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子夜漫谭
有了中东铁路,就有了铁路大厂,有了哈尔滨……
1898年6月,中东铁路工程全面铺开,筑路急需器材,首先从水上运到哈尔滨道里九站一带的货运码头。
中东铁路开工典礼
这些器材,堆放在岸上的一片空地。这里很快就变成储备材料场,全称为“铁路材料厂”。 在这里建厂还有个好条件,因为这里有三十多间土坯房,简单维修即可使用。可解燃眉之急,不用马上建新厂房。
这个材料厂,就是中东铁路附属工厂,官方名字称谓“中东铁路临时总工厂”。
工厂规模日益扩大,需要大批工人。这时哈尔滨东西两侧开始占地铺轨。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和从关内逃荒到黑龙江的贫民,纷纷进入这个工厂。
这时期全厂有1300多员工从事手工操作,尚未形成大规模生产局面。
▲当年的中东铁路临时总工厂
由于筑路工程浩大,新招募的工人很多,又来不及修建新厂房和工人宿舍,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既简陋又艰苦。
1903年秋天,在总工厂东北一个比较平坦的地方,搭成了一排三十六个人字形的马架子,这样就形成了人们能够勉强居住的窝棚。
最初住在窝棚里的是吃集体伙的单身汉,不久,工人家属们也先后来到了这里。工人们互相帮助,又挨着每个大棚盖了不少的土坯房,围绕三十六棚形成了总工厂中国工人住宅区。后来,人们又把总工厂称为“三十六棚大厂”。
据载,三十六棚工人住宅区的情况是:“华工有眷者使住于三十六棚,周围地面南北长三十五丈,东西长一百六十五丈。
内住携眷工人及附居者八百余户,且在洼地,土屋矮窄,窦门斗室,无院无街,密如蜂房。一户住数家,一屋住数姓。
空气不通,遇火水车难近,当雨有倒塌之忧。每临秋夏之间,滞水腐臭,百病丛生。”当时在工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三十六棚是冷寒宫,穷人过冬要人命,长夜没火难取暖,跺脚取暖到天明。”
以前三十六棚那个地方,由经纬街和工程街包围,靠近现在的爱建。
作为第一个重工业工厂,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电影《桥》,即以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为原型。1953年1月1日,哈尔滨铁路工厂更名为哈尔滨车辆厂,沿用至今。
50年代末,哈尔滨车辆厂停止修理机车和客车,转向专门制造货车。哈尔滨车辆厂的家属区位于三十六棚,偏脸子人管哈尔滨车辆厂叫三十六棚铁路大厂。
2002年,三十六棚铁路大厂整体搬迁到市郊,锻造车间和大烟囱作为工业遗迹得以保留。
▲现在仍保留铁路大厂水楼其中俄国工程师设计的锻造车间烟囱,于1907年落成。
它静静地伫立在林立的楼群之中,目睹着这个旧迹湮没的铁路大厂的前世今生。
现在仍保留的老火车头铁路大厂有个汽笛,每天上下班时都要拉响,声音很大,那时候,无论住道里道外的,谁没听过铁路大厂的汽笛声?
当年的中东铁路临时总工厂那时候的孩子也是听这汽笛声上学的。早上,大人们常常会说,都"拉牟"了,怎么还不上学去!我们称汽笛声叫"拉牟",可能是因为有些象老牛牟牟的叫声吧。据说每拉一次牟,就要消耗300公斤煤,很费的。
▲当年铁路大厂老车间旁边,那一大片棚户区,"三十六棚",如果用四个字形容,是破烂不堪,用六个字就是极其破烂不堪。
看到那破烂棚户,真叫人非常感叹以前铁路大厂祖祖辈辈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建国后,多数工人还是住那里,,从前听拉牟上工,后来也是听拉牟上工。
▲现在仍保留的老烟囱
▲当年的中东铁路临时总工厂铸造车间铁路大厂始建于1898年,是当年为中东铁路服务的总工厂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哈尔滨,厂名改为东北铁路总局哈尔滨铁路工厂。为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支援解放战争,开展了“废铁翻身”、“献纳器材”、“死车活”等活动。
1947—1948年,抢修机车279台、客车759辆,货车1961辆,修造了大量枪支、大炮、炮弹壳和马刀等军工产品。
哈尔滨铁路工厂,不仅是铁路系统历史最悠久的工厂之一,也是毛主席唯一视察过的铁路工厂。
1950年毛主席、周总理出访苏联后回国,经过10天10夜的连续行车,于1950年2月27日到达哈尔滨。毛主席得知哈尔滨有一个最大的工厂时,不顾旅途劳顿,要求到工人中间去。
沧海桑田,往事如烟,那时候,哈尔滨人都以铁路大厂自豪,它是中国第一个铁路机车制造厂。国内战争期间,铁路大厂曾经维修机车3000多台,承担大量军工任务,功勋卓著。
哈尔滨的老人,看了这些都不免有些唏嘘,很怀旧的感觉,毕竟这些都代表了这个城市的逝去的历史和昔日的辉煌。
这是一代老哈尔滨人集体的乡愁,从36棚到铁路大厂,再到爱建社区,我们没有离开这座城市,却也找不到曾经的家园。
从三十六棚到铁路大厂,一个老厂,一段历史,纪录着时代的变迁,留下的则是永恒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