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界万众瞩目的魂类新游戏——《艾尔登法环》,自从上个月月底发布后,已经有上千万次购买。换句话说,有上千万人开始了他们的“受苦”之旅。

艾尔登法环玩着玩着就没有画面了(还不玩艾尔登法环)(1)

虽然我不玩,但不妨碍我看是不?

而我就不一样了,“晕3D”的我不仅可以省下298元,也省去了上百小时的“受苦”之旅(其实看着老头环的开放世界,电脑没配置的我馋哭了)。

相信不少人点进这篇文章,多多少少可能也有“晕3D”的症状。所谓的“晕3D”,是一种叫“3D晕眩症”的症状(或者视觉诱发晕动症,visually induced motion sickness,以下简称为晕3D),是指在玩3D电子游戏,或者使用VR时容易发生的晕眩症状。

它也叫模拟器病(simulator sickness)——因为这个症状最开始,是指飞行员或者驾驶员使用模拟器开飞机、开车的时候,感觉到的恶心、难受、呕吐症状。

艾尔登法环玩着玩着就没有画面了(还不玩艾尔登法环)(2)

最早的模拟器病出现在1950年代的美国海军直升机模拟驾驶舱里,那会就晕3D,现在都虚幻5引擎了,会晕3D也没什么丢脸的是吧

但是,晕3D这件事为什么有的人晕的厉害,有的人又不晕?而且这样晕下去也不是办法啊,要是以后大家都用VR,只有我用不了那也太惨了吧?

要弄清楚这些个问题,我们可能要先从另一个也让人很头晕的事情讲起——晕车

晕动症

当你觉得你在动 但你视野没动的时候

晕车、晕船、晕飞机,这些因为交通工具引起的眩晕症状,我们叫做晕动症(motion sickness)。相信即使你没体验过,你身边也总有人晕过车——坐车上,尤其是后座,没一会就开始恶心、难受,甚至呕吐不止。

艾尔登法环玩着玩着就没有画面了(还不玩艾尔登法环)(3)

正如前面小标题说的,简单来讲,会晕车是因为你觉得你在动但是你视野没有动导致的。

除了可以接受听觉信息之外,耳朵后面还有一套你可能没那么熟悉的感觉系统:前庭系统。这其中有一套感知我们身体运动的器官,叫做耳石器(otolith)。(另一个大家可能听过的半规管,主要是感知我们前后左右上下的朝向)

艾尔登法环玩着玩着就没有画面了(还不玩艾尔登法环)(4)

耳结构和前庭系统 | 图源:healthjade

顾名思义,耳石器就是耳朵里的“石头”,这些石头在你加速跑步,或者在车上加速刹车的时候,就会受到惯性发生移动(想象一下刹车时你人往前冲的样子),顺便就带动了和“石头”连接的感受细胞(毛细胞),感受细胞就会传递信号给大脑:“嘿!这个家伙他动起来了!”

艾尔登法环玩着玩着就没有画面了(还不玩艾尔登法环)(5)

耳石器发挥作用示意图,它还可以检测你头部的一些晃动等等 | 图源见水印

但是,当你坐在车后座的时候,汽车相对于你是不会动的,你的眼睛就提出了反对意见:“报告大脑,针对我看到的东西,这个人没有动”——那么大脑就发现问题了:这不对劲啊?!大脑突然回想起了它古老的前世记忆:当人的不同感官之间出现差错的时候,往往就是吃坏东西中毒了。

于是,为了帮你“排毒”,大脑响应了一套保护机制,你开始觉得恶心难受,并吐了起来。

神经系统之间的连接也证实了这一点:前庭系统和下丘脑有着紧密的连接,当前庭系统发出的信号和其他感官冲突时,下丘脑就很容易会激活垂体以及呕吐相关的感受器,引起恶心、呕吐的症状。

艾尔登法环玩着玩着就没有画面了(还不玩艾尔登法环)(6)

人体的神经连接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 | 图源:Fife T D. 2010.

晕3D

当你觉得你没动 但你视野在动的时候

那再说回晕3D,道理就很简单了。晕3D虽然和典型的晕动症完全相反:你明明坐着没动,但是眼睛里的世界却动了起来。但是基本的原理却是类似的——感官之间发生了冲突,就引发了这个症状。

也正如前面提到的,这个情况不单单是你玩艾尔登法环这样的3D游戏会这样,模拟驾驶、太空模拟飞行、VR虚拟现实的使用等等,都是类似的疾病。因此,研究者们很想搞清楚这个问题。

艾尔登法环玩着玩着就没有画面了(还不玩艾尔登法环)(7)

太空飞行模拟通过飞机快速下降模拟失重的环境,耳石器感受的重力变化,和你看到不动的机舱完全冲突,造成的恶心难受会更剧烈 | 图源:Wikipedia

他们首先想到,如果视野改变或者用VR是不是有助于避免晕3D?

于是,有研究设计了两种不同的VR模拟,一种是增加视野里的信息量,比如模拟开车时更多的汽车、行人等等;一种是则是单纯的汽车模拟什么都没有。

之后对受试者的体验进行评判就发现,视野里信息更丰富的情况下,恶心、眼睛不舒服、头晕这些情况会明显减弱,使用VR的时间也会明显更久一些。

也有研究发现,相同画面下(赛车游戏),带着VR这样的头戴式设备,晕3D的感觉会明显比坐着盯着屏幕更好一些。

艾尔登法环玩着玩着就没有画面了(还不玩艾尔登法环)(8)

PW指屏幕,HMD指头戴式设备,可以看到随着使用时间都会越来越不舒服,但是头戴式设备会稍好一些 | 图源:Keshavarz B,et al. 2011.

所以当游戏画面更精致、更丰富,同时有一个和我们眼睛习惯更加匹配的画面视野,也就更能减少晕3D的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很多晕3D的朋友,调整游戏视野(Field of view,FOV)——将视野适当调广一些,并且使用第三人称视角,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晕3D的感觉。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不晕3D?

除了对3D游戏本身的调整之外,有什么其他的防止晕3D的方法吗?

其实和晕车类似,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吃药

因为感官冲突过程中涉及到不少神经信号的传递,或者组胺分泌引发的恶心,所以抗胆碱能、抗组胺类药物往往都能有效减少晕车,当然也能避免晕3D

当然,大家可能知道,晕车药吃了会有犯困的副作用,所以一般人只是玩个游戏的话,应该犯不着去吃晕车药。

艾尔登法环玩着玩着就没有画面了(还不玩艾尔登法环)(9)

像是茶苯海明之类的晕车药,就是通过抗组胺的方法来避免晕车

还有一个策略则是缓解因为感官冲突引起的紧张感:我们刚刚提到,大脑往往是“觉得”身体异常,才开始让你感受到恶心难受;那相应的,如果能提供一个舒适的感官环境,不仅可以起到注意力转移的作用,晕眩的症状也会因为相对舒适的情境减弱。

有研究给志愿者播了一段看了会让人极为难受的自行车骑行视频,但同时给他们播放轻松的古典乐、效果还行的流行音乐以及极具压迫的电子音乐,来看看志愿者有什么样的感觉。

艾尔登法环玩着玩着就没有画面了(还不玩艾尔登法环)(10)

左图展示了没有音乐和三种音乐下对晕3D的难受程度,其中放松的音乐(relaxing)效果是最好的;右图则是志愿者们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音乐的效果 | 图源:Keshavarz B, Hecht H. 2014.

结果不管是什么音乐,只要有音乐,晕3D的症状都会减轻一些;同时轻松的古典乐在志愿者间效果也是最佳的。

所以当你玩非常晕的3D游戏,不妨试着播一段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也许会很有用呢?

艾尔登法环玩着玩着就没有画面了(还不玩艾尔登法环)(11)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摇篮曲作曲者):这首曲子没想到还能这么用?

类似的,人们还发现,如果能在玩游戏时开个风扇吹点微风(触觉),或者是准备一点好闻的气味(味觉),都能有效减少晕3D的症状。

晕3D看着很常见,但是也正因为晕眩的症状太普遍,背后具体是什么样的机制并没有被研究清楚,这些建议也仅供各位晕3D患者们参考。

毕竟真正在玩艾尔登法环的,往往是因为受苦而发晕吧。

作者:无奶树

参考资料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来源:biokiwi

编辑:fiuf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