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恒雷在推出《羊的门》《生命册》《平原客》等“平原三部曲”之后,河南作家李佩甫再次以中原大地为背景,创作出长篇小说《河洛图》四十余万字的丰沛体量,以易学大师陈麦子参透历史的双眼一次次穿越三百年,见证了河洛康家百年财富神话的兴衰起伏,刻画了在巨额财富面前心系百姓、惠济天下的情怀,铺展出一卷浩瀚的人性史诗小说中展现出的中华文化、中原文明、经营之道、家国情怀等令人难以忘怀,可谓对中原文化进行再认识的杰出文本,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河图洛书 数字图?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河图洛书 数字图(财富神话与人性史诗)

河图洛书 数字图

作者:袁恒雷

在推出《羊的门》《生命册》《平原客》等“平原三部曲”之后,河南作家李佩甫再次以中原大地为背景,创作出长篇小说《河洛图》。四十余万字的丰沛体量,以易学大师陈麦子参透历史的双眼一次次穿越三百年,见证了河洛康家百年财富神话的兴衰起伏,刻画了在巨额财富面前心系百姓、惠济天下的情怀,铺展出一卷浩瀚的人性史诗。小说中展现出的中华文化、中原文明、经营之道、家国情怀等令人难以忘怀,可谓对中原文化进行再认识的杰出文本。

作者李佩甫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并将传统文化元素积极融入文学创作之中。在《河洛图》里,典籍、算盘、测字、石窟佛像、中医药、豫剧、易学风水等元素的加入,不仅丝毫没有影响小说的流畅度与故事张力,还大大丰富了文本的厚重性。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元素的支撑,才使小说得以顺利展开,它们是《河洛图》丰富完满不可或缺的要素。比如,中医药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小说中,洛阳邵子涵先生精通阴阳五行,是洛阳当地的名医。他开出的两剂独特药方,不仅展示了作者在中医方面深厚扎实的学养,增强了文本的知识性与厚重度,更对小说的故事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使中医药在小说中大放异彩。

《河洛图》讲述的是清朝康乾时代的生活,因而作品采用了古典小说的叙事技巧,并融入传奇手法、志异趣味、侠义名士等多种元素,有着鲜明的特色。在结构上,更是创造了以当代“异人”回望历史的方式,调度小说的叙事场景和节奏,产生了一种“间离”效果,拉伸了小说的纵向历史时空。此外,设置巧妙的悬念、出人意料的包袱,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有种酣畅淋漓之感。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河洛康家是豫商的集大成者,是中原的财富符号,也是文化符号。康家的成功之道,就是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正如河南籍作家赵瑜评述的:“《河洛图》最大的诚意在于努力地呈现了数百年前,一个中原家族的发展图景。作为一个现代文明的受益者,作家李佩甫仔细梳理了河洛康家有别于其他商人的地方,除了精明、敢于冒险,而中原人的那种屡遇黄河决口而形成的灾难思维,也是康家发达的关键处。”

康家早年遭逢劫难,从“一门两进士”的春风得意衰落成“一门两丧事”的悲惨境地,但他们没有被打趴下,而是绝处逢生后又逐渐走向振兴。康家之所以能够在波谲云诡的时代起伏中始终屹立不倒,正是由于黄河流域的多灾多难造就了他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临危不乱的优秀品质。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懂得反哺的意义,在具备回报社会的能力后,更加爱惜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于是,康家在打造家族财富神话时,并没有忘本,而是多次展现出扶危济困的家国情怀。

从康悔文开始,康家便不断地扶危济世。例如,揭发河洛仓盗卖皇粮案、捐两艘粮船帮助官军剿匪、在灾年烧债券赢民心、每年捐十万银助修黄河大堤、捐银五万两开设书院助学、凿穿粮船堵黄河决口等。在李佩甫的勾勒与点染下,这一系列深具家国情怀又饱含人性光辉的史诗画卷,让我们深叹于康家的大仁大义。在李佩甫看来,中原大地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而儒家文化思想正是康家善举义举的原动力。这部康氏家族传奇史,更像是一场命运接力赛,传承的内核便是他们延续数百年的生存法则:仁信和留余。在康家的处世中,在商言商,一诺千金;办事留有余地,不把对手逼到绝路,更是给自己留下后路。他们的成功,正是以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为基石。

当今天不少人还在做着一夜暴富、举家发财的美梦时,数百年前那个将“仁信”和“留余”作为传家法则的河洛康家,早就把家风家训放大到“为生民立命”的广阔志向,把家族理念提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于是,他们不仅创造了经济上的财富,更创造了人性的财富。这样的财富,属于河洛中原,属于中华文化,更属于我们整个民族的文脉根基。(袁恒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