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辫子戏里,刘墉刘罗锅、纪昀纪大烟袋、铁将军阿桂都曾智斗和珅,而那个真正的八旗贵胄福康安却跟和珅穿了一条裤子。但是在正史中,刘墉纪晓岚都跟和珅关系不错(很长一段时间纪昀都是和珅的得力部下),没事在一起喝喝酒写写诗,其乐融融。倒是福康安和阿桂很瞧不起和珅,基本不跟他说话,但也仅仅是老死不相往来而已(和珅曾弹劾福康安成功)。要说正面发生冲突唇枪舌剑吵得脸红脖子粗,那是一次都没有,状元出身的大学士王杰,也只是半开玩笑地说和珅“贪墨”,一双小白手,很会抓银子。真正敢当面锣对面鼓跟和珅叫板的,可不是这些翎顶辉煌的一品大员和“血统高贵”的八旗贵胄,而是四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朝中大佬对和珅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而是小人物们纷纷挺身而出呢?原因无外乎四个。

刘墉纪晓岚和珅(刘墉纪晓岚福康安阿桂为啥不敢公开斗和珅)(1)

在解释为什么只有小人物才敢斗和珅之前,咱们还是简要介绍一下这四位可敬的小人物的正义之举。第一位叫曹锡宝,这个名字大家不陌生,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演了。陕西道监察御史曹锡宝想从“刘全逾制”打开突破口,进而拔出萝卜带出泥扳倒和珅。可是弹劾的奏章在乾隆的办公桌上躺了好几天,这才派人到刘全家勘察,结果刘全已经拆了大房子,正穿着一身破衣服扫地呢。于是乾隆大怒,痛斥曹锡宝“据一时无根之谈,遽入人以罪,使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好像曹锡宝倒成了周厉王身边的那个小人——乾隆或许像周厉王,但曹锡宝却绝不是小人。那么究竟是谁向和珅乃至刘全走漏消息让他们做好准备的呢?乾隆清楚,和珅清楚,曹锡宝也清楚。这件事的结果是曹锡宝被通报批评并“革职留任”。而当时的情形是“和珅声势薰灼,举朝无一人敢於纠劾,而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这话是嘉庆皇帝颙琰亲口说的,他说的“举朝”,自然也包括刘墉纪晓岚王杰董诰福康安阿桂。

刘墉纪晓岚和珅(刘墉纪晓岚福康安阿桂为啥不敢公开斗和珅)(2)

剩下的三位分别是“烧车御史”谢振定,后被和珅指使其他御史弹劾而免职;御史钱沣多次弹劾和珅,并扳倒了和珅收了钱提拔起来的山东巡抚国泰,结果乾隆把钱沣调到和珅手下当差,“和珅知其家贫裘薄,凡劳苦事多委之,积劳成疾死”;还有一个叫管世铭的军机章京,刚被提拔为御史的当天晚上,就起草奏折要弹劾和珅,但是第二天一上班,却接到一个通知:你还留在军机处上班,你还是没有上奏折弹劾人的权力!

刘墉纪晓岚和珅(刘墉纪晓岚福康安阿桂为啥不敢公开斗和珅)(3)

看见了吧?跟和珅对着干的这四个可敬的小人物,都没落个好下场,而刘墉纪晓岚福康安阿桂等人却荣华富贵一生,而且在后世名声也都不错,小人物勇斗和珅的故事甚至也转嫁到了他们的头上。与那些能够接触到平民百姓的基层监察御史不同,祖父是四川布政使(相当于省长)、父亲是军机大臣的刘墉,父亲是首席军机大臣、姑姑是皇后的福康安,包括前面咱们提到的“名臣”,几乎都是“官二代”“官三代”,这些人都知道和珅身后站着是谁——官宦世家子弟和皇亲贵胄,深谙为官之道,他们一生的目标就是讨得一个人的欢心,因为他们的荣华富贵都是这个人给的。至于平民百姓,那离他们太远了,而且老百姓顶多夸他们一句“某青天”,口惠而实不至,朝中大佬们是很不屑的。这就是和珅刘墉福康安阿桂不肯与和珅正面冲突的第一个原因:他们也想打老虎,可是一看老虎背后还盘着一条龙,于是都怂了。

刘墉纪晓岚和珅(刘墉纪晓岚福康安阿桂为啥不敢公开斗和珅)(4)

这些朝中大佬不肯或者不敢与和珅针尖对麦芒叫板,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他们自己也不干净:刘墉靠文字狱起家;纪昀为贪官卢见曾通风报信;福康安动用军队用漕船给自己盖房子运金丝楠木;阿桂也曾被弹劾“勾结张广泗,蒙蔽讷亲”,结果因为是大学士阿克顿之子,而且姓章佳氏,这才被免去一死。笔者前几天撰文,说清朝的官员拉出来排头砍去,可能有那么一两个冤枉的,但是隔一个杀一个,那就有很多漏网的。事实上清朝,或者说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官员是天下乌鸦一般黑,顶多有一两只“灰肚白脖”的,那就是难得的“清官”了。林则徐死后三个儿子分家,除了房产土地,每个人“才”分了两千贯现钱,曾国藩惊叹之余称之为千古第一清官。这就是朝中大佬们不敢跟和珅硬干的第二个原因:和珅是大贪巨贪,但是朝中大佬们也几乎没有一个没伸手捞过银子,大哥不说二哥,彼此心照不宣而已——和珅的二十项大罪,并没有贪污一条——就是贪污再多,也不会被判死刑,毕竟负责判决的三法司也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刘墉纪晓岚和珅(刘墉纪晓岚福康安阿桂为啥不敢公开斗和珅)(5)

前面两条是朝中大佬不肯或者不敢勇斗和珅的原因,下面两条是小人物敢于勇斗和珅的原因了:第一,就是这些小人物都是从平民百姓中来,到平民百姓中去,在一片“康乾盛世”的赞歌声中,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官员,知道老百姓正在吃草根树皮和观音土(乾隆年间百姓有多苦,不能看辫子们的涂脂抹粉,可以看看马戛尔尼的日记和属国的《李朝实录》)。一边是朝中大佬花天酒地歌舞升平,一边是平民百姓啼饥号寒卖儿卖女(在清朝人贩子是很受欢迎的,因为他们不是偷孩子去卖,而是帮很多父母为孩子找一条活路)。所以这些有正义感的御史们才会冲冠一怒,跟“天下贪王”和珅公开叫板,但是在乾隆这个昏君的包庇下,和珅屹立不倒,倒是那些为民请命的官员下场凄惨。

刘墉纪晓岚和珅(刘墉纪晓岚福康安阿桂为啥不敢公开斗和珅)(6)

这些可敬的小人物之所以敢斗和珅,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他们无所畏惧少有顾虑——反正就是芝麻绿豆大的官,丢了也就丢了。但是这些小人物变成大人物之后,情况可就变了,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官位的高升,慢慢也就忘了自己的初衷,从“为民请命”变成了“为己谋利”。比如圆滑的刘墉,曾经也是个热血青年;比如清廉的朱珪,老年也变得大权独揽专横跋扈还经常被属下贪官忽悠,而朱珪也成了一些恶人的保护者。

刘墉纪晓岚和珅(刘墉纪晓岚福康安阿桂为啥不敢公开斗和珅)(7)

上面总结了真正敢斗和珅的是这四个“小人物”而不是刘墉纪晓岚王杰福康安阿桂的四个原因,这当然很不全面。因为眼界的局限,笔者可能想得不够全面和深远,但是脑海里却总浮现出《芋老人传》里的一句话: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