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洁)10日上午,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首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影迷嘉年华”活动的影片《攀登者》的出品人任仲伦,主创张译、何琳、陈龙、刘小锋、曲尼次仁出席,贾樟柯担任主持人该片主创的到来让参与电影展的影迷们热情高涨在可容纳500人的“小城之春”影厅里,很多影迷来二刷甚至三刷该片,就是为了一睹主创风采,和心仪的电影人面对面交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攀登者电影节在哪里 活动上攀登者为电影展打头阵?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攀登者电影节在哪里 活动上攀登者为电影展打头阵

攀登者电影节在哪里 活动上攀登者为电影展打头阵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洁)10日上午,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首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影迷嘉年华”活动的影片《攀登者》的出品人任仲伦,主创张译、何琳、陈龙、刘小锋、曲尼次仁出席,贾樟柯担任主持人。该片主创的到来让参与电影展的影迷们热情高涨。在可容纳500人的“小城之春”影厅里,很多影迷来二刷甚至三刷该片,就是为了一睹主创风采,和心仪的电影人面对面交流。

《攀登者》是国内首部拍摄攀登珠峰题材的影片,是一部“唱着国歌开机,在高高飘扬的国旗之下杀青”的电影,它有两千多个风雪等自然景观的特效镜头,为中国自然景观特效制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在发布会现场,每个主创都有一堆想说的话——角色感受、拍摄过程、幕后点滴,借助平遥这个电影舞台,向世界再次介绍这个永远向上的中国“攀登”故事。

张译是山西的老朋友了,此前曾参与出演贾樟柯的电影《山河故人》。在与影迷见面前,他在平遥电影展的媒体中心接受了贾樟柯的“采访”。张译说:“第一次和贾导以一个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坐在舞台上,感觉很新鲜。”此外,张译还是第一次来平遥国际电影展,“让我很惊讶的是,电影展组织严密,所有标准是国际电影展的规格。我喜欢这个地方,喜欢山西。祝福平遥国际电影展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对于贾樟柯提出“怎么看待自己在《攀登者》中曲松林这个角色”的问题,张译说,他是个“有瑕疵”的英雄,“守候13年时间期盼再次冲顶的坚持,与坚持中感受的孤独,让他的人格有些扭曲。但这个角色好就好在接地气,回归到人的本性。我记得拍摄时有个小段落,曲松林能将13年来珠峰的气象资料倒背如流,这个细节让我很心酸,我能感受到他的孤独。”随后,张译为电影展留下自己的手印和签名。

除了张译,身为“攀登者”医疗队队长的何琳也感慨这一支3000多人的创作队伍幕后的艰辛,“我们道具部门负责给每个演员穿登山冰爪,这个冰爪太松了容易掉,太紧了又没办法走路,所以每天要脱穿好几次。天气那么冷,道具组的小伙子手上被鞋带勒出了血口子,但他们都满怀热情,没有丝毫的懈怠。”

让观影者了解“我们的力量大于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攀登者”,是这部电影在平遥国际电影展“影迷嘉年华”上,向外界展示的最重要的精神内涵。而这样一部不断“攀登”的电影,也为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开启了一路攀登向上的序幕。

特写

张译成话题人物影迷集中火力“炮轰”

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两部影片同步上映,让他收获了“国庆30亿影帝”的称号。

10月10日上午,《攀登者》的映后见面会在平遥电影宫“小城之春”影厅举行,上影董事长任仲伦携《攀登者》部分主演出席。张译的出现,让现场的影迷陷入狂欢,几乎所有的提问都指向了他。

众多影迷中,一位《山西晚报》的铁粉专程赶赴平遥,代表“山西译家人”影迷团队提问。当问到张译从《士兵突击》开始走到今天,有什么“攀登”的体会时,张译回答得格外认真。他说:“过去以为攀登是很个人的事情,追求自己的梦想,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但拍完《攀登者》,我有了完全不一样的体会。1960年,我国组建了214人的团队攀登珠峰,但最终只有3个人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成功登顶,我也意识到任何攀登其实都是团队的胜利!”

影迷中,还有不少影视行业的从业者。一位曾和陈龙、刘小锋合作过的执行导演也向张译提问:“我是做电视剧的,想问下您,接下来的安排是什么?是否有档期拍我的电影啊?”

张译笑着回答:“我准备了各种《攀登者》的回答,不想你问了这个!说到我的安排,我现在满心都是《攀登者》,电影拍摄的过程是攀登的过程,上映过程也是攀登的过程,我希望我们的电影能攀登进观众的心尖上去,让你们真的喜欢。眼前的任务就是看它登顶成功。”

最戏剧的一幕是观影现场连续三位对张译提问后,一个女大学生站了起来,又向他提问。

影迷:张译老师您好!

张译:呀,还有别的老师。

影迷:网上说你丑,你没有网上说得丑啊!我觉得特别帅!

张译:我的颜值是给VVIP准备的。

影迷:听说您原来最想当播音员,能不能用您的播音腔给我们说一段《攀登者》的台词啊?

张译:(郑重地)嗯!(他只发出一个字,随后解释:不耽误大家时间了。)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