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列车”中国行

面向世界的微笑 开往希望的列车

—— “微笑列车中国唇腭裂修复慈善项目”纪实(之二)

基石篇:理念与专业的求索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Smile Train Inc.)由知名华裔美籍企业家、慈善家王嘉廉先生(Charles B. Wang)创办,于1998年在美国纽约州依法注册成立。

  在王嘉廉先生创办微笑列车基金会之前,他曾目睹过这样一幕,令他记忆犹深: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医疗力量相对薄弱的医院,一支由来自发达国家/地区的医务人员临时组成的志愿手术医疗队在短短数日内为当地患者施行了唇腭裂修复手术,随后他们便只得匆匆离开。因为医疗队为临时组建,队员之间的合作成了一种磨合,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都需要完全依靠当地医院的力量,难免会造成手术质量或安全方面的问题,甚至会有意外发生。于是,创办“微笑列车”,一个能够落地生根的唇腭裂救助专项基金会成为王嘉廉先生的愿望。在他的内心,深深根植着一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而“微笑列车”就是一次具体实践。

  “微笑列车”在专注于为罹患唇腭裂的患者提供免费修复治疗的同时,更致力于为当地医务人员提供免费医疗培训,将可持续的地基深深筑牢于中国。

  基于此,“微笑列车”项目得以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项目执行上,“微笑列车中国慈善项目”制定了严谨的项目运作一揽子计划,严格执行项目、资金和手术质量监管等制度,遵循规范运作、照章办事的行为准则,从开始便构筑了国际合作项目的强大执行力与社会公信力基础,为“微笑列车中国慈善项目”的行稳致远铺就了坚实道路。

  2000年3月3日,由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全额出资,与中华慈善总会共同组织的“第一届国际微笑列车唇腭裂治疗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邀请了当时美国和欧洲唇腭裂治疗领域17位顶级专家前来参会并授课,中外专家们一起登台,于会上做了精彩的演讲。 来自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的会员和医生近1100人参加会议。自此,每两年一度的学术研讨会成为“微笑列车中国慈善项目”的不变主题与“规定动作”。

  2000年12月6日,“微笑列车中国慈善项目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国各地全面推广项目工作。来自各省、市、自治区慈善总会的负责人和部分省项目定点医院领导2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形成了共同理念与行动规划。自此,“微笑列车中国慈善项目”工作会议每年召开规模不等的管理工作会议,内容涵盖项目管理与运行机制、项目进度通报、经验总结、宣传展示、医疗学术会议支持等诸多方面,为项目广泛、高质、快速的开展提供了巨大动能。

  自2001年起的第一个5年期间,中华慈善总会第二任会长阎明复、第三任会长范宝俊对“微笑列车中国慈善项目”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持续、大力的支持。时任中华慈善总会项目部主任常寒婴负责,设立了“微笑列车项目工作组”,推动项目管理有序运行。

唇腭裂姐妹同乘微笑列车(面向世界的微笑)(1)

2000年,人民大会堂,阎明复会长(左一)与王嘉廉先生(中)共同出席“微笑列车”项目签字仪式

唇腭裂姐妹同乘微笑列车(面向世界的微笑)(2)

阎明复会长(右二)、范宝俊会长(左四)与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嘉宾合影

  2003年10月28日,由著名口腔医学专家王光和教授牵头的项目医疗专家组宣告正式成立。在微笑列车基金会的全额资助和医疗专家组的技术指导下,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其团体会员单位——各省市县区慈善会,共同完成了包括实地考察及项目签约工作,一百多家公立医院成为“微笑列车中国慈善项目”的手术定点医院,通过这些定点医院为患者提供免费唇腭裂修复手术。这一浩大工程的背后是慈善和医疗工作者大量的心血付出与细致繁复的工作。

  王嘉廉先生对“微笑列车中国慈善项目”给予了最大支持,明确表示项目资金不设上限,有多少患者便救治多少患者;哪里有患者,“微笑列车”便会开到哪里。

  万事起始难。在当时的中国,慈善事业刚刚起步,社会观念尚未成熟。许多偏远落后地区,人们仍视慈善为“天方夜谭”“天降馅饼”,不能相信天下竟还有“不花钱的手术”。而越是欠发达地区,人们对手术的恐惧越是厉害,总以为凡是手术便会伤人死人,所以很多人拒绝手术。此外,就是一些主观上的误解,以为唇腭裂手术只是一个小的“缝合手术”。唇腭裂手术看似小而简单,其实不然,需要更为高超的医术和更为精细的疗法。而且唇腭裂的治疗是一个完整序列,终点则是治愈人的面容、功能和心理的综合结果。

唇腭裂姐妹同乘微笑列车(面向世界的微笑)(3)

“微笑列车”医疗团队在唇腭裂修复专家指导下进行手术

  再者,就是许多人的头脑依旧古板僵化,对这个来自境外的慈善项目抱着怀疑甚至敌视的态度。面对这种情况,中华慈善总会与全国各地慈善会紧密配合,共同筹划方案,开展深入走访,收集整理了丰富准确的第一手材料,多方普及“微笑列车”慈善救助理念与唇腭裂修复知识,更以鲜活的实例在民众中建立项目声誉,终于使越来越多的手术成功实施,让越来越多的唇腭裂患者认识并登上“微笑列车”,带他们去向幸福与希望之地。

  2001年美国“9.11事件”爆发,微笑列车在海外的劝募工作一度陷入低潮,致使项目资金受到不小影响。中华慈善总会和各地慈善会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共克难关,终于使项目平稳度过了将近一年的资金困难期,没有因援助资金的减少而降低手术质量与项目执行水平,充分显示了通力合作的优势与慈善内在的坚韧。

  自2002年末开始,微笑列车基金会在美国和海外发达国家/地区的慈善募捐迅猛起势,善款金额逐年攀升,一跃成为全球募捐量最大的唇腭裂救助基金会。

  2002年6至7月,项目先后组织了3期“微笑列车”计算机网络培训班活动,对全国慈善会和定点医院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为电子病历制作及网上传输做好前期准备,并于2002年11月1日起实现“无纸化办公”,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为项目注入了网络技术活力。

  在2004年2月19日召开的项目医疗专家组“2004年度工作会”上,微笑列车基金会和中华慈善总会关于“微笑列车中国慈善项目”第三期项目补充协议同时签署,首次决定在全国展开唇腭裂二期修复手术,确定了二期手术的修复指征与资助数量,以及承担二期手术的施术医生和施术医院等程序,并首次将患者手术年龄扩大至40周岁。此举让无数被疾残困扰半生的年长患者看到了希望之光。

  2005年,“微笑列车”因其成就卓越、影响日隆荣膺国家慈善界最高奖项——中华慈善奖,由此开启了“微笑列车”驰骋中国的新的更高阶段。

本组照片由中华慈善总会、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