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汽车交通事故现状,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行车安全辅助系统排名?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行车安全辅助系统排名(汽车安全系统国产替代加速)

行车安全辅助系统排名

一、中国汽车交通事故现状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特定的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造成的。2020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每万车死亡人数为1.66人。

2014-2020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每万车死亡人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汽车道路交通事故情况来看,我国自2018年来,事故情况有所好转。据统计,2020年中国汽车交通事故数量为156901起,同比下降1.5%;中国汽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43098人,同比下降0.7%;汽车交通事故受伤人数为152276人,同比下降3.1%。

2017-2020年中国汽车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汽车安全政策梳理

美国在2011年开始就强制所有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搭载ESP系统,欧盟从2013年开始强制安装重型商用车搭载LDW、AEB等功能,日本从2014年强制要求商用车搭载AEB系统,2019年欧盟与日本等40国达成草案,将于2020年起全部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强制安装AEB系统。中国自2016年开始出台各项政策,逐步强制商用车搭载LDW、FCW、LKA、AEB等ADAS功能。

各国关于车辆主动安全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汽车安全系统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三、汽车安全系统综述

汽车安全系统包括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主动安全侧重监测事故发生或车辆失控的可能性,从而通过一系列介入车辆操控的手段去避免事故发生,分为ABS、ASR、EBD、ESC、LCA、TCS、VSA七种系统;被动安全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尽量减少人身损伤的安全装置,不能防止或避免事故的发生,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气囊电控装置)、安全座椅、头颈保护、安全车身和胎压监测等产品。

汽车安全系统主要产品和功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汽车安全系统现状分析

1、整体市场现状

汽车数量的增加以及对汽车安全的重视共同拉动汽车安全系统的需求。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增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当局都出台了严格的法规来加强交通安全。此外,自动驾驶需求的增长进一步推动了安全市场的发展。据统计,2020年全球主动安全市场规模为97亿美元,将以16.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25年主动安全系统市场将达到208亿美元,被动安全系统市场规模约为282亿美元,全球汽车安全市场规模合计将达490亿美元。

2020-2025年全球汽车安全系统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IHS,GII,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由于重卡、巴士等车型极少配备安全气囊,被动安全市场由两个主要因素驱动:轻型汽车产量和单车价值。根据IHS的预测,2021-2025年全球轻型汽车产量将由7580万辆上升至9890万辆。根据奥托立夫年报,2019-2021年,发达国家市场被动安全单车价值由280美元上升至310美元,新兴国家市场被动安全单车价值由170美元上升至200美元,选取两者平均值作为平均单车价值,预计被动安全系统单车价值将由2021年的255美元上升到2025年的285美元。

2020-2025年全球轻型汽车产量与被动安全系统单车价值

资料来源:IHS,奥托立夫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细分市场-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总成属于汽车被动安全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可对乘员进行约束,避免碰撞时乘员在车厢内移动与方向盘及仪表板等发生碰撞或避免碰撞时甩出车外,是起到保护驾乘人员作用的必要安全装置。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中汽协相关数据,预计2024年国内汽车安全带市场规模将达到271亿元。

2021-2024年中国汽车安全带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中汽协,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汽车安全系统竞争格局

1、市场集中度情况

进入汽车被动安全行业壁垒有技术壁垒、认证壁垒和产能规模和资金壁垒,对新进入行业的企业门槛高。外资凭借在汽车被动行业具有先进技术、较大的规模和资金实力以及在管理上的优势,行业呈现外资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而本土企业由于起步较晚,企业规模和制造技术落后,在行业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2021年市场前三大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供应商为奥托立夫、采埃孚-天合和均胜电子,合计市场份额超过80%。

2021年全球汽车被动安全市场竞争格局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安全气囊主要是为了防止汽车碰撞时车内乘员和车内部件间发生碰撞而造成的伤害,它通常是作为安全带的辅助安全装置出现,二者共同作用。按安全气囊的硬件构成,可以将安全气囊分为传感器、气囊电脑、气体发生装置和气袋。按保护位置可分为主驾气囊、副驾气囊、前后座侧气囊,头部气囊、膝部气囊和安全带气囊等。

从安全气囊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由于存在技术、销售渠道、资金规模等方面的壁垒,全球安全气囊市场集中度高,主要由外资或合资企业占领。全球市场上知名的安全气囊生产厂家有奥托立夫、收购延锋百利得和高田的均胜电子和收购天合的采埃孚三家外资,2021年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奥托立夫是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厂家,尤其是收购德尔福安全气囊业务后,更确立了其霸主地位,整个行业呈现外资垄断的市场结构。

2021年全球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竞争格局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重点企业介绍

随着2021年整车企业降本压力增加、国外进口零部件停供以及国内汽车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和配套能力的持续增强,许多整车厂在国内寻找替代供应商,加大本土化采购力度,优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迎来了“国产替代”机遇。国内供应商的具体优势表现在:1)技术逐步追赶外资Tier1,产品性能逐步接近;2)成本管控能力更强,成本优势显著;3)服务能力更强,开发周期更短、响应速度更快。

汽车被动安全市场主要参与企业介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六、汽车安全系统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安全带是被动安全系统的核心,智能化赋能未来发展。现在大多数乘用车采用火药式安全带,此类安全带只有在碰撞发生时才会收紧,突发危险时不能及时有效束缚、矫正乘员坐姿,容易导致乘员受到气囊爆破的二次伤害。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电动安全带提供了更好的保护需求和舒适性,正成为安全带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电动安全带(MSB)可实现自动预收紧功能,根据人体身高、体重调节安全带松紧度。当车辆处于人机共驾或驾驶员驾驶状态,若遇到分心驾驶、疲劳驾驶等情况,安全带还会震动,结合座舱其他警示系统来提醒驾驶员专心驾驶或停靠休息。

2、最初的汽车气囊只有主驾配置,后来逐渐为副驾配置,随着安全气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六安全气囊已成为中高级车型标配。单车安全气囊平均安装量从2009年的3.6个增加至2019年的5.7个,单车安装量推升了安全气囊整体需求。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NCAP)自2020年起将侧面保护评估纳入评鉴标准,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在2018年也新增新能源汽车测评,其中包括侧面柱碰撞试验,增加侧面保护的趋势。未来安全气囊的发展,除了单车安装量的提升,还将会在更多安装位置(侧面、顶棚)、展出路径、泄气装置等方面进行创新。

3、随着国内厂商技术水平的逐渐追赶,目前国内厂商和外资厂商在产品性能上已经较为接近,同时在成本上更具优势,国内厂商在气囊、方向盘等市场中的市占率不断提高、陆续切入各大主流主机厂,其中安全气囊的内资供应商有松原股份、华懋科技、锦州锦恒、东方久乐等,方向盘的内资供应商有松原股份、锦州锦恒、衡水神通、深圳冀深等。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 ”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