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陈皮的“江湖地位”,靠的是它的“天赋”!

爱迪生说的: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意思是说,后天的努力是最主要的。

然而,要说到在竞技场,如果是真正高手之间的对决,最终结果却往往由那1%的天赋决定(除概率极小的偶然性运气因素外);比如奥运冠军的争夺,能站在最高舞台上对决,都是已经付出99%汗水的,最后拼的是那1%的天赋的微小差距。也就是说,努力决定了下限,而天赋则决定上限。

新会陈皮,香气独特,功效突出,陈久者良,人称一宝,原因何在?

新会陈皮,历代公认的陈皮界“老大”

在陈皮界,新会陈皮无疑是脱颖而出成为“武林盟主”、“世界冠军”的那位——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采者为胜”。“广

中”即今新会。

有记载,一次同治皇帝偶患感冒,腹痛、吐泻不止,御医们合议后,建议试服“陈李济”出品的以新会陈皮为主要原料的“追风苏合丸”,果然奏效。皇上遂钦准该厂储藏用作原料的“旧陈皮”为贡品,多年向朝廷进贡。

保障国家药品质量的最权威的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这样记述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陈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将广陈皮(道地产区即新会)与陈皮区分开来。说明《中国药典》也充分肯定了新会陈皮独一无二的地位。

天赋决定一个人的下限(天赋决定最终的)(1)

新会陈皮独一无二的江湖地位,依靠的是它与生俱来的“天赋”

天赋一:独特的品种基因

在生物界,遗传基因是基础条件,是前提。而品种基因,则是新会陈皮如此优秀的最基础因素。

普通陈皮一般为分布各地的芸香科的福橘、朱橘、温州蜜柑、椪柑等的干燥成熟果皮;而新会陈皮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的干燥成熟果皮

新会柑是广陈柑农在700多年的种值历史中,从芸香科柑橘属大红柑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并经过了历代的人工驯化和不断优化,可谓千锤百炼而得。

天赋二:特殊的土壤和水成分——丰富的矿物质、咸淡相宜

天赋决定一个人的下限(天赋决定最终的)(2)

土壤:大江入海口冲积平原,土质得天独厚

新会有“三水交汇”、“三山环抱”的独特天然地理环境,其中的银洲湖是珠三角西侧最大的集流入海水道,气势非凡,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占据与河海相连的优势,是广东省内一个优质天然水域,两岸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土壤的表土层十分深厚,有机质极其丰富,有“一株榕树便天堂”的优秀生态,是种出优质柑橘的十分理想的生长环境。 灌溉水:河水、湖水、海水交汇形成独特的水质

新会柑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银洲湖一带。水资源丰富的银洲湖在来自南海的含有丰富氯化物、镁盐、钾盐等矿物质元素的海水和来自西江、潭江的淡水不断互相补充,交融,形成“三水交汇”的水文奇观,使银洲湖水系形成了咸淡相宜、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和丰富微生物的特殊的灌溉用水;灌溉用水对柑果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独特的灌溉用水是新会陈皮具备独特滋味、香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人问:拿新会柑的种苗到新会以外的其它地方种植还是新会陈皮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春秋战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智者叫晏子的曾经说过一句话: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为什么呢?“水土异也”。同样的种子由于土壤、气候、环境的改变,结果就产生了橘与枳的差别,这说明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事物地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已经不是正宗道地的新会陈皮。新会陈皮可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天赋决定一个人的下限(天赋决定最终的)(3)

天赋三:独特的气候条件——特殊的雨水、气温、湿度条件

新会柑产区所处的银洲湖平原,北有圭峰山脉,缓冲北来的寒潮,东有牛枯岭,西有古兜山绵亘数十里,形成“三山环抱”的自然的地理条件,在三山的作用下形成小峡谷效应,带来充足的雨水和湿暖的气温,热量充裕,(这亦是新会陈皮的历史传统工艺——自然湿陈化的最佳环境);年平均气温21.8℃,昼夜温差少,一般不超过7℃,在这种条件下,极大地抑制了新会柑果实中的糖份的转化,大量养份仍然保存在果皮中,因而新会柑果肉甜中带酸,而柑皮香味特别浓郁。即使到了最后采收期(冬至),新会柑还有少许带青绿和柑皮特别柔韧的特点。

天赋四:几百年的“种柑取皮”的技术经验积累——关注点在皮身上

天赋决定一个人的下限(天赋决定最终的)(4)

外地陈皮,其它地区种柑,一般是吃果肉为主,果皮是废物的利用;皮是无关紧要的。

而新会陈皮,种柑的主要目的却是为了取它的皮,果肉往往是丢掉的;完全不一样。

因此,从制作陈皮的角度,当地世代柑农技术经验积累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皮身上,而不是在果肉上,皮的品质自然能在漫长的生产历史中得到不断的提升。这是外地陈皮只是废物利用的出发点无法比拟的。

很明显,新会陈皮的优秀,是其各种“天赋”使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