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有人将要夺取天下并且治理天下,我预知他是不会成功的。天下是神圣的器物,是不可以强加治理的。谁强行治理天下就会把它毁坏,谁把持它就会把它失掉。
万物(主要指人)有的走在前面,有的在后面追随。有的气缓,有的气急。有的强壮,有的衰弱。有的安稳,有的危殆。因此,圣人摒除过分的追求,摒除奢侈,摒除骄傲。
【评析】
本章是老子的政治论,可以看做是老子论“无为”之治对于“有为”为政所提出的警告。
论述内容可分两部分。前部分主要论述治国之道,主张任民自然,勿施有为之治,勿施高压残暴政策。后部分通过揭示事物矛盾对立、转化的规律,强调了治民者应当戒甚戒奢骄戒,才能永保富贵。老子把天下比喻为神器,指出人们不能对它妄施作为:譬如,你不能洗涤它,或者把它装饰得更漂亮,否则你就可能把它毁坏。你也不能紧紧握住它,怕它失掉,否则你就可能把它丧失。老子告诫国君,治理天下如果妄施作为,以仁、义、礼、智教化人民,就会破坏人单纯质朴的境界;如果把天下视为一己的私产,一方面鱼肉百姓、任意宰割,
一方面又害怕失去天下,想方设法束缚人民的自由,施行高压残暴政策,人民终究会起来造反,国君就会丢失天下。
继而,老子举出人们的四种情况作为例证。或者是人的地位不同(或行或随),或者是人的表现不同(或吹或嘘),或者是人的体质不同(或强或羸),或者是人的成败不同(或载或隳),借这四种不同的情况,阐述了治理天下的最好方法是顺应自然之道,任随人民的本性,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最后,老子举出圣人的做法为自己的主张佐证。圣人正是由于明白天下的不可为,不可执的道理,所以“去甚、去奢、去泰”。去甚,就是放弃过分的追求和欲念,清静无为,昏昧无知,顺任自然,不破坏人民的质朴单纯本性。去奢,就是弃绝奢侈,不贵难得之货,不搜刮民脂民膏;去泰,就是不居功,不骄傲,不干涉不束缚人民的自由。这样”来,人民就会生活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自然环境中,当然也就不会造反,天下自然也就安定,哪里还会失去呢?
全篇主自旨,仍然是老子“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的政治主张。但在后部分的论述中,又能洞器事物矛盾对立转化的客观规律,闪烁着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彩。
内容选自无障碍读国学 老子原著 赵萍主编
#2023新春届会##重庆本地##天南北地大拜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