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说

《信条》正式上映前,大部分观众都做了部分关于“诺兰如何玩转时间空间”的功课,但真正看完片子之后还是有种智商被碾压的挫败感。《信条》运用了哪些复杂的物理知识?如何讲述的谍战故事?为了二刷影票不被浪费,我们做了一份《信条》的观影说明书,准备二刷的同学可以详细阅读。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1)

《信条》是一部科幻元素包裹的间谍片,从《信条》的剧情讲起,推动故事发展的其实是主角的成长,影片中有许多细节叠加,而看到最后才会明白,整部片子其实是从“果”到“因”的回溯。从主角自我意识下的一步步选择,在未来确定了自己的使命后,通过逆转时间拯救世界,主角才是本片真正计划一切的人。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2)

故事设定为一次跨国拯救世界的特工行动,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的主角,名字从头到尾都没有透露,暂时称他为无名。主角为何是无名氏?不需要做过多的内涵解读,仅仅来源于诺兰因为经典电影的影响。诺兰举例说,有很多主角没有被赋名的间谍作品,比如《囚徒》(诺兰指的是1967年的英剧),匿名已经是一种传统了。“我去翻了赛尔乔·莱昂内的西部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在里面扮演无名氏。东木在《荒野大镖客》中的角色,IMDb上列为‘Joe’,可以对应为国内的‘张三’。我觉得这样做,带来了很令人回味的电影感,所以我想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主角无名的传统。”

主演约翰·大卫·华盛顿也对这种设定表示喜爱,认为它使观众在潜意识里产生‘我即主角’的代入感,有助于打造开放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3)

《信条》的片名看似是谜面,也暗示了答案,这是主角意识主导的一次时空逆转。这个谜面“TENET”以T开头、以T结尾,字母对称,左右看都是一个字:信条”,它是电影里主角所在的间谍组织的名字,使用它作为影片主题,很有来头。

这个回文单词的起源,要从一块石板开始说起。这块石板是庞贝古城发现的“Sator Square/萨托幻方”,碑文以拉丁文为主,由五个单词组成:SATOR、AREPO、TENET、OPERA和ROTAS。石板上的五个单词组成一个5×5正方形,构成巧妙的回文系统,五个单词横竖交叉组合在一起,都可以排列成整部电影的标题:TENET。这种书写法暗示了《信条》的主题和表现手法:扭转与回溯,双向皆为合理,事情在双向时间流中发生。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4)

石板上的五个单词分别对应了《信条》中的俄罗斯人Sator、仿制戈雅画作的画家Arepo、间谍组织Tenet、发生爆炸的剧院Opera、以及Sator在自由港保存艺术品的公司Rotas,《信条》就从“opera/歌剧院”开始讲述的。

故事开始于乌克兰基辅歌剧院的一次劫持行动,一群蒙面匪徒闯入歌剧院劫持人质,全场500名观众同时被麻醉至昏睡状态,激烈的枪战画面和音效将观众带入强节奏,并且毫无头绪。但剥离这些快速切换的动作戏镜头后,不难发现,主要展现的是引发角色矛盾的神秘元素钚,这是后续剧情的主要冲突点。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5)

在开场的“劫持戏院”之后,很快引入物体逆时间运动的设定。主角“无名”进入任务后来到实验室,女教授向他展示,子弹是由墙上的弹孔打回弹匣里,想要抓住子弹需要做出抛掉的动作,由此证明,力的运动在这里是反向的,如何能做到反向?此处运用了物理原理——熵。“熵”是一种热量概念,用来度量热量单向不可逆的过程,它也可以成为时间流动的一种参照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下,事物遵循的都是“熵增”原理,意思为熵在自然状态下只会保持不变或者增加,永远不会减少。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6)

而影片中引用了这种热力学定律,反向设定成“熵减‘的概念,这就是《信条》时空逆转的物理依据。反向熵是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反转,具备这种特质就可以在时间流中反向倒走,反馈出的状态也会与常规相逆。

在逆转状态下,人类的肺部组织结构会无法适应逆转后的氧气,所以在片中会看到主角有时带着氧气面罩,这是区分正逆状态的标志。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7)

子弹的反向是一种从未来回溯过去的简单展现,真正脑力爆炸的时刻,发生在一场高速路追逐战中。在高速路上的车,会忽然翻转过来逆向行驶,这种正常谍战片中的物理障碍,装在时间的套子里,反其道而行之,观影时不仅需要适应密集动作戏镜头和紧张感的音乐节奏,还要飞速运转大脑分析某些具体现象的过去式行为,因为未来和过去的时间线是对称般同时交叉剪辑的。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8)

先有一种概念,用反向思维填充故事剧情去丰满,又或者先有一段看似无厘头故事,加入一种目的性通过美学设计去展现这个目的。其实电影《信条》的结构和前90分钟的007式剧情并不难懂,难懂的开端发生于逆向的萨特劫持妻子,反向推理套话主角说出钚241的下落,并逆行到过去,从主角手里抢走了钚241,而后逆行逃脱的剧情,这个过程的交叉剪辑把观众的脑回路搅和成浆糊,影片结束后,还有部分观众认为反派萨特当时真的通过时间逆转改变了过去。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9)

看似反派逆行改变了过去,但其实“过去无法改变”,看至结尾处会明白,当时的萨特看似是主动抢走了钚元素,其实是主角在逆向之后,等于主动把东西“给”了对方。还是那句话:过去无法改变,一切已经发生的,将一定会发生,并且一定发生了。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10)

逆转时间的概念融入角色,是萨特和主角都可以在正逆状态下同时出现,科幻题材与动作间谍片结合,不断交叉的时间流中,动作快速毫无解释,这是诺兰玩转时空的全新具象化形式。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11)

影片最难理解的,在于尼尔的视角。最后的军队混战是一场大型时间钳形运动,而时间钳形运动在特工尼尔的行动时间线上体现的最深刻。影片中首先是主角无名的视角,在铁门内躺着一个人,镜头给在背包上的红绳吊坠,证明此人是尼尔(此吊坠第一次出现是在劫持剧院时的枪战中),当主角即将出现生命危险时,地上的尼尔“死而复生”,帮主角挡了一枪。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12)

此时的尼尔是逆向的,时间点再往前的逆向尼尔,提前发现了矿洞入口安置的炸弹,为了救出无名,尼尔又经过时空逆转把自己正过来,赶在爆炸前,从天井把无名和九块放射物质救出。

主角被正向的尼尔拽来出来之后,尼尔表示要回归逆向部队,因为他还有未完成的任务,这时主角发现尼尔的背包上的红绳吊坠后恍然大悟。道别后的尼尔再次回到洞中铁门开锁的时间点,前面以男主无名的视角展示的挡枪剧情才是尼尔最终的结局,只是提前展现。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13)

结局处,尼尔说是未来的无名招募的他,并为无名留了最后的话,“我在起点等你”。可以说明,尼尔是来自未来的人,他的时间线是从未来开始,到回到过去挡枪身亡结束,而尼尔的起点,是无名的未来,这也应对了影片的主题“TENET”,终点也是起点,这是一场如莫比乌斯环的时间运动。整部片子圆满解释了时空概念和对主题的展现:在逆行时空里,一个精彩的谍战故事。

信条上映时间线(关于信条的观影说明书)(14)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