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又称西子,姓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人们常用“羞花闭月之美,沉鱼落雁之貌”,来形容女子极致的美貌。其中,“沉鱼”讲的就是西施浣纱的故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大文豪苏东坡以其神来之笔,借西施喻西湖,不仅写出了西湖的柔美,也更衬托出西施婀娜之美。

西施在民间流传很多故事。但西施养颜的秘诀和吴国灭亡后西施的去向,却鲜为人知。说到西施,不得不说成功策划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并兴越灭吴的军师——范蠡。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终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西施隐居的真实故事(西施曾隐居在上蔡)(1)

“吴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在成功辅助越王灭吴后,范蠡急流勇退,遂与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五湖。《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对西施和范蠡泛舟五湖的故事,文献记载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记载。五湖究竟在哪儿呢?如今,上蔡县黄埠镇和无量寺乡,仍流传着西施与范蠡优美而感伤的故事。在今天,上蔡县黄埠镇北边与无量寺乡的南边,就有传说中的5个湖,即王莲湖、吴湖、宋湖、单湖和望娘湖。冬季来临雨水较少时,五湖相望,各自独立;夏季雨水过多时,湖面一望无际,五湖相连。外乡人问路,当地人只能以五湖为名指路,久而久之,渐成 五湖之名。由于当地常年没有收成,不产粮食,无量寺乡的名字就是“无粮食”的谐音演化而来的。解放后,县政府为了规范地名,正式命名五湖为吴宋湖,但当地人仍习惯称之为“五湖”或“吴湖”。现在河道疏通后,五湖不再滞水,已经全部改造成基本农田,处处是一派丰收景象。

西施隐居的真实故事(西施曾隐居在上蔡)(2)

大家都会以为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范蠡肯定风光无限,其实范蠡在当时很低调。春秋时,不像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在家乡并没人知道他是越国的军师,曾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抱得美人归后的范蠡,决定在自己家乡隐居起来。过日子不像童话故事那样美好,在家没钱可不行。范蠡决定做买卖赚钱养家。他开始做的第一笔生意就是种植苎麻,然后做成麻绳和麻纱再贩卖到外地。当时,他把楚国的麻绳贩运到鲁国和蔡国,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贸易,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带头人。范蠡的第一桶金就是从做麻绳开始的。

范蠡为什么要做麻绳生意呢?因为西施离别家乡的时候,什么珍贵的东西都没有带,只带走了家乡的两样特产“苎”和“萝”的种子。范蠡决定植“苎”和“萝”,以解西施的思乡之苦。西施为什么要带“苎”和“萝”的种子呢?相传,西施所在的苎萝村,村子中间有条浣沙溪把村子分成两半。溪东种植苎麻,并纺麻纱为主;溪西种植天萝(俗称丝瓜),以大出名。相传“瓜高丈许,云梯及之”。如今苎萝村附近所有的土地上基本都变成了现代化工厂,传说中的“苎”和“萝”我们已不能再见其踪影。

蔡国地处中原腹地,一马平川,道路平坦,人口密集。蔡国都城南15公里处有一个集市叫瀙镇(今黄埠镇),位于三国交界之金三角,生意兴隆。楚国宛地是一个山区,离蔡国虽只有200公里,但当时交通不便,运输工具只有人力独轮手推车,100斤麻绳运到瀙镇要一个月。为降低成本,范蠡和西施决定在隐居在瀙镇种植苎麻和天萝。范蠡也曾把苎麻改良选育出一个新品种黄麻(俗称好麻),后来瀙镇也因此改名瀙黄镇。瀙镇的好麻种植在商圣范蠡的带动下,发展迅速,史载鼎盛时达12000亩。“绿杆州”成为了瀙镇(今黄埠镇)代名词,瀙镇的麻绳和麻纱远销到九州各地。这也是黄埠镇作为“黄麻之乡”的由来。如今,黄麻种植在黄埠镇日渐萎缩,但在当地麻绳加工业仍长盛不衰。丝瓜的种植习惯也一直保留至今。

众所周知,西施有心痛的毛病,这病其实是伤寒后遗症。据说,西施小时候和村里很多人都曾得过伤寒并咳嗽不止。神医扁鹊云游到此,出一单方治好了村里所有人的病。这个单方就是饮用天萝藤滋水(即丝瓜藤剪断的伤流液)。村里人为了纪念感恩扁鹊就把“施家渡村”改名为“苎萝村”《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浙江萧山一位老太婆卖肺痈药水,三服立愈,门如市,已数世。王圣俞曾得其方述之,即藤滋水也。”,西施虽然饮用藤滋水治好了伤寒,但也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稍经风寒经常咳嗽,每次都要捧心皱眉的咳嗽,更增加了西施楚楚动人的美,以至于让东村东施效颦,吴王夫差疼爱有加,专为西施建馆娃宫四周全部种上“瓜高丈许,云梯及至”巨型大天萝瓜用于秋后采集藤滋水供西施饮用,由于每次咳嗽都要用喝藤滋水止咳久而久之,西施变得亭亭玉立,肤如凝脂,(现代人发现藤滋水,有很强的控油功能。使用藤滋水抑制脂溢性皮肤症,俗称大油田,立竿见影,一次治愈,被誉为传说中的美人水,这可能也就是人们饮用藤滋水减肥的原因吧。)据老年人讲,解放前瀙镇(即现在黄埠镇)当地有一种很有名的小吃叫小磨香油冻。相传也是西施从吴国带来。小磨香油冻为透明膏状小食品,甘甜可口,入口绵香,久食壮元气,益精神,去污垢,作为洗脸和洗澡用,配以丝瓜瓤搓澡,泡沫极为丰富。沐浴洗面,香气逼人。有“一日口香,十日手香,三十日衣被香,四十日下风迎人香,五十日把人手亦香”之说。这也是西施保养皮肤的秘密之一。

西施隐居的真实故事(西施曾隐居在上蔡)(3)

隐姓埋名的西施和范蠡在蔡国由于经营有道,致富有方,九年之中,至千金,逐至巨万,富甲天下。由于乐善好施,声名远播,以至引起了正好居住在“陈蔡六年”的孔子注意,孔子于是率子路、子贡等弟子前来拜访。子贡原来在游说越国和吴国攻打齐国时,曾和范蠡有过一面之缘,今日突然造访发现这对夫妻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越国上将军范蠡和吴国娘娘西施。当时,孔子大吃一惊,并力请范蠡出山,以解当时鲁国之危, 当时,范蠡已无心眷恋政治。西施看到他们多年隐居的生活被孔子师徒打破,知道此地不易久留,于是劝范蠡马上散尽家财举家外迁,离开了蔡国瀙镇。他们先迁往肥城陶山,改名陶朱公,后又迁往齐国,改名鸱夷子。这就是著名的“范蠡三迁”。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黄埠二中 宋三星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