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采风行走进红色江西(沿着正确的方向)(1)

11月15日,富拉尔基区文联开展“红岸行、家乡情”文艺家采风活动,这是富拉尔基区文联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进一步繁荣本地文化事业,所进行的系列活动中的开篇之作。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悦虹和区文联各协会代表参加活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张悦红部长在动员讲话时,把本次采风活动定下了高昂的基调,她说:“我们组织富拉尔基区的文艺家们,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积极开展全区艺术家大采风活动,全面了解我区实施“113345”战略,经济社会和城乡发展的情况和取得的巨大变化,通过获取鲜活的生活素材,创作出形式多样、接地气的文艺作品。”

采风团在紫金铜业工地

媒体采风行走进红色江西(沿着正确的方向)(2)

图为紫金铜业建设中的原料车间

采风团的文艺家们走在寒风刺骨的建筑现场,看到办工楼、原料车间和电解车间已经封顶,施工人员正在抢抓时间,做好冬季建设和管理工作,已经完成了整个土建工程总量的80%,设备安装总量的5%,基本完成了既定的年度目标。据悉,紫金铜业项目投资40亿元,设计产能15万吨标准阴极铜,60万吨硫酸,3吨黄金,50吨白银,达产后产值可达70亿元,上交税收近3亿元,净利润1.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900余个,预计2018年具备投料试生产条件。

祝愿这片土地的经济振兴吧!祝福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吧!紧紧跟上历史进程,记录时代风云,创作优良作品,是艺术家们的责任和使命。

走进街道社区,文艺为人民服务

文化建设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自觉服从服务于大局。一旦脱离人民,文化建设就会丧失根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联的艺术家们来到电力街道火电社区,看望了在这里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退休人员。在这里,文联主席许长林和电力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金明签订了《送艺术指导进社区协议书》,希望通过文联艺术家们的自身独特优势和才智,助推社区发展建设。

媒体采风行走进红色江西(沿着正确的方向)(3)

富拉尔基区文联主席许长林和电力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金明签订《送艺术指导进社区协议书》

另一间教室里,作家段祥云正在备课,老段是这个社区的教员,他义务为学员们讲授诗词格律。老段的古体诗写得很棒,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在创作之余,他言传身教,吸引了一大批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老段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潜心研究所得一一传授给大家,受到人们的好评。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富拉尔基文联倡导响应十九大精神,倡导文艺家们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自觉在追求真善美中成就艺术理想、实现艺术价值。

和美,才能泰富

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西北园区。黑龙江和美泰富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干净气派。员工精神饱满。艺术家们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馨。

和美泰富公司以水稻深加工为主营业务,兼营粮食仓储贸易。公司占地31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年产值15亿元以上,上缴税金1450万元,现在员工680人。和美泰富近年投入近4000万元,购置安装了5条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瑞士布勒制米加工生产线,实行严格先进的加工工艺流程,生产的大米符合国家优质大米NT/Y419的标准。企业还延伸农产品生产加工链条,投资1.3亿元建设了米糠油深加工项目,购入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吸纳最先进的生产工艺,项目建成后年可产稻米色拉油、精制油7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实现利税3500万元,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加工质量最高、产为链条最长的水稻深加工龙头企业。

媒体采风行走进红色江西(沿着正确的方向)(4)

媒体采风行走进红色江西(沿着正确的方向)(5)

媒体采风行走进红色江西(沿着正确的方向)(6)

“图为和美泰富厂房内外的欢欣”

艺术家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稻米加工车间。由微机室电脑控制的一台台布勒制米机器“隆隆”作响,从清理、脱壳、碾米,再到抛光、分级、色选,一级一级的流程走马观花看过来,真令人眼花缭乱。当看到一粒粒成米汇成的米流,注入包装袋,再被打包运至库房,艺术家们心花怒放,体验到一种收获后的欢欣。

原来这片土地上也有如此现代化的场景啊!这比传统的稻米加工方式不知快捷了多少倍啊!

再瞅那些在机器旁忙碌的人们吧,他们年轻而充满活力,动作紧张而有序,表情从容又自信,分明是怀揣着希望在工作。你看不到压抑和沮丧,他们是一群新的工业人类,传统产业工人的表情在脸上荡然无存。

陪同文艺家参观的小姑娘是和美泰富办公室的文职人员,她介绍说,和美泰富的员工收入在富拉尔基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福利待遇也好,每天管三顿饭,上下班有通勤车,我们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企业。

走出车间,采风团来到发运货场。初冬的阳光下,一辆长箱货车正在分装运往车站的大米,这批大米最终要发往南方某市。一只只25公斤的大米包装袋,通过运输皮带,徐徐上升至货车车箱。美术家协会赵主席受到感染,竟然走到跟前,取代那位工人,亲自往皮带上搬大米袋子,一袋,又一袋……赵主席满脸笑意,乐此不疲,在他看来,这些粮食跟他的作品同样重要。

在后库勒村,倾听农民兄弟的心声

上午十一时二十分,采风团来到后库勒村。这是个居民5000余人、1500余户的自然村落。村支书张明和村主任孟祥林在村口迎接采风团的到来。

张书记四十出头,面目清秀,表情和善,且带几丝执拗和认真,总像在思索着什么。冷眼打量,觉得这个村支书有几分知识分子的模样。一问才知,原来张书记是见过世面的,他以前在大连打工,发展的不错,后来为了报效家乡,就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离开城市,又回到村里来,风风火火地带领着乡亲们行进在致富的道路上。孟主任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看上去却像个学者。孟主任还是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花棍舞”的传人,库勒村民表演的花棍舞曾在央视文艺频道专题做专题节目播出过。

媒体采风行走进红色江西(沿着正确的方向)(7)

向采风团描述村庄未来文化构想的村支书张明

文化人当家的村庄,自然有对文化的执著追求,也有文化的气息持久弥漫在 古老的乡村。近年来,库勒村的带头人殚精竭虑,在全村实现了“硬化”(村路水泥铺设)和“亮化”(村路有路灯)工程,让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为村民打了上千眼农田机井,解决了农民“靠天吃饭”的老大难问题;关心村中孤寡老人,建起了老年公寓,帮扶弱势家庭孩子上学…….在关注百姓民生的同时,他们还开动脑筋,在文化上做文章,且做得有模有样。

库勒河从村西蜿蜒流过,他们就想通过这条美丽的河流,做做旅游文章,既扩大了家乡的知名度,又给村里带来旅游收入。有了想法,行动迅即跟上,不久的明天,这片土地上就会诞生一个旅游风景区。

前腰库勒村南头有片古老的榆树林,据说,树林里当年曾经是抗日爱国将领苏炳文的部下张玉珽团长的指挥部,当年,他曾经在这片树林里指挥着抗日救国军,和日本鬼子进行过殊死的战斗,著名的海满抗战江桥阻击战后期的战斗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好多传说在地方史志中都有文字记载的。张书记说,我要让库勒村的后代们知道,在村子南头,有过英雄的真实故事。

采风团去了村南边那片榆树林子。树林边已经建起了门楼,门楼前,立着两座石雕麒麟,龙头,马身,龙鳞,尾毛似龙尾状舒展。

麒麟,是上古中国人最企望出现的吉祥动物,它们的出现表示一代的幸福。库勒村把麒麟石雕立在这里,把久远的民俗传说,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也是希望麒麟守护着逝去的抗战英雄们,用一种希望、安慰和某种追求的力量,祭奠英灵。

不忘历史,乡亲们才能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