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品黄荷花古诗六首:开向秋江谁比貌,骚人何用更餐英

荷花原产我国,这种水泽植物是最古老的被子植物,经历了地球数次灾难,顽强在我国的水泽地带存活。正是因为是古老的遗存,所以在人工种植和干扰之前,在广大的水泽地域,往往荷花都非常类似,比如一个区域是粉色的荷花,那么数十里甚至数百里都是同类型的荷花。它们可以追溯到同一个母本。

荷花靠莲子和藕根繁殖,所以当一个区域荷花盛开时,有一种花朵类似的壮观,象征家族的繁茂。所以古诗有,同心莲的称谓,这种同心莲,是广义的,是指的荷花产自一个家族,同根,花开近似,宛如兄弟姐妹家族同心。古代看中人口的增殖和延续。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代表家族繁荣荫蔽。所谓开枝散叶,连绵不断,最形象的是荷花。

那么谈这么多,是来谈黄荷花的珍贵和稀少。

描写荷花的一首古诗大全(古诗六首谈谈黄荷花的来历)(1)

由于荷花生长的稳定性,一片荷花,大约需要十万年或者几十万年,才能逐渐产生适合在某一区域生长的颜色。

比如唐朝白居易在长安和家乡,往往看到的红色或者粉红粉紫的荷花多。他40多岁从京城贬谪江西九江做地方官,在庐山,发现这里的寺庙种植的是纯色的白荷花,深感惊讶。但是从荷花的植物特性,也能够理解。这是原始荷花在九江水泽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品种。白色的荷花更香,想必是荷花为了适应这里山地气候,形成的。所以他很想将白荷花移植到长安。但是当时长安的审美,流行紫色和红色,也就是各地的荷花品种,紫色红色的荷花早已经落户京城。

十年之后,白居易到杭州和扬州,再次看到这里的野生的白荷花,这种白荷花比九江还好看。那么这里的白色荷花来源于哪里呢?从地理上看,来源于福建。那是上古荷花的另外一处遗存。

晚年白居易致力花卉的推广种植,将江南的白荷花引进长安。

那么白荷花和黄荷花有什么联系呢?

唐朝一定在某个地方,有黄的荷花。只是这种荷花由于交通和审美,没有太多人知道。

而且通常黄色的花朵,都有着秋天开的习惯,耐寒,吸收秋天太阳的光,可以约略知道,这种荷花生长在高纬度的山林水泽,有人肯定见过,但是白居易没有见过。白居易是园林专家,但是他不是徐霞客那样的旅游人士,白居易在于到一个地方,尽力研究当地的花卉,所以黄荷花和白居易没有缘分。

到了宋朝,宋朝和唐朝在花卉种植和欣赏上有两点不同,一种主流最高档的审美,不是红色紫色,而是象征帝王和富贵的黄色,金色,二是花卉有着巨大的文化市场,宋朝人流行四季种植簪戴欣赏不同的花卉,这些需求无疑推动了花卉新品种的发现和人工栽培。

举几个例子,黄牡丹是宋朝培育成功的,姚黄牡丹欣赏盛行于宋朝。

腊梅是宋朝从深山发现,并且流行都市的,原始名称叫作黄梅。

宋朝人喜欢黄色和黄色的花,黄葵,黄杏,银杏,菊花,腊梅,黄瑞香,都是宋人的挚爱。

那么,在唐朝名不见经传的黄色荷花,也被人们留心发现并且引种。

这是时代的审美,让黄荷花走进都市的水塘庭院。

且物以稀为贵。

描写荷花的一首古诗大全(古诗六首谈谈黄荷花的来历)(2)

“浅白轻黄两未分,飞来人世作朝云。

天教细雨常遮护,留得清香数日闻。”北宋 · 韩维《 黄莲花 其一 》

韩维北宋中期宋真宗时期人,他看见过盛开的黄荷花。

那黄荷花,和白荷花颜色近似,是那种淡淡薄罗一样的浅黄色。

黄荷花成片开放,仿佛是天上早晨的黄云,落下人间。

最好看的是雨中的黄荷花,不仅姿态婀娜高贵,更有一种特殊的芬芳,几天不散。

那么植物的花卉有素净和艳丽之分。

通常艳丽的花朵,靠色彩吸引蜂蝶和动物,前来摇曳授粉。但是素净的花,格外用香气保证物种的繁殖和延续。

所以他说黄荷花香,是准确的。

描写荷花的一首古诗大全(古诗六首谈谈黄荷花的来历)(3)

“只将萧洒与温醇,敌尽千花百草春。

欲赋清诗写深愿,却疑潜笑白头人。” 其二

浅黄色比白色柔和,在宋朝是温柔富贵的颜色。

黄荷花静静开放,那水中洒脱的姿态,那颜色的富贵温和,赛过了春天里的百草千花。这是将黄色的荷花隐喻黄牡丹,所谓天香国色。

我打算用清丽的诗来写黄荷花,我打算许下荷花一样的愿望,但是看见黄荷花端庄温柔地开放,仿佛淡淡在笑。

它在笑什么呢?是它的大气潇洒,仿佛嘲笑白发的诗人没见过世面吧。

高贵的黄色荷花,不是悲秋的人,能够领略那种风露中的低调和淡然美。

这也暗示了,黄荷花多开在早秋,比其他荷花的花期晚。你的中年,是我的青春,我虽然来迟,并不伤感,没有你们世人的年华秋悲。

描写荷花的一首古诗大全(古诗六首谈谈黄荷花的来历)(4)

“一水盈盈独立时,六铢衣薄透冰肌。

临川已没龙丘远,辜负芳妍乞好祠。”其三

诗人看到了最清丽的黄色荷花,独立在一片水中。

那黄荷花花瓣,远看像纱衣一样轻盈。六铢衣,是指的佛教中的仙衣,但是后来往往是指的修道穿的黄色的衣裳。

他在这里,将黄荷花比作仙袂飘飘的道家仙子。

真是可远看不可亵玩。而且是带着虔诚和尊重去看它的仙意。

不知道为什么钟爱黄系的宋朝人为什么没有广泛种植黄荷花。

或者还是因为这是野生品种,在莲藕的和莲子的品质上逊色早已经存在白荷花红荷花。

中国人的审美,往往也颇现实,又要好看,又要好吃。

不过黄色荷花作为珍品,还是保存下来,当然非常小众。

描写荷花的一首古诗大全(古诗六首谈谈黄荷花的来历)(5)

"水花分别种,红白敢争妍。

南国灵根老,中央正色鲜。

宫妃重入步,院吏误相传。

安得濂溪种,移来共岁年。" 明 · 朱诚泳 《咏黄莲花》

朱诚泳是谁?是明朝宗室,世袭秦王。不过在明朝,这些世袭的藩王不能参与军政,但是朱诚泳兴办学校,致力教育,被称为一代贤王。所以在他府上能够看到黄荷花,是正常的,或者是下面地方官员的进贡,或者是皇室得到珍惜品种,赏赐给了他。

黄色的莲花是荷花中奇异的品种,黄荷花开时,红白荷花都黯然失色。

当南方的荷花都已经凋谢时,黄荷花开得正好,色彩鲜明。

黄荷花之美,仿佛盛装的宫廷妃子,端庄却摇曳,而这里的人,都误会这是历史上潘妃的步步金莲。也就是人们都说这是金莲花,但是被博学的朱诚泳否定了。

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宠爱潘妃,又笃信佛教,在宫殿的地面铺设金色莲花的地砖,让爱妃行走在上面,从此金莲是个亡国的词。作为大明秦王,怎么会接受这样的说法。

黄莲花,代表着宫廷的清贵,至少代表他的清且贵。

所以他说,我要将它种植在书院里,黄荷花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又有他身为秦王的那种的贵重。早秋开花的黄荷花,象征大明永恒。

描写荷花的一首古诗大全(古诗六首谈谈黄荷花的来历)(6)

“芙蕖异种擅轻盈,宛在中央弄色明。

日莹缃云香雨过,月移金井露华清。

似随西土毗卢现,不逐东昏顾步生。

开向秋江谁比貌,骚人何用更餐英。”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黄荷花 》

这是明末清初彭孙贻写的黄荷花、显然这是庭院移植的黄荷花,且就开在院子里的池塘中。

黄荷花开始,色彩娇嫩鲜明,被月光照耀更加圣洁。

仿佛卢舍那的佛容佛光,端庄优雅,绝对不是萧宝卷的步步金莲。

如果这种荷花开在汨罗江上,屈原就不会吃菊花的落英,因为黄荷花看起来更有仙意和食补的效果啊。

我很怀疑他的黄荷花来自朱诚泳的王府,因为遣词造句,都有朱诚泳的痕迹。

描写荷花的一首古诗大全(古诗六首谈谈黄荷花的来历)(7)

“几度江南唱采莲,秋容疑在洞庭船。

临波檀晕双文浅,坐蕊蜂王一色妍。

全学道装浮太乙,可随仙掌削金天。

菊衣更觉婵娟甚,制芰灵均更惘然。”其二

我曾经到过江南,看见过无数次荷花盛况,但是黄荷花还是第一次见,那淡淡黄色,仿佛像洞庭秋色。

那黄荷花花是黄的,蕊也是黄的,蜂王进入黄荷花里,都浑然一色。

这是谁穿着道教的衣裳浮在澄澈的天水间,那莲花如掌,高擎秋天。

像菊花一样的衣裳,更觉得荷花之美,如同月色,屈原若是看到了,该如何写呢?

这也是明末遗民的一种无奈困境。是像屈原蹈水殉国,还是像荷花一样,靠自己的高洁沉淀和改造浊世?

那么至少在清朝早期,还是有黄荷花人工种植和观赏的。

描写荷花的一首古诗大全(古诗六首谈谈黄荷花的来历)(8)

黄荷花来源于何处?一定来源于山野。

没有广泛推广种植,其原因,一是这种野生荷花在根茎和莲子的食用性能上逊色其它荷花,二是可能异地种植,成活率不高,容易死亡。

有一种说法是黄荷花在中国已经绝迹。

但是,我不相信,我相信在北方的原始的山林水泽,一定还存在这种略微耐寒,早秋开花的黄色荷花,只是等着有心人发现珍惜。

现在的黄荷花,是美国黄荷花和中国荷花杂交的品种。

不过美国的黄荷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因为植物学家说,荷花起源于中国,这不能不想到在上面居住的原住民,是否在很久远之前,来自中国大陆。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从郁达夫《故都的秋》,来谈谈早秋的槐花,兼赏槐花古诗五首

中元节最美情词,纳兰性德诚挚的愿望,惟愿结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