ꀉꂿꅩꌺ《妈妈的女儿》这首诗是凉山地区内广为流传的“哭嫁歌”,描述了妈妈的女儿的出生、成长、出嫁以其嫁到婆家后的生活,是千百年来彝族妇女对买卖婚姻及家庭奴役的反抗意志的结晶。

彝族歌曲大全姑娘就要嫁人啦(彝族诗歌阿嫫尼惹)(1)

  《妈妈的女儿》这首民间抒情长诗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量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感染力和冲击力都是十分强烈的,也充分表现出了彝族人民向往自由和美好的生活。如在反映彝族的婚姻制度上女儿与妈妈在内心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但毕竟是妈妈的女儿,只好顺从,但该说的话要说清楚,该表达的心情要让它表达出来:

一 序 歌

  

妈妈的女儿哟 ,

人说高山乐趣多,

高山未必真快乐,

在那绵绵山脉上,

只有羊儿最快活;

人说草原乐趣多,

草原未必真快乐,

在那朗朗草原上,

只有云雀最快活;

人说世间痛苦多,

世间未必少快乐。

蜂巢般的人世上,

只有妇女不快活。

挺秀树木长林中,

山火一般来尽烧灼;

清冽流水过山涧,

条条乱石来撞磕;

翠绿芳草生原野,

牲畜踩吃难久活;

彝家姑娘虽俊秀,

个个都要受折磨。二 出 生妈妈的女二哟,

年份好的那一年,

月份好的那一月,

日子好的那一日,

女儿生下地。

女儿出生这一天,

宰了黄母鸡,

股骨三软骨,平行倾一方;

股骨四个眼,对称向四边。

磨了黄荞子,

籽粒颗颗都饱绽,

面粉细细味香甜。

祝来日,

荞子永远黄澄澄,

鸡婆永远黄生生,

女儿前程金灿灿。

迎来邻里姨姨七十七,

七十是句口头禅,

七个是真言;

摆出彩盔彩杓七十七,

七十句是口头禅,

实说是七件;

裹婴毡布九幅大,

九幅是句口头禅,

实有三幅宽;

洗婴净水九满坛,

九坛是句口头禅,

实在是三坛。

三 成 长妈妈地女儿哟,

女儿出世第三天,

打开九折围栅看,

有只花腿大阉羊,

出牧它领头,

收牧它压尾,

宰来做顿剪发饭。

祝来日,

女儿步履轻盈,

羊儿步子矫健。

九十九位邻居姨姨来道喜,

口说九十是习惯,

九个是实言;

九十九件彩盔彩杓摆满屋,

九十又是习惯语,

九件是实言。

庭院里,

铺了一竹帘,

摆着肉和饭,

妈妈抱着女,

爸爸剪胎发,

女儿初见天。

妈妈的女儿哟,

女儿出世第七天,

左邻右舍凑粮食,

一家凑一把,

从把凑到升,

从升凑到斗,

从斗凑到石。

来酿白酒:

加?第一夜,

是坛无气味酒;

加?第二夜,

是坛傻乎乎的酒;

加?第三夜,

是坛热腾腾的酒。

七到十三天内来搅拌:

搅拌第一夜,

甘如蜜糖甜;

搅拌第五夜,

辣味苦味添。

七到十三天以后,

用甑来蒸煮,

酒浆畅流白浪翻。

把这清醇头道酒,

放在内房间。

邀约左邻右舍来畅饮,

男男女女满庭园;

邀约亲族翁媪来畅饮,

精神矍铄尽开颜。

要带女儿去拜谒:

带了女儿拜天吧,

遇上“时首”、“铧口”吗?

遇上“公犀”、“母犀”吗?

遇上“豪猪”、“牛来”吗?

真是难预料;

带了女儿拜地吧,

她是野草姑娘吗?

她是树木女儿吗?

实在难知晓。

择个吉祥日,

带女去谒祖父母,

不论牛、蛇、鸡,

不论狗、马、虎,

不论兔、猪、羊,

不论猴、龙、鼠,

天天都吉祥。

白昼是吉日,

夜晚是良宵。

妈妈女儿哟,

长到一岁两岁时,

妈妈抱在怀里坐,

端详妈妈地容颜,

白乳下饭喂女儿,

香甜味儿满舌尖;

妈妈九幅百褶裙,

女儿快蹬烂。

爸爸抱在怀里坐,

端详爸爸地容颜,

鲜肉下饭喂女儿,

鲜美味儿妈妈舌尖;

爸爸九幅大批毡。

女儿快踩穿。

女儿不会独自盹以前,

盹要有个伴,

常把羊皮当伴侣,

裹着羊皮眠;

女儿不会独自坐以前,

坐要有个伴,

常把锅庄当伴侣,

依偎锅庄边;

女儿不会独自站以前,

站要有个伴,

常把房柱当伴侣,

倚柱来绕圈;

女儿不会独自爬以前,

爬要有个伴,

常把门槛当伴侣,

手扶门槛玩;

女儿不会独自走以前,

走要有个伴,

妈妈裙角当伴侣,

靠裙来引牵。

女儿爱在火塘周围耍,

耍要找个伴,

常把柴灰当伴侣,

抓洒柴灰当伴侣,

抓洒柴灰耍得欢。

妈妈的女儿,

七月学坐,

女儿的父兄,

负债更奇妙;

负了天空老鹰债,

鹰把女儿叼到云霄了;

负了深山野狼债,

狼把女儿?到山坳了。

妈妈的女儿哟,

云雀爱草原,

常在草丛把身藏,

鹞子没法伤害它;

鹿子爱密林,

常在林中把身藏,

猎人没法伤害它;

蜜蜂爱悬崖,

常在岸壁把身藏,

黑熊没法伤害它;

田鼠爱石堆,

常在石窟把身藏,

猫儿没法伤害它,

女儿爱娘家,

想在娘家把身藏,

在今天,

娘家不能藏身啦。

女儿不走不行啦。

妈妈的女儿哟,

大蒜放在楼上晾;

大麻到了发芽时,

枉自入在灶上炕;

姑娘长到出嫁时,

枉自躲藏在内房。

姑娘十七岁,

产业已不在家乡。

今天这时候,

山上牲畜有九群,

女儿没有一只羊;

山下耕地有九坝,

女儿没有地一垧;

家中粮食有九囤,

女儿没有一囤粮。

女儿不走不行了。

乌鸦本爱吃漆籽,

漆籽只宜吃三日,

连吃三日后,

肠子能消受,胃不舒适了;

瘦地适宜种甜荞,

甜荞只宜种三次,

连种三次后,

枝叶能茂盛,也不结籽了;

女儿爱住娘家,

娘家只宜住三年,

居住三年后,

言语能融洽,心事难知了。

女儿不走不行了。

妈妈的女儿哟,

秀丽的高山,

虽说座落在家乡,

山影落在外乡了;

明净的泉水,

虽说发源在家乡,

下游流入外乡了;

青翠的树木,

虽说生长在家乡,

树叶飘在外乡了;

美丽的小鸟,

虽说出产在家乡,

窝巢结在外乡了,

矫健的雄鹰,

虽说盘旋在家乡,

双翅展向外乡了;

俊俏的姑娘,

虽说生长在家乡,

成家嫁到外乡了。

妈妈的女儿哟,

乌鸦栖林爱聒噪,

聒噪不聒噪,

都要进林栖;

隐山果雀爱美羽,

羽毛美不美,

都要隐山居;

新嫁姑娘爱哭哼,

哭哼不哭哼,

都要嫁出去。

妈妈的女儿哟,

狂风齐天也得走,

风雨交加也得走,

霪雨绵绵也得走,

泥泞陷脚也得走,

洪水滔滔也得走,

大雪漫天也得走,

黑霜遍地也得走,

冰凌封山也得走,

睫毛结冰也得走,

骑马九日也得走,

蜂飞一转也得走,

狗跑一程也得走。

女儿不走不行了。

村后绝崖有三层,

历来无行人,

如今行不由自主,

不登也得登;

村前三条河水深,

历来无渡津,

如今行不由自主,

不?也不行。

妈妈的女儿哟,

七天没进食,

七夜没饮水。

大伙饱蓬蓬,

女儿肠空空。

妈妈的女儿哟,

沉水的石头,

不能往上浮;

落涧的瀑布,

不能向上流;

嫁出的女儿,

不能再回走。

妈妈的女儿哟,

鸟类中有狠心娘,

要算蓝天雁,

它把雏儿刚喂大,

逼上茫茫长空去;

兽类中有狠心娘,

要算褐色鹿,

它把崽儿刚生下,

放在阴森密林里;

人类中有狠心娘,

要算家中母,

她把女儿刚养成,

嫁到远方僻壤去。

妈妈的女儿哟,

栓马在后山,

牧草是茂还是枯,

牧主也不顾;

嫁女到远乡,

嫁去是乐还苦,

双亲也不顾。

妈妈的女儿哟,

众家父兄啊,

莫要心硬打发女,

硬着心肠要打发,

切莫选在蛇月里,

冰雪凝大地,

冻坏珠链应痛惜;

也莫选在羊月里,

狂风漫天际,

撕破细布应痛惜;

也莫选在猪月里,

烈日似火炙,

汗碱蚀丝应痛惜。

妈妈的女儿哟,

父母心肠慈,

儿孙便昌盛;

儿孙能孝敬,

美食奉双亲。

前辈父亲啊,

应造一世福,

留给好儿孙;

莫寻一代苦,

强给后辈承。

祖宗存歹心,

儿孙走上穷苦路;

“德古”存歹心,

青壮男儿血染身。

前辈这样造乐孽,

后辈不要学他们。

妈妈的女儿哟,

布谷山以上,

彝人都是我亲族,

汉人都是我亲族,

山也是亲族,

水也是亲族,

树也是亲族,

石也是亲族。

靠着树,树木热呼呼;

靠着石,石也热呼呼。

山上吹来的和风,

就是亲族的气息;

山上传来的佳音,

就是父母的启迪。

布谷山以下,

彝人都算我婆家,

汉人都算我婆家,

山也算婆家,

水也算婆家,

树也算婆家,

石也算婆家。

靠着树,树木冷冰冰;

靠着石,石也冷冰冰。

妈妈的女儿哟,

云雀靠背是草原,

蜜蜂靠背是悬崖,

鱼儿靠背是江河,

女儿靠背是亲族。

有了密密的森林,

獐麂生活有依托;

有了辽阔的田地,

耕牛生活有依托;

有了慈祥的父母,

女儿生活有依托。

到如今,依托已无着。

山梁上,

隔了长工牟且山,

父女音息长隔了;

沟坝长,

隔了长工撒拉坝,

母女音息长隔了;

峡谷长,

隔了长长洒冈谷,

姊妹音息长隔了。

隔山隔了无数重,

隔水隔了九条江,

女儿伤心话,

隔山隔水无处去讲了。

从今后,

山北和山南,

音容渺茫难得团圆了;

山内和山外,

大山作门永远分开了。

妈妈的女儿,

长在林边的树木真苦哇,

夏季南风吹,

冬季北风刮;

生在路边的野草真苦哇,

一天三次遭受牲畜啃,

一天三次行人来践踏;

村边搭窝的鸟儿真苦哇,

窝巢被人一天捣三次;

一天要搬三次家;

嫁到僻壤的女儿真苦哇,

父母音信难通达,

音信半清半不清,

一天听到三种话,

一天哭三场,

女儿真苦煞!

妈妈的女儿哟,

从前住在父母身边时,

父亲在上儿好耍,

母亲在上女好玩;

父母心慈爱,

儿孙就愉快,

女儿快活度童年。

即便三天吃一顿,

也不会嘴谗;

即便三天穿一件,

也不觉身寒。

如今在婆家,

公公态度硬,

婆婆心肠狠,

女儿伤心度日难。

即便一日吃三顿,

也不会饱 ;

即便一年穿三件,

也不觉衣裳单。

妈妈的女儿哟,

春荒三个月,

草拌荞粑妈妈做的最香甜;

寒冬三个月,

衣裙妈妈补的最温暖。

今天这时候,

三春时节,

吃不上妈妈做的饭,

饿得饥肠干;

三冬时节,

穿不上爸爸弹的毡,

冻得浑身颤。

妈妈的女儿哟,

女儿活在他乡,

一日哭三遍,

没人向妈谈;

三天只吃一顿饭,

妈妈看不见;

三年只穿一件衣,

妈妈空挂念。

鸟儿报春损翅羽,

女儿怀忧败朱颜。

女儿生活在他乡,

一阵想到东,

吃饭不长肉;

一阵想到西,

喝汤不长油。

妈妈的女儿哟,

今天这时候,

在上没有亲父母,

动嘴的事落到自己肩上了;

在下没有亲弟妹,

跑腿的事落到自己肩上了。

女儿啊,

日日夜夜在哀怨,

年年月月叹不完。

妈妈的女儿哟,

父母对女严,

口硬心肠软;

公婆对女凶,

口硬心又狠。

女在他乡人家住,

吃饭要看人家手势了,

喝水要探人家口气了,

穿衣要察人家眼色了。

大麦掺在小麦中,

芒尖刺伤小麦身子了;

山羊 入绵羊群,

角尖刺伤绵羊眼珠了。

绵羊在热地,

吃草无伙伴,

咩咩独自哀鸣了;

女儿在他乡,

说话无知心,

夜夜独自长哼了。

妈妈的女儿哟,

早饭不好,

晚上还可做好饭;

衣裳不好,

今年不好明年换;

夫妻不好,

只得生活到终年。

耕地不好,

老牛也会厌倦;

鞍 不好,

骏马会厌倦;

婆家不好,

女儿会心酸。

妈妈的女儿哟,

女儿生活在他乡,

一纪十二年,

一年十二月,

年年月月难度完;

月恒十五日,

月残十五夜,

日日夜夜难捱完。

白日总觉天气长,

难坐到天晚;

黑夜又觉夜深长,

辗转难安眠。

九 怀亲

妈妈的女儿哟,

猴月鸡月到,

山间布谷鸣叫了。

有树你在树上鸣,

无树站在石上叫。

越叫草木越茂盛,

叫得禽兽齐和声,

牵动女儿怀母情,

女儿随声又呻吟。

山间布谷啊,

一声叫到溪谷去,

溪谷青草绿茸茸,

赢牛弱羊摇尾了;

一声叫到原野去,

原上野花阵阵香,

花间群蜂采蜜了;

一声叫到深山去,

深山林木片片绿,

树上百鸟欢唱了;

一声叫到牧场去,

牧人蒙首坐下了;

一声叫到田间去,

农夫臂软停耕了;

一声叫到路旁去,

行人腿乏停步了;

一声叫到村寨去,

妈妈闻声泪淋淋,

女儿哼叹终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