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一句一译(一日一诗词虞美人)(1)

【诗词学习】虞美人: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项羽姬妾虞姬称虞美人。

虞美人一句一译(一日一诗词虞美人)(2)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宋】辛弃疾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

拔山力尽忽悲歌。

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

蓦然敛袂却亭亭。

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虞美人一句一译(一日一诗词虞美人)(3)

【注释】

⑴虞美人: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项羽姬妾虞姬称虞美人。

⑵虞美人草:雅州名山县,出虞美人草。如鸡冠花。叶两两相对,为唱《虞美人曲》。

⑶青青:茂盛貌。

⑷亭亭:孤立无依之貌。

虞美人一句一译(一日一诗词虞美人)(4)

【译文】

当年春风得意,好像芳草天天得到春风吹拂。由胜转衰,四面楚歌,只得高声哀唱,和虞美人诀别。帐饮之后,彼此分离,而虞姬从此要何以对待项羽呢?

众人只知欣赏美妙舞姿,不解其内心悲楚。虞美人草静止不动就像那整整衣袖、亭亭玉立的美人,停止歌舞,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引起了虞姬的怀旧情绪而不忍卒舞。

虞美人一句一译(一日一诗词虞美人)(5)

【赏析】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创作的词。该词上阕运用对比手法来写项羽与虞美人生前的故事,下阕借咏虞美人草,映带虞姬事;此词借霸王别姬的主题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表达了作者恢复国家理想落空的遗憾和无人能解的生命慨叹。全词构思新颖,具有以议论为词的特色,写得既豪放又婉约。

虞美人一句一译(一日一诗词虞美人)(6)

【作者】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虞美人一句一译(一日一诗词虞美人)(7)

【学写诗词】

《虞美人 · 初心不负精诚守》/庚子年三月初二

艳花明月情长久,

尽在风光后。

一江春水向东流,

待到清明时候,却多愁。

初心不负精诚守,

由任年华走。

担当使命所无求,

砥砺前行依旧,笑回眸。

(宋朝辛弃疾体)

虞美人一句一译(一日一诗词虞美人)(8)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 ,让思想充实生活。阅读可以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

虞美人一句一译(一日一诗词虞美人)(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