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是公认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世界上大约有1600万的犹太人,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25%,但是却获得了全球22%的诺贝尔奖, 这个获奖概率是其他民族的108倍,平均智商更是有110

而我们熟知的那些精英、富豪,如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扎克伯格大部分都是犹太人。

这样一个遭受千年凌辱,四处流浪,连自己国家都没有名族为何能涌现出如此多出类拔萃的人物?

犹太人的十条名言(犹太人塔木德中5句名言)(1)

肯定有人说是基因,那基因的不同,也是长期积累演变而来的,犹太人之所以如此优秀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的阅读习惯,读书能够从头到尾改变一个人,而犹太人读的最多的书,便是《塔木德》,这本书甚至被称为了他们的生活伴侣,第二圣经。

据说每个犹太小孩刚懂事的时候,父亲送给他的第一本书便是《塔木德》,在每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儿嫁妆里,必有一本《塔木德》,在每一个闯荡在外的游子手里,必有一本《塔木德》,在每个经商巨擘里,也必有一本《塔木德》。

足以看出犹太人对《塔木德》的重视,阿胖这篇文章,会与你分享犹太人都在看的《塔木德》中的5句名言,来帮助你重新认知到人生。

犹太人的十条名言(犹太人塔木德中5句名言)(2)

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如今我们最缺的不是能力,而是耐心。

可以说,每个人的能力都不会太差,但每个人实现理想的时间都会有区别,有些人只花了5年,就财富自由了,有些人却需要花20年,这是正常的,而不是说花20年的那个人就不行。

但如今的现状却是需要20年才成功的人,总想5年就成功,朝着错误的方向去执行,到最后20年都不一定能成功,我们的能力都很棒的,需要给到自己更多的耐心,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一步步来,先造出小河。

犹太人的十条名言(犹太人塔木德中5句名言)(3)

能逢人学习对方优点者,乃世上最聪明之人

我们的现状是:逢人就找对方的缺点,然后开喷、吐槽,这是最愚蠢的做法

取长补短要的就是我们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从而让自己的整体实力得到进步,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一旦我们习惯了找别人的缺点,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看谁都是一堆缺点,看不顺眼,就觉得自己最优秀,这样的你,只会陷在自己的世界里,越来越落后。

犹太人的十条名言(犹太人塔木德中5句名言)(4)

性格要像仙人掌,外表坚硬带刺,内心相当甜蜜

最好的性格一定是像仙人掌,外表坚硬带刺,不仅抗击打能力强,还能让欺负你的人受伤,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

而内心的甜蜜,会让自己对生活、人与事仍然充满希望,看什么都能看到优点与甜蜜的地方,整个人的幸福感会很高。

犹太人的十条名言(犹太人塔木德中5句名言)(5)

超越别人不算超越,超越自己才算超越

每个人的背景、成长环境都不一样,最终的成就速度与高度也是注定不一样的。

但我总喜欢和别人去比,一个创业成功的富二代,成功的时间与身价一定是比一个穷苦家庭的打工仔成功的时间早,身价也会高,但这个打工仔要是强行拿自己和这个富二代去比,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这个高度,还会过得非常不幸福。

但如果专注在自己身上,今天比昨天的自己进步,那就值得喝彩,最终的成就或许不如富二代,但一定会远远超过最开始的自己,关键是幸福感会很高!

犹太人的十条名言(犹太人塔木德中5句名言)(6)

开锁不能总用钥匙

不是所有锁都一定要用钥匙打开的,有些锁用簪子也能打开。

这句话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不要陷入思维定式的陷阱,跳出说事情的本身,用其他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有机会想出更好、更创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5句话,我想你深刻理解了之后一定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当然《塔木德》中蕴含的智慧不是5句话就能够说明白的,更多的智慧需要你自己去探寻,如果可以的话,建议你去读读《塔木德》这本书。

这本书凝聚了犹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智慧,是10个世纪中,2000多名犹太学者的心血结晶,是整个犹太民族经商、处世的导航图。

这本书的内容从犹太民族的修身、交友、为人、处事、谋略等方面入手,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切入点,通过精彩的故事与案例,全面而简练的展示犹太民族独特的经商智慧与处世之道

这本书被翻译成了十几种语言,在全世界广泛流传

爱因斯坦曾说到:“人类的智慧在犹太人的脑袋里,犹太人的智慧在《塔木德》里,不了解《塔木德》,就不了解犹太人,不了解犹太人,就不了解世界”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曾说到:“从根本上说,是《塔木德》改变了我对财富的观点,我觉得他改变了我的一生”

犹太人的十条名言(犹太人塔木德中5句名言)(7)

犹太人的十条名言(犹太人塔木德中5句名言)(8)

并且这本书很便宜,仅需36元,一顿饭的钱,便能读到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一生都在读的书,还是非常划算的。

点击下方”去看看“,即可购买~

正如《塔木德》里说:“能逢人学习对方优点者,乃世上最聪明之人”,取长补短,学习犹太人的智慧,来让自己与孩子越来越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