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字的五体字形及词解:

一日一字一汉字(一日一字一图之)(1)

爱的五体字形

一日一字一汉字(一日一字一图之)(2)

附:战国古爱字

爱,汉语常用字 ,说文解字,爱,行皃。从夊,㤅声。乌代切。古音在十五部。

拼音:ài

简体部首:爫

注音:ㄞˋ

古字:㤅

繁体部首:心

字码:U:611B;GBK:B0AE;郑码:PVWR

五笔:EPDC

简体笔画:10

简体笔顺:撇,点,点,撇,点,横钩或横撇,横,撇,横撇或横折,捺。

繁体笔画:13

字级:常用字,一级字

平水韵:十一队

繁体:愛

简体:爱

其本义是"喜爱""爱好",意为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后来又引申出"爱情""爱惜""贪"等意思来,《说文解字》解释为"行走的样子",可意为"疼惜呵护对方,为之奔波辛劳"之义。

爱字,在甲骨文里没有发现,直到战国时代,才开始在"中山王方壶"(金文)、"中山王圆壶"(金文)和战国印(金文)里发现这个"爱"字。

由"旡"和"心"两部分构成。"旡"是端坐地上张着口的人形,"旡"的口朝右。这个张口的人,用右手抚着心以表示"张口告人,心里喜欢"的意思,这就是"爱"这个会意字,小篆继承了金文)的形体,但秦始皇并吞六国以后统一使用的小篆"爱",字脚却多了一只向下的足(夊),以表示"爱"是一种行为与行动,反而把字繁化了。这个向下的脚即"夊"的演变流程,是一只向下的脚逐渐由实化变成线条化、笔画化。因为脚趾向下,所以表示由远而近的行动。这个"夊"不单独成字,后来作为"冬"、"处"、"各"、 "夏"等字的表意符号。

之后的隶书,隶化后主要是上半部分的变化。简体楷书的"爱"则采用行书字形,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心"和"夊"简化成"友"。楷书由""简写成"",不仅导致金文字形中的)形部分消失,连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心"形也消失。

一日一字一汉字(一日一字一图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