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来想去,我只想以一名学长的身份和你坦诚地交流一下我的高考历程高考那段历史,我一向羞于向人启齿原因很简单,一个高考的失败者,灰溜溜地从理科转到文科,再怎么粉饰也算不得光彩的事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我辗转反侧地臆想:同学们肯定都在背后指指点点地说:“看他真是闹笑话儿来了”这些指点的动作和讥讽的台词一直折磨我到天亮上辈子肯定欠了学习的,不然怎么会这样深爱她,被理科抛弃后,又去追人家的妹妹文科,真的把自己都卑微到尘埃里去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三理转文的缺点及建议?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理转文的缺点及建议(理转文是怎样在一年内逆袭成功的)

高三理转文的缺点及建议

思来想去,我只想以一名学长的身份和你坦诚地交流一下我的高考历程。高考那段历史,我一向羞于向人启齿。原因很简单,一个高考的失败者,灰溜溜地从理科转到文科,再怎么粉饰也算不得光彩的事。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我辗转反侧地臆想:同学们肯定都在背后指指点点地说:“看!他真是闹笑话儿来了!”这些指点的动作和讥讽的台词一直折磨我到天亮。上辈子肯定欠了学习的,不然怎么会这样深爱她,被理科抛弃后,又去追人家的妹妹文科,真的把自己都卑微到尘埃里去了。

战略防御

进班的第一节课我就被地理老师抽查到黑板上默写这样一个问题:“与我国新疆接壤的邻国有哪些?”听着同样被抽查上来的其他三名同学应声下笔,我则窘在当场。老师盯着我,像看着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妖精。但她还是不动声色、极富策略的提醒我:“一共有八个,同学们好好想一想。”这句善意的提醒对我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别说八个,半个我也写不出来。最后没办法,我尽了一名理科生最大的努力合理推断了一个国家的名字——苏联。印象中它很大,总能沾点儿边儿吧。写完后我就撂了粉笔落荒而逃。老师当时在心里怎样想我的,现在不得而知了。应该是各种气愤、蔑视,或者无语、好笑,抑或是不可思议吧,我只记得她当时笑盈盈的对全班同学说,“我觉得这位同学从来就没学过地理!”

我向来不认为老师的批评正确,但我们地理老师的那句评价我却认为是大实话,我真的从来就没学过地理。我也说句大实话,当时听了老师的批评后,我内心的感觉先是害臊,为写不出八个国家的名字而死心塌地的害臊;接着是惭愧,为自己荒废了三年而货真价实的惭愧;继而在心里憋了股劲儿,不就八个国家的名字吗?我记!

你也许会说,不对,委屈愤怒、灰心丧气这些心理可以有!没有,真的没有。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不说过吗?没有实力的愤怒是毫无意义的;并不曾全力以赴的拼搏过,哪里来的委屈?我的美好时代才刚刚开始,我为什么要灰心?你也许会说,老师在这件事上没给你尊重?我想说,尊严是自己争的!不是别人给的!你大概还会想,那你至少会对后面的路心存疑虑吧?没有,真的没有。《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不说吗?“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猛虎的犹豫,不如蜜蜂和蝎子的拼命一击;良马的徘徊,不如笨马的安步。)有的同学还说,你的脸皮真厚!没法子,咱心态好,我无知,所以我无畏。再说男人的胸怀,都是委屈撑大的。我在惭愧后卯足了劲儿要去记那八个国家的名字,可以算得上是“知耻而后勇”,这五个字大约正是我当时心态的写照吧。

总之,“与新疆接壤的邻国”激发了我对地理空前的兴趣。想想吧,一下子能写出与新疆接壤的八个邻国,非运筹帷幄的大将而谁?这是新疆军区司令员彭勇才能做到的事!我开始发了疯地记,午饭时间排队打饭我就在背。东北部是蒙古共和国,北部是俄罗斯——默写时我写苏联,谁说理科生写不对半个?西北部和西部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时打饭的师傅指着饼子问几个?我说四个,还有四个是西部的塔吉克斯坦……不在同一个语境是没办法继续交流的。我顶着师傅的白眼把米汤和大饼端回宿舍的院子,同学们都蹲在屋檐下边吃边侃,我的脑子里还在想西南部是阿富汗、印度还有巴基斯坦。一阵窃喜,八个邻国的名字都记住了,于是我开心的和身边的同学举汤碰碗并大声说“cheers!”同学说,记住这个就把你乐的,西藏的邻国你知道吗?一句话便把刚才还神采飞扬的我问得呆若木鸡。我赶紧去翻地图,一个一个查并写下来,再记!就在这痛和快乐的循环里,不到两礼拜,反正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并不觉得自己身上还贴着理转文的标签儿了。当初记这些东西,也不是说为了哪一类考题,就是简单的一个逻辑,我想学!我要学!我要逐个儿消灭自己知识上的所有缺漏!

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题曲《旗开得胜》的歌词说“痛快自在,热血澎湃。别问由来,星可以摘。”感谢“与新疆接壤的邻国”,虽然它只是一个九牛一毛的小问题,但它激发了我的血性和我的斗志,将我的好心态变成了自信心。这场思想风暴同时让我有了很大的干劲儿去面对之后的一切艰难险阻。每次迎难而上,我都高举“别问由来,星可以摘!”的旗帜,我把他称作:“我的主义”!每个人做事情,没一股子拼劲儿是不行的,必须有血拼到底勇气和决心。学习是这样,其他事情何尝不是?

战略相持

我们的地理老师很快知道了我的来世今生,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大概觉得不好意思。用老师后来的话说,“人家娃明明没学过地理,我上去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娃抢白一顿,过意不去呀!”在第二天的自习上老师转到我的座位儿旁,

问:“有什么不会吗?”

我难为情的笑笑,嘴上没敢说,心里在想:“老师,您应该问我都会什么,这样我就好答除了新疆和西藏的邻国外,剩下的都不会。”

好在老师读懂了我那个忸怩的笑,说:“

用不着这样,什么不会就问。噢!”

我点头:“噢!”

老师去辅导别的同学了,然后我坐下了。

你大概觉得这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一次师生问答,觉得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老师也和蔼可亲的这样对我说过,我也有口无心的向您一样漫应过。但就我而言,这次谈话对我的学习习惯来说是革命性的。当时的我空有一腔热血,举什么旗知道,走什么路还真是个问题。老师都说让我问了,问题一大堆,那我还等什么。用小平同志的话说,摸着石头过河!

于是我疯狂的向老师问问题,什么不会问什么!并视一切在课间和自习上可能向老师提问的同学为“敌人”!我坐在第四组第一排,自习课只要我站起来提问,其他同学都会深深的叹息一声,这意味着这节自习他们连张嘴的机会都没有。地理问的起劲儿,我慢慢开始向英语老师发问。一次放学后老师被其他同学围得水泄不通,我个子低根本挤不到老师跟前。还有个人高马大的同学踢了我一脚说,你还没问够啊?我又怒又怕,以老师为圆心转了好几圈也无计可施。最后为了留住老师的心,我毅然决然的把老师挂在门上的手提包儿藏起来,然后好整以暇的做作业。直到老师来到我跟前。

“想要提回自己的包?把这道题讲了。”

在问老师问题这件事上,我只不过遵循了将常规武器用到极致就是核武器这一行为法则而已。我们的班主任后来说,老师们也交流过你的这个问法儿。刚开始的问题的确让人觉得好笑,但因为是理转文,所以老师们都尽心尽力的给你解答。后来你慢慢的问到点子上了,再后来就可以问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了。在自习和课间这两块主战场上,本着劫持政治老师,霸占地理老师,掠夺历史老师的战略方针,我死皮赖脸的热爱老师,尽管老师偶尔并不热爱我。为什么呢,我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除了史地政三科,我的三大主科也差得一塌糊涂。

我们班主任见状,就说你不行就把初中的数学课本找来,有些知识还得回头看看。我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把初中地理、数学、英语的课本都搜罗齐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些书堆在一起有多吓人。我也发愁过,但很快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总结课本运动。经老师筛选,我从初一开始总结这三科的基础内容,厚厚的几大本笔记下来,我发现了手过课本的巨大好处。合上书本,哪章哪节讲了什么历历在目。在反复修订笔记的过程中,课本上的东西就深深的印在我脑子里了。不知不觉间,杂乱的知识变成了树状的知识体系。到后来我对课本的总结直接改变了章节的设置,把有联系的尽量往一块儿整合。我的课外书不是什么《总裁小娇妻》之类的言情小说,也不是什么《斗破苍穹》之类的玄幻小说,而是初中的几何、代数,而是初中的李雷and韩梅梅。当你总结完成后,你会发现其实也没多少内容,而自己手上的高中课本中的知识,在我眼前也渐渐变得浅易好懂了。尽管在我剿灭初中基础障碍的时候,有同学笑话我痴呆,我却笑他看不穿。因为我的名次,在这个七十多人世界里,进步从未暂停。从下游到中游,这正是我想要的,但不是我最终想要的。

整个高四,我没记得怎么在乎过名次,要在乎的话我早就精神失常了。记得在理转文的第一次月考时,我的历史单科成绩全年级第一。七十五分。有人说这不正常!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那次历史成绩却货真价实的是全年级第一,这是历史老师告诉我的。后来分析原因,我发现了一个巨大而惊人的秘密!

当时我们历史老师是临时更换过来的,他上任时距离那个学期的第一次月考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大家知道我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我爸提着烟酒被理科复习班的老师连同我在文科的班主任一起赶出家门。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我在开始说我是在被理科抛弃后被迫转到文科的了吧。每一堂课我都很珍惜,所以注意力都特别集中。凑巧那次月考的试题是我们历史老师出的,在考前两周的历史课堂上,谁上课专注听谁课下卖命记谁就可能中大奖。很幸运,我就是那个中大奖的人。那次月考后我的历史成绩就趋于正常了,发挥很稳定,一直维持在二三十分左右的正常水平了。

课堂上我捕捉老师所讲的每一个字,包括他让我们在课间看的课下注释、课后题等,我都一一践行。在发现是课堂专注和课下勤快成就了我理转文第一次月考历史全年级第一的不正常后。我的课堂便成了这样的状态:目有视,视老师所写;耳有听,听老师所言;口有道,道老师所讲;心有思,思老师所问。专注而投入的课堂,说他以一当十都不为过。坚持一年的话,一年完全可以当作两年用。我常对学生说,知道学,努力学,多会儿都不晚。只要抓住课堂,高考绝对是买一赠二的巨划算买卖。

另外课间的功夫必须做足。练习题我是真没少做呀。以我为圆心,方圆三四米内同学的资料都被我抓来做干净了。每学完一节,我都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的围绕这一节的内容大量做题。做不同的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做相同的题则能让人熟能生巧。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儿简单粗暴却极富成效。课本每一节内容就那么薄薄的两三页。哪儿经得住我这样地毯式的狂轰滥炸。就像狗遇到杀狗的人都退避三舍。题做到最后,我不怕题,题皆畏我了。这种好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高考每一门的前一秒钟。数学后来从五十分杀到一百三十五分,老衲绝非浪得虚名。有时候成绩下来后同学们都怀疑我是抄的。对此我只能冷漠的以“呵呵”来回复他们了。只有我们班主任知道,我所在的考场,前后左右的同学分数加起来都没我多。我们数学老师在我的作业上连批三句“你一定能行”!老师的肯定和鼓舞让我在逆境中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倍受鼓舞,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血拼到底的决心!

战略反攻

痛快学习的感觉如人饮水,甘苦自知。我只不过把别人用来做其他事情的时间用来学习而已。我在教室通宵过两次。在家通宵无数次。通宵学而非上网。每天我不是到校最早的,但肯定是晚点后走的最晚的。有几次老师被我劫持得太晚,我就先把老师送回去,然后自己再回家。送回去的路上当然也不放过任何一个想的起来的疑问。因为熬夜体力不支,我在在教室摔倒把头的碰破了。但在宿舍里躺一躺后,我像见了鱼的猫一样又钻进教室了。每天晚上都是爹妈蹑手蹑脚地到我房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我眼睛摘下来放在床头柜儿上。再帮我盖上被子这才悄悄关灯掩门而去。要不我打个盹儿起来后还要继续学。最后我爸打电话“质问”班主任,你给我娃吃了什么药?班主任淡定的说,这说明他知道自己要把之前荒废的三年都补回来。我从来没觉得他说的话正确过,但这句话我默默认了。

就这样激情的玩儿命的快战至高考的前一天。那是七月六号,我和几个同学蹲在东关中学的考点外等考点开大门。我顺手掏出自己那个巴掌大的本子翻,当时遇到一个地理上我不是太熟悉的气候现象——厄尔尼诺。我转身问身边的同学,他说我神经病。我只好和另外一名同学把这个问题探讨了一番。时隔一天,七月八号下午文综考试,当我翻到倒数第二道大题时,触眼看到题目中给出的图形,我一度以为自己是把笔记本带进考场了,还小小紧张了几秒钟。等我确认它就是厄尔尼诺现象时,我按捺住激动的灵魂看了一眼分值,十六分!那还等啥,操家伙上!这件事让我以后对待任何难题时都信奉“只要还没到尘埃落定的最后一秒种,我决不放弃任何努力”的法则。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文综考试接近尾声时,我已经结束答题。因为坐在窗边,我瞥了一眼窗外,天边不知何时遮了几抹云,天气也由考前的闷热变得凉爽起来,突然间雷声轰隆隆大作。我莫名其妙的开始笑了,而且笑得很开心,三名监考老师如临大敌,紧张的把我围起来,但我还是抑制不住的笑,因为只有我知道,老天爷都在给我呐喊助威,我看高考这事,今年准成!

2004年高考结束至今已十年,然而每次回想起我的高考来,我都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每写完一段那些让我刻骨铭心的往事,我都按捺不住的要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今天我把这段经历分享给大家,就是想告诉你,路都是人走出来的。高考前用你手上的课堂改变自己的命运,时间足够了!这段时间可以让像我这样的咸鱼大翻身,也可以让像你们这样的鲤鱼跃过龙门!我的一些做法并不值得你效仿,但只要你在下一秒钟就开始横下心、抹下脸、卯足劲儿、扑下身向高考发起绝地反击,后年八月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你不领谁领!后九月开往大学的列车,你不登谁登!人生中最铭心刻骨、最催人奋进的这场胜利,你不志在必得还有谁能!

高考是一段让人永生难忘的记忆,十年后再回想起它来,只要你能从容的说出“无悔无怨”四个字,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