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始建于秦朝。秦始皇平定岭南地区之后,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在该地区设置南海郡。南海郡覆盖了现在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

南海郡尉任嚣在甘溪水道以西修筑番禺城(俗称“任嚣城”),这是广州的前身。

公元前204年,任嚣的接班人赵佗,趁中原地区楚汉相争之时,在岭南建立了南越国(又称南粤国)。番禺是南越国的都城,又称赵佗城。南越国于公元前111年被汉朝消灭。下图为该国范围示意图。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1)

秦汉时期是番禺发展海上贸易的重要时期。岭南一带的造船业在当时有很大的发展。

西汉时期,汉武帝征服南越后,派使者带领船队出使东南亚,拓展航线,并进行对外贸易。这标志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始。

历史上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各种说法。早期合浦和徐闻是主要港口。自秦汉之后,广州和泉州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图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图,始发站是合浦。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2)

西汉时期的番禺,已经发展成为当时全国的二十三个大都会之一。

东汉末年,孙权将交州分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叫做“广州”,这是广州这个名称首次在历史上出现。东吴也将广州城的建设进一步扩展。

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全国,之后发展对外贸易。隋唐时期,广州成为东西方海上的交通中心,以及世界著名的商业港口。

唐王朝在广州设置市舶司,专管对外贸易,并对外商采取保护政策。当时的“广州通海夷道”是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当时广州的外国人数量一度达到全城人口的30%以上。因此唐朝于公元741年在广州设立“蕃坊”供外国侨民居住,并修建学校供外侨子弟上学。

宋代的广州是中国的商业中心和最大的对外通商港口。当时全世界与广州有贸易来往的国家和地区达50多个。广州的外贸收入是宋朝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下图为唐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图。可以看出来比汉朝有了较大的扩展。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3)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宋代的广州城被一次次扩建。北宋年间,广州形成了三个连续的城:东城、子城、西城。

“西城”是为了保护新发展的商业区而建设,在三个城之中规模最大。外商的船,以及“蕃坊”就位于西城。西部的“蕃市”是重要的进出口商品市场。

南宋时期,城南沿江一带也形成了商业聚集区。1210年(嘉定三年)广州修建了东西“雁翅城”。下图为南宋时期的广州城地图,能看到城池从东到西分为三个部分,左下和右下那两个凸出来的部分是雁翅城。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4)

明朝洪武年间,三城合一,并且向东和向北进一步扩展。下图反映的是1380年前的广州城布局,该图收录在明朝的《永乐大典》之中。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5)

明朝嘉靖年间,广州加筑了外城。下图为1564年之后的广州全城图。可以看出南边加建的外城。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6)

清朝时期,城南珠江沿岸及西关平原商业日益繁荣,因此广州建设了东西两翼城。下图为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前的广州地图。图中从南部外城向南建设了两个城墙,直达珠江岸边,形似鸡翼,故名“鸡翼城”。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7)

清代中期以后的广州城街道布局,奠定了今天广州老城的布局。城市跨出城墙外发展,整体上形成了“东村西富,南富北贫”的格局(陈代光《广州城市发展史》)。

下图为从秦朝到清朝各个时期,广州城范围变化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在不断扩大。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8)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清廷宣布取消海禁,实行“开海贸易”。以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为对外贸易港口,并设江、浙、闽、粤四海关。各海关直接向皇帝和户部负责。广州的对外贸易以及农业、手工业重新繁荣。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其他海关关闭,仅保留粤海关对外通商。广州成为中国的唯一口岸。清廷指定“十三行”商行负责外贸。

下图为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由欧洲人绘制的广州城鸟瞰图。能清晰地看到广州由北往南内城、外城的结构。也能看出城市十分繁华,很多船在珠江上游弋。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9)

“十三行”贸易垄断持续了156年。这期间广州经济空前繁荣。1820年,广州成为世界上人口第三大的城市,并且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1842年,中英签署“南京条约”。中国实施五口通商。这之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国受到西方越来越多的影响。

广州由于对外贸易较早,是接受近代西方文化影响最早和最广泛的地区。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就是广州人。他根据基督教的宣传资料创立了“拜上帝会”。

在鸦片战争之后,广州的城市建设也开始受西方影响,开始有了马路、桥梁、工厂等设施,以及东西方风格结合的建筑。

下图为1862年(同治元年)的广州地图。城市的西边和南边跨河地区已经有了不少的发展。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10)

该图左下角是被英法强占的沙面岛,可以看出已经按照西方的方式进行了规划,与周边的城市肌理完全不同。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11)

随着五口通商的开展,中国的外贸中心逐渐由广州转移到上海。另外随着香港自由港的发展,香港代替广州成为贸易货物集散地。

下图为辛亥革命之前,公元1907(光绪三十三年)年的广州地图。和1862年相比,城墙外的西边和南边有进一步扩展。城墙以内的布局和结构没太大变化。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12)

辛亥革命之后,广州近代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且城市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

1918年(民国六年),广州市政公所建立。1919年,广州开始拆城筑路,同时在城市中建设了很多骑楼。1921年,广州正式建市。

1930年(民国十九年), 工务局制订了广州首个道路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城市道路布局大体呈现出棋盘型。

1932年,广州公布了第一个官方编制的正规规划方案:《广州城市设计概要草案》。这个草案把全市划分为工业、住宅、商业、混合四个主要功能。

下图为1932年广州市道路系统图。可以看出现代化路网已经基本建立。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13)

1929年至1936年为粤系军阀陈济棠主政时期。在此期间,广州的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等方面发展显著,留下海珠桥、中山纪念堂、爱群大酒店等著名建筑。

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这个城市的人口由120万迅速减至30万,绝大部分逃至香港。日军对广州破坏严重。广州的工业物资被掠夺,城市金融体系混乱,市场萎缩。

日军于1945年8月15投降,这之后国民党接手广州。国民党管理期间,广州的经济和建设也不行。1949年,解放军解放广州。

下图为解放前1948年的广州地图。可以看出城市向西和向东都有了更大的扩展。现代化的道路基本布满了整个城市。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14)

建国初期,广州和中国其他城市一样,以工业生产为主导方向。1954年广州的目标是打造“社会主义生产城市”。“一五”(1953-1957年)期间,广州开辟了一系列工业区,并建设工厂和配套的生活区。

下图为1954年广州市总体规划的三个方案之一。整体上呈现居住和工业混合的布局。能看出周边南石头、员村、黄埔等工业区。现在天河区CBD南北向跨河中轴线的概念在那时就有了雏形。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15)

文革期间,广州的城市建设虽然遭到破坏,但是某些地区还是有所发展,比如流花地区。1974年,这里建成铁路新客运站,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改革开放,广州作为广东的中心,被列为“开放、改革的综合实验区”,享有较高层级的经济政策权限。

这之后广州的经济飞速发展,1989年跃居全国第三大城市经济体,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改革开放以前以工业生产为主导的思路,导致广州的城市住房、交通等设施不住。改革开放后,广州开始注重各类配套设施的建设,这个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广州的商业逐渐繁重。八九十年代,老城有一系列商业街和商圈,比如人民南路、十三行、北京路、上下九路等。下图为九十年代北京路商业区的照片。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16)

1984年,国家批准了新的广州市总体规划,这代表广州的城市建设进入新的时期。

规划采用组团式布局。从西往东规划了三个主要组团:1)旧城,城市中心区;2)天河地区,科研文教体育区;3)黄埔地区,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

下图为1984年规划图。图中红色的是工业用地,黄色的是生活用地。可以看出整个城市从老城向东大幅度延伸。南部跨河也有了较大的扩展。这为后来天河区新的城市中心区建设打下了基础。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17)

在1984年的规划中,旧城是中心区。北京路、中山五路一带是市中心商业区。当时的天河地区主要功能有体育、旅游、贸易、娱乐四大部分。

1984年天河体育中心开工。1985年,广州设立天河区。下图为正在建设的体育中心图片。周边基本都是农田。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18)

1992-2012年是广州改革开放的加速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快速扩展,一个新的商业及商务中心逐渐在天河地区形成。

广州市同时提出“东进”和“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天河体育中心周边地块被规划为新的城市中心。

1993年,广州市与美国托马斯设计公司合作,共同编写出珠江新城第一版规划方案。该规划参考曼哈顿设置中央公园,并规划了一条南北向中轴线。

下图为托马斯公司的规划图。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19)

1996年,天河城广场开业,成为国内第一家购物中心。在这之后,天河商圈逐渐成熟,并在2000年之后慢慢发展成为广州的第一商圈。下图为1996年开业时的照片。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20)

在2004年的广州城市分区规划中,天河区被正式定位为新的城市中心区。

2005年,根据国家的一份报告,广州是中国大陆首个进入“发达”状态的城市。2010年,广州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进入GDP“万亿元俱乐部”的城市。

随着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天河中央商务区也渐渐成型。天河CBD原来主要指珠江新城。现在其标准名称是“广州天河中央商务区”包括三个部分,天河北、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

下图为这几部分的大概范围示意图。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21)

这三个片区的功能既有重叠,也有区分。其中珠江新城是整个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区。CBD最高的楼是位于珠江新城的周大福金融中心。位于天河北的天河路商圈已经发展成为功能综合的“华南第一商圈”。

下图为广州CBD地区的照片。图中近处的两栋楼为周大福金融中心和广州IFC中心,其高度在广州分别排第二和第三。广州第一高楼是珠江南岸的广州塔(600米)。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22)

广州CBD核心区这几栋楼的空间形态还是挺有气势的。超高层建筑底部的城市开放空间也比较有特色。

现在的广州是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广州现在总面积约7434.40平方千米,下辖11个区。

2018年,广州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第一位,国家中心城市指数居第三位。2021年广州常住人口为1887.06万人,GDP在全国排第四。现在的广州已经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超大城市,下图为城市鸟瞰图。

广州每个区域的发展(广州城市发展简史)(23)

广州从秦朝任嚣城算起,到现在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比北京、上海的建都和建城历史都要长。广州自古就是岭南一带的中心城市,其对外贸易也从秦汉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中,广州无疑是极具特色的一个。

(全文完)

本文作者:城市丛谈(KKND2080)。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