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ara Hall与川内优辉等亚瑟士选手,相继穿了未上市的厚底测试鞋突破个人最佳后;亚瑟士一举推出两款MetaSpeed碳板鞋,外型稍稍不同但据称一双适合步辐型(Sky),一双适合步频型(Edge)。

什么是亚瑟士碳板跑鞋(亚瑟士厚底碳板跑鞋)(1)

​相信许多人看完都想了解除了官方所谓的你用什么加速策略来定义自己适合哪款鞋,这里希望透过实测,分享我对跑鞋结构以及足踝解剖的理解。帮大家更认识碳板鞋科技与这两款鞋。

​近年全足碳板鞋各家争鸣,将坚硬的碳板跨过前脚掌,少了推蹬时需要弯曲的大脚趾活动度。有人觉得推蹬变有劲,有人感觉流畅滚过,最常听到大家用“弹”来形容碳板鞋。鞋子的“弹”除了碳板,中底的技术也功不可没。这次测试MetaSpeed的Flytefoam Turbo就是一款富弹性又轻量的材质。碳板的抗弯曲结合中底的高回弹,让触地后每一分力都有效回馈给我们的双脚。

身为物理治疗师,在我观察跑姿结合静/动态足弓的观念后,因跑者间身材与技术的差异。我发现: 结合再多高科技,鞋子如果不合脚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当亚瑟士的新款碳板鞋,特地增加步幅或步频两种不同加速策略的跑者,推出MetaSpeed Sky与Edge时,立刻吸引我的目光。

​关于步幅与步频组

去年(2021)十月完成刚完成的研究中,观察跑者在维持配速的训练课表中,为了维持速度会有不同不利经济性的跑姿变化。为了在逐渐疲劳时维持自己的配速,有人利用增加步幅(降低步频),有些人则增加步频(降低步幅)。与亚瑟士的定义稍微不同,我将增加步幅维持速度者命为步幅组增加步频维持速度者命为步频组。

什么是亚瑟士碳板跑鞋(亚瑟士厚底碳板跑鞋)(2)

分析全部跑者的结果显示,跑者会增加肌肉做功(将腿伸更直),以维持速度;若将跑者依步幅与步频分开分析则发现,步幅型跑者倾向于将自己向上推,增加腾空。步频型跑者则倾向于将自己向前推,更快换步,两种不同的策略维持配速。

什么是亚瑟士碳板跑鞋(亚瑟士厚底碳板跑鞋)(3)

​身为这次的实测者,我用过去全马的数据跟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在配速固定的情况下,我在马拉松过半马甚至34公里时步频会稍微比前一开始高(增加2~3/min);但数据显示我在最后(41km),每公里减少10秒的加速下,会利用增加步幅(步频不变)的策略。依照我的研究分类,我较接近疲劳时利用提高步频维持配速的步频型,但加速时会利用增加步幅的策略,在亚瑟士的官方介绍较接近步幅型。

什么是亚瑟士碳板跑鞋(亚瑟士厚底碳板跑鞋)(4)

高速摄影实验

两款鞋子的差异:

​单看MetaSpeed,Sky与Edge构造上最大的差异在于两者中底的厚度与脚跟/前足高度差(Heel drop)。

​根据RunRepeat的实验室将鞋解剖的数据显示:

鞋高方面:​US9的Sky鞋跟高33mm,前足高28mm(差5mm);Edge鞋跟高29mm,前足高21mm(差8mm)。

​重量方面,我手上US9.5,底较厚的Sky是203g,底较薄的Edge则是199g。

​​两款底都比上一代MetaRacer厚,但重量仍与MetaRacer相当,可见MetaSpeed中底使用的FlytFoam turbo已比上一代有时足的进步。

什么是亚瑟士碳板跑鞋(亚瑟士厚底碳板跑鞋)(5)

上脚体验:​

1、适合步幅型的MetaSpeed Sky。

​第一次穿上就对它厚底的飘浮感印象深刻。实际走跑发现,推蹬当下加厚中底结束在跖骨下方。避开脚趾多余抓地使力的可能。碳板在中底给予的支撑,从落脚到离地,全程都能感受FlyteFoam Turbo饱满的弹性。

​在10趟800m间歇的课表中,第九趟之前配速稳定但有步频随训练渐增的现象,在最后一趟体力有余增加速度(每圈快2秒)的情况下,确实出现步频降低,Sky加大步幅增加速度的优势。

​虽然我是个疲劳过程倾向于使用增加步频维持速度的跑者,但在还有体力驾驭的情况下,若想加速,这双Sky确实有效地帮我增加了步幅。不过课表隔天也出现了明显的后遗症,一早慢跑就明显感受小腿的酸痛;可见Sky较厚的中底,虽能给出更好的推进力,但也仰赖更多足踝的稳定与小腿的肌力。

什么是亚瑟士碳板跑鞋(亚瑟士厚底碳板跑鞋)(6)

什么是亚瑟士碳板跑鞋(亚瑟士厚底碳板跑鞋)(7)

2、适合步频型的MetaSpeed Edge。

​相比Sky,会觉得较薄的Edge穿起来更亲民。后高前低让脚部在地上的转换顺畅,支撑末期的推进感,稳而不失碳板的劲度。​稳定度好,适合正在调整成中前足落脚的跑者。

​在我执行Sky课表的三天后,12趟400m间歇中,疲劳逐渐累积的过程,除了维持甚至小幅加速(0.5~1s/圈),使用如预期步频些微增加的策略。其中超速(3s/圈)的第八趟,看数据也确实将步频每分钟提高约6步的策略加速。

​相比穿完Sky隔天小腿的酸痛,Edge对我双腿的压力就比较平均分散到大腿与臀部。我认为,相较稳定的Edge,给予我在加速换步过程同样享有碳板推进力,让步频增加的同时能压低身体重心善用臀腿肌群加速。

什么是亚瑟士碳板跑鞋(亚瑟士厚底碳板跑鞋)(8)

​结语:

​身为过去一名习惯足跟落地的跑者,在接受冲击的过程,我们使用背屈较稳的脚踝省去小腿需要平衡稳定的负担。这次看到MetaSpeed系列除大底无强化足跟,足跟杯的包覆也无稳定型跑鞋加固的稳定结构。我了解到穿上MetaSpeed无论是Sky或Edge都是锻炼自己中前足落地的机会。

​依照我目前状况,因为小腿肌力与平衡不足,高弹性的Sky虽能帮助我后段加速,但增加距离可能会对小腿造成更大的压力,我认为自己需要更多锻炼足踝稳定,在增加步幅的过程更多将力量传向臀腿,而非仅用小腿支撑。

​Edge对我而言是一款要持续锻炼步频的好选择,它相较稳定的中底虽然给予的回弹较少,但有利我在较慢的配速除了维持良好高步频,其碳板给予的推进也能在有效让我均匀使用臀腿维持步幅。

以上是我个人的经验,但再多的实测或技术介绍往往不如亲自穿一双来跑一次。如果真要用一句话建议想尝试MetaSpeed的跑友选鞋:擅长中前足落脚且无足踝旧伤的跑友,欢迎试试Sky;如果你跟我一样还在适应中前足落脚,先买Edge,一样能感受很好的推进力。

什么是亚瑟士碳板跑鞋(亚瑟士厚底碳板跑鞋)(9)

​寒冬好物推荐:

​今年冬天的寒流一波接一波,如果你也想找一件长束裤,出门跑步过程能兼顾保暖又不被裤管摩擦干扰,也跟大家推荐这件MetaRun,别于一些紧身裤过于强调压缩功能,MetaRun顺畅的编织让需要活动的膝与髋关节能配合快慢在弯伸过程不受干扰。腰后方空间充足的内袋有些为防汗水渗透能放下卡片和纸币,让出门跑步双手更自在。

什么是亚瑟士碳板跑鞋(亚瑟士厚底碳板跑鞋)(10)

文章来源:作者林士奇,来自台北,热爱马拉松的破三物理治疗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