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汉中位于陕西南部,和关中平原之间隔着巍巍秦岭,交通多有不便,且汉中方言、文化、饮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和四川比较接近,为什么汉中却不隶属于四川呢?
汉中位于汉中盆地,因汉水而得名,长江的支流汉江穿城而过。汉中北接雍凉、南控巴蜀,由于地理位置非常独特,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夏商时期,褒国位于汉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哄美人褒姒一笑,褒姒就是来自于褒国的美女。春秋战国时期,汉中先被蜀国占领,后又被秦攻取,秦国借助汉中为跳板,南下四川盆地,吞并了巴蜀。秦末,刘邦为汉中王,从汉中出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入关中,并最终夺得天下。东汉末年,刘备夺下汉中后,尽管拥有四川盆地,但他却在汉中称王,足见其对汉中的重视。
汉中地区当时大致分为武都郡和汉中郡,归益州管辖。两宋时期,汉中归利州路管辖,当时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kuí)州路合称为“四川路”,这也是四川之名的来源。也就是说,从夏商一直到南宋,虽然中间有一些变化,但是总体上来说,汉中和巴蜀(四川)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为什么后来却划给了陕西呢?
秦岭横亘在汉中之北,位于汉中和宝鸡之间的最高峰太白山主峰海拔3771.2米。汉中南边和四川之间隔着大巴山、米仓山,米仓山最高的山峰在2500米左右。从关中平原跨越秦岭,经汉中盆地,再越过大巴山、米仓山通往四川盆地的几条山间道路,就是李白口中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如陈仓道(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其中前四条是关中平原至汉中的蜀道,后三条是汉中至四川的蜀道。一寸高一寸险,总体上来讲,翻越秦岭的难度要大于翻越米仓山的难度。
四川盆地是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四面环山,只有少数几个出口通道,向北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向东是长江三峡水道,均为易守难攻。四川盆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被誉为“天府之国”。由于四川盆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历史上但凡中原出现乱世,巴蜀之地往往都是割据势力的天堂,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之说。
除了古蜀国和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蜀汉,历史上蜀国就曾出现过好几个。如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参军谯纵建立的西蜀(亦称谯蜀),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王建建立的前蜀,孟知祥建立的后蜀,北宋初期李顺建立的李蜀,南宋时期吴曦建立的吴蜀,明末清初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等等。
因此,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对四川盆地非常头疼,如何有效控制以避免在特殊情况下四川盆地出现割据势力成为一个难题。蒙元进攻南宋的时候,在巴蜀遭到非常激烈的抵抗,著名的钓鱼城之战让蒙元吃了大亏,蒙哥汗都折戟于此。吃了大苦头的元朝统治者为防止四川在出现反对势力,想出了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打破传统的依据山川形变划分政区的做法,通过犬牙交错的形式让相邻的政区之间相互钳制。
具体到四川盆地来说,就是将汉中和安康一起划入陕西行省。没了汉中以后,四川的北方门户洞开。用陕西来牵制四川,这样划分虽然可能会造成一些往来和交流不便,但是在保证地区稳定性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类似的犬牙交错理念在很多地方都有运用,如清朝时竖着划分江南省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将几个不同文化圈的地域糅合在一起,使其难以形成合力。
尽管犬牙交错的划分政区会带来一些不便,但稳定大于一切,只要能够保证稳定就够了,这就是为何汉中再也没有划给四川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