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名的面有哪些 不认第二的山西(1)

山西面食师傅正在制作山西刀拨面。图源:纪录片《中华绝技》

之前,我们曾经发过陕西面食,山西人表示不服。

那今天我们来说说山西的面食。

俗话说:“世界的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在山西。”

目前,有据可查的山西面食,达到了280多种。

真正做到了“一面百做”、“一面百味”。

2008年,山西传统面食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甚至特地开设了一个博物馆来展示面食文化。

山西有名的面有哪些 不认第二的山西(2)

山西面食博物馆。图源:太原道

两万多年以前,山西就出现了用于粮食加工的石磨盘、石磨棒等,开启了面食文化的先声;

两万多年以后,仍有人坚持使用这些原始的加工工具,坚守着悠远的传统。

如今,经历了时光的搓揉,山西面食集各家之所长,不断演变,形成了今天的山西面食文化。

01

一面百味,面面俱到

山西面食种类之多,从原料到制作工艺均有体现。

原料之多,包括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等等,

技艺之多,蒸、煎、烤、炒、烩、煨、炸、烂、贴、摊、拌、蘸、烧……

真可谓是一面百味,面面俱到。

不管喜欢什么什么口味的面,在山西,总能找到你的心头好。

山西有名的面有哪些 不认第二的山西(3)

一碗红烧牛肉刀削面。图源:图虫创意

刀削面,又叫驸马面,山西面食届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刀削面享誉中外,不仅因为其筋道的口感,还有那像功夫一般的制作工艺。

“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鱼儿跃。”

说的正是削面的过程。

山西有名的面有哪些 不认第二的山西(4)

这是慢镜头特写。图源:纪录片《早餐中国 第3季》

传统手法是一手拿面、一手拿刀,直接将面削入开水锅中。

当然还有技艺更加高超的师傅,喜欢表演空中削面、双刀削面的绝技,每一次手起刀落,都带着武林高手的气质。

而削面高手间的对决就像是华山论剑一般,总是惊喜连连。

在1958年举办的刀削面比赛中,高手削面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118刀,且保证每根面条长度、厚薄基本相当。

山西有名的面有哪些 不认第二的山西(5)

这是慢镜头特写。图源:纪录片《早餐中国 第3季》

不仅削面功夫讲究,刀削面的臊子也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家面馆都有自己独特的臊子配方,在山西大同有着这样一句话:“面馆老板可以把面馆给你,但臊子配方,可是重金难买。”

所以,在大同,好吃的刀削面不一定要去大饭店,有时一家路边摊便可能令人惊艳。

山西有名的面有哪些 不认第二的山西(6)

一碗做好的剪刀面。图源:图虫创意

剪刀面,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剪出来的面。

这种面不似其它面食一样细长,剪刀面的整体形态更像是一条小鱼,所以又称“剪鱼子”。

关于剪刀面,还有一个民间传说。

民间相传,太原公子李世民读书练武、聚才谋义,武士彟慕名拜访。时值晌午,李世民私留书房用餐。正在裁衣的长孙氏来不及备饭,急和面团用剪刀细细剪下,煮后呈食。

后来李世民父子于晋阳起兵,以"剪面"之势攻取了长安。

由此也可以看出剪面的一大特点——方便。

炎热的中午,不想费劲制面的人便可以用剪刀剪面,再配上酸爽开胃的调料,一碗酸辣剪刀面便是最佳选择。

山西有名的面有哪些 不认第二的山西(7)

猫耳朵面。图源:图虫创意

猫耳朵面,乍一听有点惊人。

但其实猫耳朵面与猫耳朵,只是长得有点像。

猫耳朵面不仅口感筋滑,十分利口,而且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面粉和浇头,因此发展到现在,已经衍生出五颜六色、风味各异的猫耳朵面。

一个简单的面团经过山西人的手,衍生出了几百种烹饪方法,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味道。

简单的食材碰上热爱生活的人们,也能迸发出舌尖上的奇迹。

02

极致热爱,从何而来?

山西人的一日三餐,离不开面食;谈山西农业文化,离不开面食;就连山西的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也离不开面食……

山西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大面积地种植小麦、荞麦、稷黍等可以作为面食原料的农作物。

“靠山吃山”的山西人,把面吃出了各种不同的花样。

山西有名的面有哪些 不认第二的山西(8)

山西运城,即将成熟的麦田。图源:图虫创意

山西人的性格,也似这碗面。

粗犷与细致,集中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并不矛盾。

猫耳朵面捏制技艺简单,随手捏成型便可,但上边的花纹却值得细细雕琢;

刀削面手法奔放有力,却讲究面片厚薄均匀、大小一致,这也是粗中有细;

还有山西的的花馍,颜色形制各异,却又透漏出古朴而精致的美感……

粗犷而精致的文化中,是山西人不变的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山西有名的面有哪些 不认第二的山西(9)

山西晋南花馍 图源:图虫创意

山西农家的劳动人民,可能是对面食研究最透彻的群体。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是文化传承、什么是文化自觉,

但在他们心中,做一碗好面,就是对面食文化最好的诠释。

03

从山西走向世界

如果给世界面食的发展写一部史书,山西,一定拥有姓名。

唐朝时,中国与日本交流密切,山西的面食文化也随着使者的脚步而传播到了日本;

元朝时,马可·波罗两次到访山西,又将山西的面食文化介绍到了家乡意大利。

山西有名的面有哪些 不认第二的山西(10)

有说法认为,意大利面的起源是受了中国面食的影响。图源:图虫创意

海纳百川,海养万物。

质朴淳厚的山西人,用勤劳与智慧创造出舌尖上的面食奇迹,并保留住了那一种山西味道,

历经百年、千年,跨越大江大河,

经久不衰。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