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睡眠法有效吗(达芬奇睡眠法了解一下)(1)

图片来自于pixabay.com;基于CC0协议使用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春天气候日渐转暖,万物复苏之际,有些人则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这是什么情况呢?这就是俗话说的“春困”。

最近,网上流传一种“达芬奇睡眠法”,据说著名画家达芬奇不需要整晚睡觉,只要每4小时睡15-20分钟。这样一天下来,只睡2小时左右,剩下的大把时间从事创作,而且能保持充沛的精力。

文中还提到,弗勒、爱迪生、拿破仑等聪明的“大脑”都是用这种方法,弗勒活到87岁,达芬奇活到67岁,似乎,这种睡眠法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寿命。那么,这真的靠谱吗?

根据现代睡眠医学理论:

成年人的睡眠一般是单相性睡眠:即睡“一大觉”,一般是从晚上睡到第二天早上,如果从早上一觉睡到晚上也是单相性睡眠。

但有时也会是多相性睡眠:一次睡觉不是睡很长时间,而是一会儿睡一会儿醒。比如打个盹儿,睡个午觉。

达芬奇睡眠法是一种多相性睡眠,将单次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睡眠过程进行,以达成减少睡眠时间的睡眠方式,全天睡眠总时间在2小时左右。远小于主流观念中的每天7小时睡眠!

达芬奇睡眠法科学吗?

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每晚通常有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持续90~110分钟。

达芬奇睡眠法是每4个小时睡15-20分钟进行休息,在每次睡眠中都不可能完成一个睡眠周期,更不会进入深度的睡眠状态。

每个睡眠周期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显示不同的脑波征象。θ脑波能增加灵感及提高创造力。

打盹是直接改善θ脑波的关键,在清醒时,更多的θ脑波就意味着拥有更高的创造性智力。

如果人长期处在紧张状态,那么大脑的钠钾比就会失去平衡,这就是造成所谓的“精神疲劳”的主要原因。

而一个短暂的θ脑波期(约5至15分钟)便能够恢复正常的钠钾比,也就是说“恢复元气”。

但是长期缺乏深度睡眠,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疲劳以及视觉、触觉错乱的症状!

怎样睡觉才能保持活力?

每晚在同一时间入睡,清早在同一时间起床,要有一个规律的睡眠生物钟。

下午2点左右,可以尝试睡一会儿,午睡时间20-30分钟,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


免责声明:

以上所有的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科普杂志、学术期刊且不限于上述媒体,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予删除或下线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