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0年到1994年,在我最青春的岁月里,曾经有一部美剧陪伴了我四年,估计很多70后和我一样对此剧记忆深刻,这部剧叫《成长的烦恼》。属于大型情景喜剧,长达166集,虽然每集只有30分钟,却带给我无限的快乐。

国外五六十年代题材电视剧 生于70年代关于个人成长的外国电视剧(1)

剧情很简单,讲述了居住在美国郊区的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是美国版的《我爱我家》,拍摄得比较早期。父亲杰森是个心理医生,母亲麦琪是个记者,他俩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围绕着一家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展开,面对三个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乐天豁达的父母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尤其是片头,五口人从幼儿到成年的照片逐张回放,让我不禁感叹成长的时光是如此的匆匆,转眼之间就长大了!这个照片细节也非常契合剧名“成长”的主题。

三个孩子当中我最喜欢小儿子,他机灵有趣,扮演着家庭开心果的角色,不时地语出惊人,非常讨喜。这部剧把孩子成长中面临的学业、感情、叛逆等问题一一揭示,有欣喜有无奈,还有悲伤,虽然剧中的美式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与当时的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成长的话题是相通的,这也是此剧当时取得高收视率的原因。时过境迁,如今父亲的饰演者已经去世,剧中孩子步入中年,养子也蜕变成如今的巨星“里昂那多”,就是“小李子”。

国外五六十年代题材电视剧 生于70年代关于个人成长的外国电视剧(2)

1985年,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被引进我国,全剧长达297集,当时的我竟集集不落地从头看到尾。记得故事是采用倒叙的方式,由83岁的老年阿信重新回到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开始,逐渐展开回忆,回忆从她七岁开始,分为少女、青春、历练、创业、奋斗、重振等六篇,讲述了出身穷苦人家的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与其看做创业史不如说是个人成长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阿信的坚毅朴实感染着我。学美发、卖童装、开鱼店,在战争中颠沛流离,先后失去了母亲、大儿子和丈夫,一无所有的阿信在老年时重新创业,终于取得了成功,一部很励志的成长故事。

后来我才了解到阿信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原型是日本大型零售品牌八佰伴的创始人和田加津。这部剧的正能量主题在八十年代掀起了一股“阿信热”,激励着人们奋发自强。

国外五六十年代题材电视剧 生于70年代关于个人成长的外国电视剧(3)

《海蒂》是一部26集的西德电视连续剧,1983年在我国播出。讲述了失去双亲的小女孩海蒂和爷爷一起生活的故事。海蒂和爷爷生活在阿尔卑斯山上的小木屋里,初到爷爷家的新奇、牧场的伙伴们、还有各种小动物,全新的生活让海蒂慢慢融入其中,在艰苦的环境里倔强地成长。她照顾爷爷,重视亲情,喜欢大自然,虽处逆境仍然热心地帮助别人,同时改变了爷爷的古怪脾气。和残疾富家女克拉拉的互动,两个人纯真的友谊也让我动容,尤其是长期坐轮椅的克拉拉站起来的那一刻,非常令人激动。剧中阿尔卑斯山四季的美景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时隔三十多年之后,阿尔卑斯山终于成为我旅行的目的地,它与记忆中电视里一样的清新怡人,美得像画一样。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引进了不少外国电视剧,有墨西哥的《坎坷》、新加坡的《调色板》、日本的《命运》、西德的《德里克探长》等等,都非常好看,以后我还会带着大家一起回顾经典,一起重拾青春时代的记忆。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