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典故见于《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安如泰山典故?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安如泰山典故(安如泰山典故内容)

安如泰山典故

这个典故见于《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分封了一些同姓诸侯王。其目的是想以血缘关系作为政治支柱,加强西汉王朝的统治。但结果适得其反,诸侯拥有地盘,又有征收赋税、铸造钱币和任免相、太傅等以下官吏的权力,加之有的恃亲骄横、贪得无厌,野心膨胀,对中央政权形成了严重威胁。在分封的诸侯王中,刘邦的侄子刘濞被封为吴王。他招天下亡命,冶铜铸钱,占城五十多处。并宣布吴国不收农民的赋税,引诱西汉政府直辖区的农民到吴国谋生,在势力与野心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刘濞准备谋反。这时吴王手下的一个郎中(官名)枚乘上书劝阻。书中说:你(想谋反)的想法是很危险的,难于实现。但如果改变想法则易于反掌,安如泰山。但吴王刘濞不听枚乘的劝千。枚乘便投奔了梁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