斩名王以下万三千级,获牲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匈奴各部先后归降者有20余万。窦宪兵至燕然山,勒石纪功。
永元三年(91年),窦宪拒绝北匈奴的请和,组织了第二次北征,在金微山击败北匈奴,北单于率部远走西域。
窦宪功成名就,宋意的担忧也变成了现实。北匈奴余部西迁,并没有解决边患问题。鲜卑占领漠北北匈奴旧地,并吸收留下的10万户北匈奴残部,成为东汉在北方最大的敌人。原本已归附汉廷的20余万北匈奴人,于永元六年(94年)又在逢侯带领下反叛。北匈奴人裹胁西域各国,一同侵犯东汉边郡10余年。呼衍王率领的北匈奴残部也在西域活动,时常和汉军发生冲突,前后达60余年。留在漠北的部分没有归附鲜卑的北匈奴人,一直活动到5世纪初,才被新崛起的柔然吞并。北匈奴未除,依旧与东汉为敌;鲜卑崛起于漠北,开始侵扰东汉边疆,东汉的边患反而更严重了。
窦宪的远征,在军事层面并没有多少含金量。在政治层面,也未能缓解东汉的边患,而是相反。历史学者范文澜认为,窦宪北征后导致“中国北方又出现了一个强敌(鲜卑),边境受害,比西汉前期更严重。”历史学者万绳楠甚至认为,窦宪出击北匈奴乃是“一场不义之战”。
2017年8月中旬,中蒙两国学者经实地考察,确认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上的摩崖石刻,即为东汉班固所书的《燕然山铭》,记录了外戚窦宪统率汉军击破北匈奴的历史。中国历代文人喜好使用的“勒石燕然”的典故,即由此而来。经后世文人的演绎,“勒石燕然”一词,代表着朝廷大军征服敌国,安定边疆的煊赫武功。《燕然山铭》石刻虽然至今才被发现,但其全文收录于《后汉书》和《昭明文选》之中,历代文人都有机会诵读和书写。北宋米芾所写《燕然山铭》(楷书)最为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