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内容由越声策略(yslc188) 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很多股民往往遇到这样的困惑,自己手中的股票,往往一买就跌,一卖就涨……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主力就差我这几百上千股不成?

其实不是因为主力就差你这几股,而是你想到卖的时候其他人往往也在卖,在拉升之前,主力差的其实是多数人手中的那部分股票,很不幸,你恰好充当了多数人中的一员而已。

准确的说,不是盯上你,而是盯上了你们,羊群都有共同的生理特性和同样的反应,而小散户就是股市中最弱小的羊类,当遇到危险的时候,一般会做出同样的反应。

而主力资金就像猎人一样,提前已经预判了大部分人的反应,他赚的不是每一个人的钱,而是大部分的钱,所以股市中会出现,一赚二平八亏,只有少数不跟随羊群的羊的,可能是瞎跑的人,可能会碰巧会赚钱,也或者刚好是一位已经经历过一次被捕猎侥幸逃脱的羊,有了经验变的聪明了,如此而已。

这一切的原因,在于主力和散户之间的较量。主力和散户,由于资金和持股数量的严重不对称,主力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战略意图控制股价的变动。

如果你是一个散户,尽管你的个人行为,主力是不可能准确知道的,但是你的行为往往是和大多数人的行为一致的(显然与多数人一致是大概率事件而相反是小概率事件),通过盘面变化,掌握着大部分资金和筹码的主力又容易准确的感知到其他多数人正在采取的操作策略,然后制定与其他多数人的期望相反的短期的、局部的操作计划。

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中总是只有少数人能赢的原因,也是投机市场中逆向思维能够取胜的根源。

那为何散户一买就跌,一卖就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

假如我们散户一个人只有200股,如果是数千数万的散户呢,那么资金量就不容小觑了。而且我们散户操作的时候都有一些共性。所以机构为了赚散户钱,会不断研究散户心理和行为学,跟我们进行博弈。看了下面这幅图,我们可能会有个初步的了解。如下图所示。

如何判断主力的筹码是否上升(一买就跌一卖就涨)(1)

机构想要成功,必然是跟我们散户反着干的。零和博弈,不是你赚,就是我赚。所以要避免一卖就涨,一买就跌,我们要掌握主力的动向,先下手为强,我们先来识别主力的出货手法,避免买入这些一买就跌的形态,以及浪费时间和资金。

主力出货的方法很多,出货也会在K线图上加以反映。有的主力在拉升末期反复在高位震荡,做出整理的姿态,并不时利用技术图形,在K线图上形成一些痕迹。以下是对主力出货手法的介绍。

1、拉高出货:

拉高出货一般是在主力已经获利的情况下进行的出货形态,其分时图上往往呈现出锯齿形走势。盘口特征为:小单拉高,大单打下,上方很少挂出大单,下方远离卖单处经常闪现大单,但实际成交则往往不是接盘的大单,而是空中成交(不显示挂单的成交)。

目的:制造盘口买盘众多、成交活跃的效果

如何判断主力的筹码是否上升(一买就跌一卖就涨)(2)

如何判断主力的筹码是否上升(一买就跌一卖就涨)(3)

2、打低出货:

打低出货是一种强行出货方式,主力有一种强烈的出货欲望,可能与急于套现分钱有关或是资金链断裂被迫出局(此时未必获利),盘口特征为开盘就快速拉高,然后一路卖出,大单小单一起下,呈现出一种毫不掩饰、坚决出局的态势。

如何判断主力的筹码是否上升(一买就跌一卖就涨)(4)

如何判断主力的筹码是否上升(一买就跌一卖就涨)(5)

3、锯齿形出货:

锯齿形出货是一种温和的出货方式,主力主要靠构建高位平台来培养市场一种希望股价向上“突破”的心理,在这种心理期待下不知不觉的来接主力手中的筹码——盘口特征为每天成交量不大,少有大单成交,成交主要由小单构成(主力以小股形式分拆出给市场),中间时有停顿,形似“锯齿”,故称为锯齿形出货走势。

如何判断主力的筹码是否上升(一买就跌一卖就涨)(6)

面对出货我们应该怎么做?

1、一定设立止损点。凡是出现巨大亏损的,都是由于入市的时候没有设立止损点。而设立了止损点就必须执行。即便是刚买进就套牢,如果发现错了,也应卖出。做长线投资的必须是股价能长期走牛的股票,一旦长期下跌,就必须卖!

2、不怕下跌怕放量。有的股票无缘无故地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交量的放大。尤其是主力持股比较多的品种绝对不应该有巨大的成交量,如果出现,十有八九是主力出货。所以,对任何情况下的突然放量都要极其谨慎。

3、拒绝中阴线。无论大盘还是个股,如果发现跌破了大众公认的强支撑,当天有收中阴线的趋势,都必须加以警惕。尤其是本来走势不错的个股,一旦出现中阴线可能引发中线持仓者的恐慌,并大量抛售。所以,无论在哪种情况下,见了中阴线都应该考虑出货。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股市投资经验及选股技巧,不妨关注公众号:越声策略(yslc188),获取最新的股票情报和交易技巧!)

广东广播电视台全资国有企业,全国广电系统唯一专业证券咨询机构(资格证编号:ZX0027),提供每日实战盘面解读,技术实战培训、投资情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