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刀刂(拟声dāo)是个象形字。从刀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看象刀形。楷化后刀的笔画释义为:横折弯钩“”是个合体笔画,是由横折“乛”、弯“”和钩“”组成的,横折“乛”表示圆或弧,这里指示刀口的弧形结构,弯“ ”表示刀劈东西向下向内运动的方向与轨迹,钩“”表示相对,这里指示刀相对被劈物的运动,或刀的刃两面对称;撇“丿”指示刀劈物是向下向内用力。读音是模拟刀在木板上切菜的声音。刀是各偏旁部首字,如刃、切、分、召、初、剪等。“”是刀的变形,作偏旁用,变形也非常有道理,是长短不同的两竖,指示大小不同,勾“”指示相对,分切后相对大小不同,组成的字都与刀有关,如划、刊、刑、列、则、刚、创、刘、利、删、刨、判、到、刺、剌、制、刮等。

奇妙的汉字偏旁部首题库(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1)

本义为古代兵器名,如刀枪、刀兵、刀瘢(刀伤的瘢痕)。引申为1.泛指来用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如刀锯(古代的刑具,割刑用刀,刖刑用锯)、刀环(刀头的环)、刀墨(古黥刑,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然后再染上墨)、刀斧手(刽子手、又指持刀拿斧、准备捉后杀人的军士);2.形状像刀的东西,如冰刀、刀圭(指古代量取药物拿的小匙);3.即刀币 ,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如刀儿(古代钱币的通称,因其形状如刀,故有此称);4.通“舠”指小船;5.姓;6.通常以一百张(一百页)纸为一刀 。

7.力(耒耜切lì)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耒耜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力的笔画释义为:横折弯钩“���”表示向内弯曲的臂膀,或者拉车拉犁时弓起的身体;“丿”指示用力的方向,这里指向自身方向用力。许慎的《说文解字》当时汉字还没有笔画定型,还是用古文字解释,必然有他的局限性。汉字楷化是质变过程,有的字的意义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力借“耒(lei)耜(si)的切音(lei si)”表示用耒耜耕作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力”是汉字部首字,组成的有办、劝、功、夯、务、加、幼、动、劣、劫、劳、助等。

奇妙的汉字偏旁部首题库(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2)

力的本义为力气,如四肢无力、力尽(力气用尽)、力竭(力气用尽)。引申为1.力量,如力薄(力量薄弱);2.能力,如理解力、脑力;3.威力,权势,如权力、暴力;4.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如摩擦力、引力、合力;5.劳役,仆役,如:力役(劳役)、力征(力役之征); 6.努力,如力田(致力耕种)、力耕(努力耕作);7.役使,如力役(强制老百姓从事的一种无偿劳动,是徭役的一种);8.尽力,竭力,如力正(尽力匡正)、力田(致力农耕)、力力碌碌(勤敏的样子);9.姓。

耒(累lěi)是由土和木结合而成的字。土表示土地;木指木制品。寓意为木插入土中,表示用木犁来翻耕土地。借“累”声来说明翻土累叠,用力很大,也是很累的一项农活。耒是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

耜(佀sì)是耒和佀的省形“㠯”会意而成的字。耒是一种木犁;佀“㠯”即标音又会意,表示类似耒的工具。耜的本义为类似耒的翻耕土地的工具。

汉族古代耜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铜耜出现于商代晚期,实际出土的都是耜头。形制为扁状尖头,后部有銎,用以装在厚实的长条木板上。木板肩部连接弯曲而前倾的长柄。柄与耜头连接处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横木。使用时,手执横木,脚踩耜头短木,使耜头入土起土。

奇妙的汉字偏旁部首题库(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3)

耒耜

8.又(右yòu)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都是象手向上抓东西之形。楷书为又,由横折撇“”和捺“”结合的字。横折撇“”表示手可伸直,又弯曲握持,向内用力;捺“”表示可以向外用力。又得合意就是指手的灵活性,即可以向内用力,又可向外用力,还可弯曲握持东西。又和手的区别在于表现手的不同功能。借“右”声来说明手分左右,呈对称之形,右手优于左手。又是个偏旁部首字,与又结合的字多与手有关,如叉、反、支、友、劝、对、观、欢、取、受、变等。

又的本义是指能向内向外用力、能握持的手。人有双手可引申为1.复,再,再一次,如读了又读、又是他、又问、又起个窖儿(比喻多费了一道手续)、又称、又说;2.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如又打又闹、又惊又喜、又哭又笑;3.而且,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如路很近,车子又快,一会儿就到;4.连词,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如一年又三个月、二又三分之一;5.表示轻微转折,如我原来想去,现在又不想去了;6.表示一连串事情接连出现,如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7.加之,如除了拖拉机,又添了一台插秧机;8.另外,周处…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世说新语·自新》。

9.廴 (引yǐn)是个作部首的汉字,是“引”简化而来,从拉弓放箭的动作中,依据笔画的意义创造的。就类似由“衣”造“衤”、由“刀”造“刂”的道理,符合楷体汉字“方正端庄,结构平稳;重心明确,笔式向心”的造字规定。廴是由两个横折撇“”和一个长捺“”结合的。笔画释义为:上横折撇“”指示向内拉起的弓弦;下横折撇“”表示向内拉弦的手臂;长捺“”为向前推进的手臂,拉的越长,箭射的越远。

延(衍yán)是由廴、止和撇“丿”组成的。廴表示引导;止指示开始走路还没有走的人;撇“丿”指示用手轻轻搀扶着想走的人;整体会意为引导搀扶着人向前行。借“衍”声表示长行、远行。

延的本义为引导人长行,如延瞩(引颈瞩目)、延望(引颈远望)、延年(延长寿命)、延息(延长寿命)、延期(延长或推迟日期)。引申1.延长,如蔓延、绵延、延年益寿、苟延残喘;2.(时间)向后推迟,如迟延、延期;3.聘请、邀请,如延聘、延师、延至其家;4.姓。

10.三(叁 )的甲骨文画三横表示记数符号。表示积画为数。古音不明。隶变楷化后,受易学思想的影响,三表示天、地、人“三才”。借“叁”声表示天地人互参之数。三在汉字中表示多之意,如王、長、辰、春等。

奇妙的汉字偏旁部首题库(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4)

奇妙的汉字偏旁部首题库(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