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战国思想家 先秦文学之孟子(1)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孔子后的一个儒学大师。由于时代的不同,孟子的思想和主张都比孔子更积极明朗,更富于战斗性。《孟子》就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孟子》的文章风格,锋芒毕露,感情强烈,有战国纵横家的气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文体基本上还是对话语录体。

孟子战国思想家 先秦文学之孟子(2)

《孟子》 文章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感情激烈,有强烈的战斗性和巨大的讽刺力量,对于所厌恶的人,他总是毫不留情地揭露讽刺,如写齐宜王的虚伪:“王笑日:‘是诚何心哉!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孟子战国思想家 先秦文学之孟子(3)

孟子讽刺的对象多为愚蠢贪心的统治者和虚伪的文人,辩论方法灵活多样,使讽刺的对象无法招架。

其次,孟子善于运用比喻,巧妙、确切、趣味盎然,如“挟泰山以超北海”、“缘木求鱼”、“五十步笑百步”等,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使读者增强印象,加深理解。

《孟子》中大量的寓言故事善于刻画人物,可以看作是后来小说的萌芽。

孟子战国思想家 先秦文学之孟子(4)

另外,《孟子》的语言幽默风趣,具有强烈的鼓动性;不但有气势磅礴的一面,又有诙谐风趣的一面。

孟子的社会地位不及孔子,但散文影响却比《论语》大得多,尤其在气势和战斗性这一点上。唐宋以后的古文家,几乎无人不专心学习《孟子》散文。

孟子战国思想家 先秦文学之孟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