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果你“不想睡”或者“睡不着”,欢迎继续阅读。这里或许有个文艺片,这里或许有个恐怖片。不知道你会闷到睡着,还是吓得更睡不着。

今晚聊聊一次愚蠢的犯罪。

本片改编自2004年发生于美国的一个真实案例:

四个在校大学生抢劫了美国特兰西瓦尼亚大学的图书馆,从珍藏室劫走了一本绘图珍本奥杜邦所著《美洲鸟类图谱》。这是美国国宝级的图书,19 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价值一千两百万美元。这次拙劣的犯罪手法,以及欠缺规划的犯罪计划,很快就被警方识破。最后大学生们都被绳之以法,每个人判了七年徒刑。

这次犯罪行动,实在是愚蠢得骇人听闻。

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实现(睡不着为了一本书)(1)

这本异常精美的书籍原本,珍藏在图书馆中可供普通市民预约欣赏。只有一个女管理员负责看护。图书馆怎么也不会想到,热爱艺术的市民,会变成凶恶的盗贼。

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实现(睡不着为了一本书)(2)

好消息是这本书2017年已经有中文印刷版出售了。不用几万美元,只需几十元钱。

这样一个故事,显然不是能为好莱坞主流电影带来亿元票房的题材,却仍然有独特的嚼劲。每个人不禁都产生这样一个疑问:这些大学生为什么会这么愚蠢?对于一贯鼓励大胆冒险的美国精神来说,这事件中有一种悖论,也同时是对“美国梦”精神的某种嘲讽。

这是独立制作电影人最喜爱的一种视角。

导演巴特·雷顿之前并没有什么辉煌的履历。但他在2012年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冒充者》,却因事件的离奇,加上在采访当事人过程中穿插了大量实拍的示意性画面,而受到瞩目。在《美国动物》中,他仍采用了相同的手法,在影片主体的故事之中穿插了对犯罪者的访谈,而获得了令人信服的第一手资料。

这和去年广受好评的那部《我,花样女王》手法几乎如出一辙:同样惊人的低劣真实犯罪事件,引发了今日制作影片的创意;在大量剧情之外编排人物访谈段落,以更多展现人物犯罪动因;不仅深化了影片的主题,也丰富了故事的表现形式。

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实现(睡不着为了一本书)(3)

本片的四位主演,和四个真正的当事人站在一起。

这种“布莱希特”打破第四面墙的做法,对于戏剧工作者来说,有时已是稔熟于胸的常规技艺——由主角扮演的人物对着摄影机说话,即可展开文学性较强的一段内心独白,打开故事层面上无法展现的戏剧空间。然而本片不同在于,纪录片出身的导演真正去采访了当事人,还将他们的访谈内容放入影片之中。同时画面色调上与影片故事环节趋于一致,希望营造出一种真假难辨的效果。然而主角与真人的外形不同,又在时刻提醒着观众——我们的故事当然是虚拟的,但显然,我们对真实事件的了解,要远比生编硬造扎实得多。

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实现(睡不着为了一本书)(4)

纪录片的采访片段,色调环境布置与电影如出一辙。试图在模拟虚构和纪录的区别。

这是一种较为大胆的手法,一种以电影化的精致方式呈现的纪录还原。

事实上,纪录片和一般故事片的界限,由于近年来电视专题片中大量“真实再现”场景的使用,已经越来越被观众接受。本片的方式虽然新颖,但对一般观众来说,似乎也并没有什么观念上的巨大冲击,只是有些奇怪罢了。

这种技法是创新,然而,效果却不一定那么好,反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影片的力量。因为主角访谈部分是如此真实,以致于观看者没办法忽略掉当事人的意见,反而使他们的叙述成了影片结构上的核心坐标。而剩下的那些故事,也就一定程度上削弱成了真实事件的某种夸大图解。

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实现(睡不着为了一本书)(5)

这段来自当事人,文学性很强的自述,看起来很特别,却很难说对于塑造真实人物有帮助。甚至,这是否是对自己不光彩的犯罪动因,一种刻意的修饰?

如果忽略掉当事人的访谈,直接观看影片的故事,我们反而更能理解导演对于这次愚蠢至极的事件的观点:几个年轻人,在金钱的刺激下,因为被外界环境熏陶出的冒险精神,而有些书呆子气地策划了这次犯罪。然而真正去实施犯罪时,却发现无论是外界压力或是内心焦灼,都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几处有趣的情节,都展现了这些年轻的犯罪者是相当缺乏犯罪和社会经验的,只是通过影视剧等媒介来扩展自己的认知。比如两个主人公还处在犯罪策划阶段时,他们犹豫是否实施计划,其中一位就以《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光明结尾来鼓励伙伴;比如全员基本凑齐后,他们开始仿照《落水狗》里的情节来相互称呼对方“白先生”、“黑先生”,以及有些戏谑玩笑的“粉先生”;他们甚至还通过库布里克的《杀手》来直接学习如何策划犯罪;在想象的场景中,他们像优雅的犯罪电影一样配合流畅,行云流水地完成了盗窃……

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实现(睡不着为了一本书)(6)

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实现(睡不着为了一本书)(7)

看上去很专业的盗窃路线图以及易容级别的化妆术。

然而事实上,真的落实于行动,完全是一次灾难。

从策划伊始,在如何销赃这点上,他们就展现出办事能力的匮乏。除了花几百美元买到一个莫名其妙的“中间人”联络方式,一段亦幻亦真的接头场景,他们什么也没推进。几名角色,或事件的真正当事人,都对这次接头的细节记忆模糊。而之后和“荷兰黑帮”的接触,在影片最后也揭秘为一段谎言,是为了说服伙伴下决心参与而完全凭空捏造的经历。

就像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他们言辞夸大,在假想世界里充满勇气和冒险精神,敢于挑战一切。然而面对生活的实际困难,他们却显得毫无办法,开始畏畏缩缩,几乎寸步难行。

作为犯罪片,本应是最精彩的犯罪行动环节,也成了连串的愚蠢滑稽秀。我们看到大学生们特意计划选择考试日进行抢劫,以误导警方视线,然而却因为图书管理员们临时召开了会议,无法应对几个中年人,而不得不放弃了计划。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再去抢劫,却谁都没有勇气去放倒管理员;对所劫图册的重量缺乏估计,慌乱奔逃之中甚至把劫物都丢了;准备去预约的拍卖行估价赃物,却留下了自己的真实信息……事实上观众都会觉得这些劫匪有些可怜了。最后被警方抓住,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实现(睡不着为了一本书)(8)

犯罪之后的惶然不安,用类似恐怖片的光影表现,还算到位。

相对之前情节铺陈的缓慢——展现这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理想,他们对是否犯罪反复纠结的态度等等——抢劫的段落仍是相当紧凑而让人印象深刻的。然而可能是陷入真实事件采访的泥潭,导演并没有努力编织更为复杂的情节,来充分表现大学生们的愚笨和慌乱。

同样不足的,是对于这次犯罪的动机,整部影片似乎也语焉不详。真实的当事人无论是出于内心的自我谴责和逃避,或是受到真实情感的影响,都提到决定犯罪是集体商议的结果。似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并非主谋,而是受到了他人的影响,以及哥们义气的鼓动。似乎所有人都有意忽略了一千二百万美元这个最大的诱惑。而导演,则帮影片的主线人物找到另一个动因——他大学在学习艺术,出狱后也继续作画,且专攻画鸟。这正和他们偷盗的这本《美洲鸟类图谱》有某种暗合。于是他犯罪的出发点似乎就成了某种对艺术品的欣赏渴望。

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实现(睡不着为了一本书)(9)

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实现(睡不着为了一本书)(10)

如果没有当事人的访谈,也许导演在设计这些角色和编写剧本时,会有更为符合戏剧常规的、明确的行为和逻辑。然而现在,当事人出现了,影片似乎应该更为真实了,有的地方却反而更难理解了。导演也许认为每个看过影片的观众自然会有自己的解释,然而即使是纪录片,那些最受欢迎的纪录片,也是观点明确、立场鲜明的。

光有事件仍是不够,好的电影还需要某种明确的主题,即使隐藏起来。《美国动物》在这点上,显然没有想得特别清楚。

就像片名,American Animal,有明显的双关含义,既指这本价值连城的动物图鉴,又指年轻人们原始野蛮的冲动。然而究竟是惋惜,谴责,还是憎恨?影片结尾让当事人面对镜头,向受到伤害的图书馆管理员道歉了。也许,对于真实的纪录片来说,这已经足够了。然而对于虚构故事来说,这些主人公需要得到的教训还应该更多。如此我们才能明白从这件真实事件里真正可以得到的训诫——

青春,不是愚蠢的借口。有时人只需要一次愚蠢的行动,就足以毁掉一生。

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实现(睡不着为了一本书)(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