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吉林家乡的纪录片(多情的土地走进吉林交通广播)(1)

在我们的生命中,

有些人曾陪伴我们度过难忘岁月,

有些人只是短暂的出现,

却也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也许他们终将离去,

但思念让他们以另一种方式,

永远的“留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

和音频客户端云听共同推出的

融媒体清明特别节目《多情的土地》,

走进吉林交通广播,

我们来共同倾听,

那些有关于“思念”的故事……

· 有一种思念叫做【感谢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讲述人:曹文河

故事发生在1963年,彼时的曹文河还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据他回忆,事发当天自己与5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在路上闲逛,忽然听到一声巨响,再一回头就看到一匹巨马拖着身后的马车向他们疾驰而来,那一瞬间听到身边好多人的呼喊:“孩子!快点跑!”可是腿脚根本不听使唤,眼看惊马就要追上孩子,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解放军战士刘英俊以血肉之躯拦住了惊马,而自己也被压倒在了马车之下,壮烈牺牲,年仅21岁。

1976年,曹文河来到刘英俊生前所在的连队,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并且担任了刘英俊生前所在三班的班长。

曹文河说,是刘英俊叔叔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 有一种思念叫做【长兄如父】

讲述人:朱春发

年轻人总会犯错,而将朱春发引上正轨的人,是他的大哥。1980年,对于朱春发一家来说,日子很艰难,父母早早的离世将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大哥的肩膀上,可是大哥从来没抱怨过,也从未放弃过朱春发,据他回忆,当时大哥对他说:“你得有自己傍身的本事,你想做点什么?”春发说:“我不想种地,太苦了,我想学车。”大哥犹豫了片刻回答:“好啊!学车!”那个时候1000多元的学车报名费对于朱大哥一家不是个小数目,他四处借钱东拼西凑终于凑齐了学费,送弟弟学习梦寐以求的开车,可以说,这改变了朱春发的一生,时至今日,大哥已经离开4年了,朱春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自己喜欢的司机工作,也有着一个永远怀念、敬重一生的大哥。

· 有一种思念叫做【责任在肩】

讲述人:曹岩春

曹岩春是一名通化的抗疫志愿者,抗疫期间他从事疫情隔离人员场所的值守和消杀,24小时在岗不能回家。可也是这个时候父亲病危,他无法在身侧护理。去世后,只是简单处理后事,又继续回到岗位。疫情虽然过后去了,但作为前线人员,他现在还没解除自我隔离。他说常想起父亲、也因不能尽孝而感到遗憾,但特殊时期,大局为重,责任在肩,他会铭记父亲教诲,努力坚守岗位,做一个让父亲骄傲的儿子。

· 有一种思念叫做【姥姥的味道】

讲述人:杨柳

1950年,杨柳的姥姥来到长春秋林公司工作,经营布匹、文化用品。当时的秋林公司万余种货品,开拓了新的商业流行,是一代长春人的记忆,穿梭在琳琅满目的商铺里也是杨柳的童年时光。被姥姥抚养长大的杨柳,一生受姥姥影响颇深,她说姥姥一生乐善好施,让子孙们也都能受其恩泽庇护,而且也将这种美好的品格一辈辈的流传下去。今天,是杨柳的生日,她说:“往年这个时候,姥姥总是会给她做上一碗荷包蛋,可是这个味道,已经好多年没有吃到了……”而不会被忘记的不止味道,还有姥姥的品德、性格,为人……其实姥姥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永远的陪伴在子孙们的身边。

动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文字不能将其一一还原,

而思念还将传到很远很远……

有些离去带来伤痛,

却也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

在很多寂静的夜晚,

它们就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

幸福的吉林,多情的土地,

欢迎持续锁定收听FM103.8,

我们记录你每一个动情的故事,

春天依旧如约而至,

我们始终温暖相随。

有关吉林家乡的纪录片(多情的土地走进吉林交通广播)(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