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1)

大势至菩萨摩诃萨是西方极乐世界无上尊佛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又尊称大精进菩萨,与无上尊佛阿弥陀佛,以及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佛陀在《无量寿经》中说:“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2)

莫高窟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造像碑

中唐,高163.8,出自河南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据《悲华经》卷二称,删提岚世界的无诤念王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眴,次子名尼摩。后无诤念王成佛为阿弥陀如来,不眴太子为观世音菩萨。而尼摩太子则成了大势至菩萨。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3)

莫高窟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造像碑

中唐,高163.8,出自河南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菩萨跟随佛学法修菩萨行,经过许多阶段之后,才可成佛。菩萨中经历所有的阶段达到最高位的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只要结束菩萨生涯,在下一阶段的生涯中就定可成佛。大势至菩萨现今在极乐世界,为第二顺位递补佛位的菩萨。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4)

12-13世纪 镰仓时代木雕 镶嵌水晶眼球

雕像尺寸:83.8 x 23.8 x 26.4 cm

底座尺寸:23.5 x 35.6 x 27.9 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画面左侧为西方三圣之一的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手捧莲台(已失),跣足立于须弥座莲台之上。

《观无量寿经》云:尊上头顶宝瓶内存智慧光,让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众生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菩提之力。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5)

与观音菩萨相对应的右侧为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双手合掌,跣足立于须弥座莲台之上。二位菩萨穿戴几乎相同,只是头冠和动作稍有不同,这是二大菩萨在接引亡人往生净土时的经典身姿。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6)

大势至菩萨另外一个德号,叫做无边光菩萨。他的身光,能照见十方世界,而且他身上每一个毛孔的光,都能照见十方世界,他又何必在头上顶一个瓶子,瓶子中装光明现佛事呢?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7)

响堂山石窟北洞

六世纪北齐石雕

尺寸:34.9 x 20.3 x 22.2 cm

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收藏

这有一个大原因在里面,那瓶子里面最初不是盛着光明,是盛他父母的遗骨。他听见阿弥陀佛说:父母的恩最重,当儿女的欲想报答父母恩,很难报答,必须自己修行办道,把父母度脱三界,这样才能报答父母恩。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8)

修长优雅的大势至菩萨立像

6-7世纪 隋代金铜像

像高 35.1 cm

海外私家收藏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9)

6-7世纪 隋代金铜像

像高 35.1 cm

海外私家收藏

大势至菩萨最初发心修道之时,他的父母早已弃世,若是父母在世,他还可以劝导父母信佛、修行,使父母了脱三界,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弃世了,他想起来,这是最大的遗憾。他要怎样才能报父母呢?于是将他父母的遗骨,用瓶子盛起来,顶在自己的头上,来修行办道,将自己修行办道的功德,时时回向父母,祈求三宝加被他的父母能够得道,超出三界。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10)

流落日本的珍贵隋代金铜像

大势至菩萨立像

金像总高36.0厘米

佛像的宝冠正面附有净瓶标识,可知其为阿弥陀如来佛右侍从势至菩萨像。该像配以大型宝珠形头光,左手握持物,右手挽天衣直立。细长柔软的身体、显示出清晰表情的小型头部、整体强调正面印象,乍一看来缺乏抑扬的身姿中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存在感。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11)

流落日本的珍贵隋代金铜像

大势至菩萨立像

金像总高36.0厘米

本像最具特征之处在于像周围的装饰性。使用錾子精心雕刻的华丽宝冠、前端自由翻转的垂发、因重量而适度弯曲的豪华璎珞及胸饰、或者流畅的冠饰、左右垂下的天衣衣缘也如被拧住似翻转过来,这些都被华丽地表现出来,却并不显得繁杂,显示出作者张弛有度的匠心。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12)

流落日本的珍贵隋代金铜像

大势至菩萨立像

金像总高36.0厘米

唐草纹样配化佛及花形图案的背光具有丰富的立体感,提高了佛像的装饰性,说明此背光当初就附于本像上。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13)

花形图案的背光

遗憾的是底座的下半部分已经遗失,现在的为后补替换上去的,但可以想象其应与背光相同,均附带具有丰富装饰性的图案。此尊佛像明显地表现出中国隋代雕刻样式的特征,因此是古代小型镀金铜佛像中备受关注的作品。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14)

花形图案的背光

由于本像曾置于土中,故沾有锈迹及污秽,但大体上整体保留有鲜艳的镀金。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15)

花形图案的背光

现在其中的中尊像已经遗失,与本像成对的观音菩萨像为MOA美术馆所收藏,可以想见制作当时是精美绝伦的三尊像组合。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16)

六世纪隋代石雕

大势至菩萨坐像

尺寸:70 x 39 x 23 cm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17)

六世纪隋代石雕

大势至菩萨坐像

尺寸:70 x 39 x 23 cm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18)

六世纪隋代石雕

大势至菩萨坐像

尺寸:70 x 39 x 23 cm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那时候大势至菩萨初发心出家,还是个凡夫,他父母的遗骨,亦是凡夫的骨头,因为大势至菩萨勇猛精进办道之故,他自己转凡成圣,成了大菩萨。他每天修行办道,每天给他父母回向,因此那瓶子里面,他父母的遗骨,亦起了变化。本来他头顶上的瓶子,是个凡夫用的瓶子,这时候,变成一个宝瓶,他那父母的遗骨,是凡夫的骨头,这时候变了,变成一片光明——骨头化了,化成光明。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19)

大势至菩萨立像

十三世纪

金代 彩绘木雕

规格:100 x 29.4 x 25.6 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这尊金代彩绘木雕大势至菩萨立像采用整木雕刻,菩萨头戴三叶宝冠,冠有宝瓶,这是大势至菩萨的重要标志。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20)

大势至菩萨立像局部

十三世纪

金代 彩绘木雕

规格:100 x 29.4 x 25.6 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菩萨发髻高束,发绺披肩。脸型丰满圆润,面相端庄舒展,双目微垂、神态庄重。躯体健硕,肩宽腰细,胸部丰满。菩萨袒露上身,斜披圣带,胸佩璎珞;下身着长裙,纹络简洁,手拈披帛,赤足立于莲花台座之上。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21)

大势至菩萨立像局部

十三世纪

金代 彩绘木雕

规格:100 x 29.4 x 25.6 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单层莲花台座,莲瓣肥大饱满。整尊造像质朴简洁,形体健硕浑圆,流露出北方民族的写实风格。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22)

大势至菩萨立像辽金

木雕彩绘贴金 高165cm 宽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23)

明代鎏金铜 像高54.4 cm

海外私家典藏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24)

明代鎏金铜 像高54.4 cm

海外私家典藏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25)

明代鎏金铜:大势至菩萨坐像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26)

明代鎏金铜:大势至菩萨坐像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27)

明代鎏金铜:大势至菩萨坐像

莫高窟中的大势至菩萨像: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28)

莫高窟第196窟

大势至菩萨坐像9世纪

唐代 粘土彩塑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29)

莫高窟第196窟

大势至菩萨坐像9世纪

唐代 粘土彩塑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30)

敦煌绢画:唐代遗画 大势至菩萨立像

九世纪后半 唐代

绢本设色 来自敦煌千佛洞 规格:76.5 x 27 cm

大英博物馆收藏斯坦因敦煌绢画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31)

敦煌绢画:唐代遗画 大势至菩萨立像

九世纪后半 唐代

绢本设色 来自敦煌千佛洞 规格:76.5 x 27 cm

大英博物馆收藏斯坦因敦煌绢画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32)

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中唐 莫高窟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33)

大势至菩萨(左) 敦煌莫高窟初唐壁画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34)

大势至菩萨(中) 敦煌莫高窟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35)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36)

大势至菩萨坐像 绢本着色

奈良国立博物馆

13世纪镰仓时代佛画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37)

大势至菩萨坐像 绢本着色

奈良国立博物馆

13世纪镰仓时代佛画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38)

大势至菩萨坐像 绢本着色

奈良国立博物馆

13世纪镰仓时代佛画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39)

大势至菩萨坐像 绢本着色

奈良国立博物馆

13世纪镰仓时代佛画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40)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41)

大势至菩萨像

西夏黑水城(哈拉浩特)出土

十三世纪 绢本设色 规格:125 x 62.5 cm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收藏

大势至菩萨头戴宝冠,顶有宝瓶,这是大势至菩萨的重要标志。菩萨发髻高束,发绺搭肩,长发在身躯二侧飘扬,与头光周边的火焰纹及飘逸的披帛衣衫等形成了画面动感效果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42)

大势至菩萨像局部

西夏黑水城(哈拉浩特)出土

十三世纪 绢本设色 规格:125 x 62.5 cm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收藏

势至菩萨面庞丰润饱满,五官舒展,双目微垂,神态慈悲安详,法相高雅端庄。身佩璎珞项圈及手镯、臂钏、足钏等饰品庄严全身。 衣饰繁复、色彩靓丽,红色披帛绕肩沿臂而下,直至法座下方二侧。上身略向左侧,双手当胸结印安住在法座之上。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43)

大势至菩萨像局部

西夏黑水城(哈拉浩特)出土

十三世纪 绢本设色 规格:125 x 62.5 cm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收藏

极简佛教造像(历代大势至菩萨圣妙造像集锦)(44)

大势至菩萨像局部

西夏黑水城(哈拉浩特)出土

十三世纪 绢本设色 规格:125 x 62.5 cm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收藏

从菩萨的坐姿可以看出,此像应是大型画像“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中的一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