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诸葛亮生活在距今1800年的3世纪,1800年来,诸葛亮变得越来越聪明,成了智慧的化身。如果关羽是忠义之神,那么诸葛亮就一定是智慧之神了!

为什么诸葛亮六出祁山都失败了(诸葛亮为什么会受人尊敬)(1)

苏格拉底说“美德就是智慧!”诸葛亮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诸葛亮在封建制度下,是典型的忠君爱国的好宰相,可是为了让诸葛亮的形象更完满一些,他在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的文学创作中,又成了智慧的象征。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才,自然是封建时代每个皇帝都喜欢的。所以说,诸葛亮和关羽一样,逐渐成为了封建社会臣子们的奋斗的目标和偶像。

事实上,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得到了“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来看看,几个历史人物对诸葛亮的评价,还原一下诸葛亮的本色。

为什么诸葛亮六出祁山都失败了(诸葛亮为什么会受人尊敬)(2)

陈寿这样评价诸葛亮——

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就是说,诸葛亮是管仲萧何这样的理财治民才能,但没有伍子胥韩信这样名将,失败就成必然了!

刘伯温这样评价诸葛亮——

军在于治。诸葛亮连年征战而兵无厌言,乃至于此。

对于刘伯温这样的战略大家,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次北伐无功而返,充满了负面评价。也算客观。

康熙这样评价诸葛亮——

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唯诸葛亮能为之。

没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话用来评价诸葛亮最为贴切。也正是这八个字,让他成了最聪明的人。

为什么诸葛亮六出祁山都失败了(诸葛亮为什么会受人尊敬)(3)

可是,聪明人会让自己累死吗?聪明人会六出祁山拖垮蜀汉薄弱的国力吗?不会,可见诸葛亮并不是聪明人,他是一个好人,值得托付事业的好人,虽然没有干成!

客观的去评价诸葛亮,去除了一切伪装后,诸葛亮最大的两个优点就是理政和品德。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说成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道德楷模确实没问题,40多岁接受刘备的托孤重任,之后用近20年时间不停发动北伐战争,诸葛亮独揽蜀汉军政大权十余年,蜀汉事业竟未有尺寸之进。如果诸葛亮是智慧化身,那么他的对手是什么?是智慧本身吗?

即便是刘备在世之时,诸葛亮也没有举贤任能,难道蜀汉有一个诸葛亮就足够了吗?要知道张辽投靠曹操时,带来了臧洪等五员大将都是优秀人才。诸葛亮的那些同学们,为什么没有一起来兴复汉室,甚至诸葛亮的亲兄弟诸葛瑾诸葛均也没有来。

为什么诸葛亮六出祁山都失败了(诸葛亮为什么会受人尊敬)(4)

不能举贤任能的蜀相,算是好宰相吗?

《三国演义》中,你会发现,诸葛亮的智慧,全部表现在各种各类的“小聪明”上面。有舌战群儒的辩术、新官三把火的战术、木牛流马的技术、军令状激将法的权术,甚至呼风唤雨的妖术。这些小聪明,不足以改变蜀汉的命运,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能够有一个大格局,为蜀汉挖掘民间人才,为蜀汉培养本土人才,实现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的真正融合,蜀汉不管是东出还是北进,都是很有前途的。

但是,诸葛亮没有大聪明,不知道踏踏实实发展蜀国经济,不知道踏踏实实培养蜀国人才,稍有积蓄就出兵岐山,明知打不过一直挑起战争。不过分的说,诸葛亮后期简直是被刘备附身了,不停在重演夷陵之战的悲剧,只不过失败的没有那么惨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