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亚当·布朗(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
翻译 姜小柱(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硕士研究生)
审校 曹利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总有一天太阳会陨落,供其进行核聚变的燃料会耗尽,世界会变得阴冷。如果届时地球仍然健在,人类将会坠入永恒的严冬中。为了生存,我们的后代需要另谋出路——也许,他们首先会耗尽地球的能源,然后是太阳系的,最终,可见宇宙范围内所有星系中的所有恒星的能源都会被消耗殆尽。当没有任何剩余能源可用时,他们肯定会把目光投向最后的能量仓库:黑洞。我们的后代能从黑洞中获取能源,并延续我们的文明吗?
这篇文章中,我带来了一些坏消息。这样的计划是行不通的。原因要归咎于量子弦这种奇异实体的物理特性,以及科幻小说一直钟爱的太空电梯。
虚幻的希望
乍看之下,从黑洞中提取能量或者其他任何东西都是不可能的。毕竟,黑洞被一个“事件视界”包围着,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球面,球面内的引力场会变得无限大。任何误入这个球面的东西都注定会毁灭。因此,一台抡着大铁球,企图从视界上破开一个洞,从而把能量释放出来的吊车不仅不会成功,自己反而会被破坏,连带着不幸的驾驶员一起被黑洞吞没。投入黑洞的炸弹非但不能摧毁黑洞,反而会让它变得更大,增加的量就等于炸弹的质量。进入到黑洞中的任何东西都无法出来:陨石不能,火箭不能,甚至光也不能。
我们过去基本上就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1974年发表的那篇让我最为震惊,也最为兴奋的物理学论文证明,我们过去的想法是错误的。在雅各布·贝肯斯坦(Jacob D. Bekenstein,目前就职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早期思想的基础上,霍金证明黑洞会泄漏出少量辐射。如果你掉入黑洞的话还是会死,不过,尽管你本人永远无法逃出来,但你的能量可以出来。这对于未来的黑洞能源开发者是一个好消息:能量是可以逃出来的。
能量能够逃离出来的奥秘,隐藏在量子力学的神秘世界中。量子物理的一个标志性现象是,粒子可以穿过本不可能穿过的障碍。一个向着势垒(势能比周围高的区域,在经典物理范畴内,粒子的能量必须足够高才能从这个区域翻越过去)运动的粒子有时会出现在势垒的另一边。不要在家里尝试这种行为——将自己撞向一堵墙,你是不可能毫发无伤地出现在墙的另一边的。但是,微观粒子的隧穿效应就容易得多。
量子隧穿是α粒子(一个氦核)能够挣脱放射性铀核的原因,也是霍金辐射能从黑洞中泄露出的原因。粒子挣脱事件视界并不是直接突破了那近乎无限强的引力场,而是通过量子隧穿实现的。(当然,没有人见过黑洞辐射。但这是将量子力学应用到弯曲时空所得到的令人信服的数学结果,任何人都不会怀疑的。)
由于黑洞会发出辐射,我们也许就有希望获取它们的能量。但真正的困难在于细节方面。无论我们如何去尝试提取这些能量,都将困难重重。
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等待。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黑洞会一个光子一个光子地将自己的能量释放回宇宙中,进入我们等待的双手里。每损失一点能量,黑洞都会减小一点,直到最后消失不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黑洞就像一杯美味可口的咖啡,你不能接触它的表面,否则就会被引力撕裂。但仍然有一种办法可以享受到这杯危险的咖啡,那就是等着它蒸发,然后吸入蒸发出的气体。
遗憾的是,虽然等待是一个简单的办法,但这个过程极其缓慢。黑洞非常黯淡,一个质量与太阳相等的黑洞,发出的辐射相当于温度低至60纳开尔文的黑体(也就是说,这个黑体的温度距离绝对零度只有0.00000006度)。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还无法在实验室中将物体冷却到那样的低温。要使一个质量相当于太阳的黑洞完全蒸发掉,需要的时间无比漫长,是现今宇宙年龄的1057倍。一般来说,一个黑洞的寿命等于其质量的立方——m3。因此,我们浑身打颤的后代们必须要加快行事才行。
以上节选自《环球科学》2015年3月号封面故事《从黑洞提取能量》。
客座总编 欧高敦(Gordon Orr):中国的创新清单将不断扩容
麦肯锡中国分公司创始人、麦肯锡亚洲董事长以及全球资深董事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欧高敦认为,我们不应该再争论中国企业是否在创新,而应该将视野提升一个层次,去看中国企业的创新将给中国及全球带来怎样的影响。
年度策划 《环球科学》2014年度创新榜
他们改变中国
本刊记者 刘洋
很多指标都显示中国走向创新的脚步正不断加快,这里记录的是那些正在崛起和正在创新的中国企业,我们希望能用这些故事激励那些正在为明天努力的中国人,毕竟创新者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政府的创新角色
撰文 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21 世纪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在任何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国家里,政府从来都没有成为私营企业的掣肘,相反,它一直是私营企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封面故事 从黑洞提取能量
撰文 亚当·布朗(斯坦福大学理论物理学家)
当所有恒星都熄灭之时,会发出霍金辐射的黑洞反而会成为唯一的能源。而要获取黑洞能源,就得建造出能够抵达黑洞附近,收集能量的太空电梯。但黑洞强大的引力对电梯线缆的强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即使是强度已达极限的弦——弦理论中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成分,恐怕也难以胜任。
环境 资源危机新解
撰文 迈克尔·E·韦伯(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能源研究所副主任)
翻译 陶凌寅
减少食品浪费可以节省能源和水;室内农场可以使用城市废水种植农作物;在电站旁边养殖藻类可以将废水和碳排放转化成食品或生物燃料;沙漠地区的风力涡轮机可以把含盐地下水转化成淡水;智能供水系统可以节约水资源和能源——当我们把食品、水、能源这三大挑战作为一个整体,所谓的资源危机可能并没有那么严重,环境、贫困、人口增长和疾病问题也更容易解决。
神经科学 植入电极:从源头治疗抑郁症
撰文 安德烈斯·M·洛扎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外科教授)
海伦·S·迈贝格(埃默里大学精神病学、神经学和放射学教授)
翻译 徐新杰(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
审校 韩济生(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全球抑郁症人数超过3.5亿,但不管是药物,还是认知行为疗法,效果都谈不上理想,甚至对10%~20%的患者基本无效。而一种名为“深部脑刺激”的方法——在病人颅骨上钻孔,植入电极,并施加电流,刺激大脑特定部位——不仅有望成为治疗抑郁症的强力武器,也可能让遭受厌食症、阿尔茨海默病等一系列精神疾病的患者受益。
核污染 福岛:核辐射实验场
撰文 史蒂文·费瑟斯通(科学作家、摄影师)
翻译 王孝娃(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硕士生)
审校 刘长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
核电站事故后,日本福岛成为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场——科学家进入福岛禁区,捕捉家燕,通过研究这些鸟类所能承受的辐射剂量以及它们发生的基因变化,来探究低剂量核辐射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而为制定更科学、更安全的辐射标准提供参考。
神经科学 冥想之力重塑大脑
撰文 马修·李卡德(佛教徒,曾为细胞遗传学家)
安托万·卢茨(法国国家健康与医疗研究所神经科学家)
理查德·J·戴维森(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神经科学家)
翻译 易小又
冥想这种行为,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那么冥想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好处?最近的大脑成像研究似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冥想能让人脑发生变化——某些脑区的体积会变大,也会产生心理上的益处:冥想者对刺激的反应变快了,而且不易受到各种形式的压力的影响。
技术先锋 科学之美,改变世界
本刊记者 刘洋 吴兰 罗凯
获得2014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10位杰出女性既是这个时代的科技先锋,推动着中国科学的发展,也是中国女性的榜样,激励着更多青年女性投身科学。
自然新闻&评论
中国新《环保法》四大短板
撰文 张波(中国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研究员)
曹聪(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国于2015年1月1日实行新《环保法》,首次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纳入法律范畴,但这部新法的实施,更需强有力的体制保障、问责制度和执行机制。
9位科学家的新年计划
翻译 汪梅子
美国航空航天局首席科学家艾伦·R·斯托凡、英国首席医疗官萨莉·戴维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任罗尔夫-迪特·豪伊尔、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毅等9位顶级科学家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在空间探索、抗生素耐药性、粒子物理学、化学能源等领域的研究计划。
乌贼与细菌的奇妙共生
撰文 埃德·杨
翻译 管心宇
夏威夷短尾乌贼会利用体内共生的发光细菌隐藏自己。为了建立这种友好关系,乌贼甚至能改变基因表达,创造出只适合这一种细菌生存的环境。对这种奇妙共生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和体内更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DIY传感器,监测身边的污染
撰文 凯特·奥斯汀
翻译 张哲
在新的环保运动浪潮中,世界各地的“创客”开发出了成本低廉,甚至可以根据网上教程自己制作的污染监测设备。在这些廉价传感器的帮助下,人们可以监测身边的污染状况,弥补政府和研究机构所采集的污染数据的不足。
生物炭:唤醒贫瘠土地
撰文 雷切尔·塞尔南斯基
翻译 马骁骁
一项在肯尼亚进行的研究显示,使用生物炭后,农田平均可增产32%。此外,生物炭还可治理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前沿
信息技术 为卫星通信加密
天文学 天仓五:另一个“太阳系”?
生物学 线粒体起源新说
化学 罕见的“振动”化学键
工程学 斜拉桥兴起
简讯 全球科技热点
心理学 高压教育不利孩子成长
植物学 甜菜里也有血红蛋白
健康科学 跟踪眼动 筛查阿尔茨海默病
采访实录 星际生命守卫者
数据统计 数学与事业
动物学 蜜蜂的种间战争
生物学 耐药菌偏爱有机肥?
专栏
技术档案 手机支付的“诸神之战”
撰文 戴维·波格(David Pogue)
科学评论 拆除“生物炸弹”
撰文 马克·利普斯奇(Marc Lipsitch)
反重力思考 蚂蚁是城市“清道夫”
撰文 史蒂夫·米尔斯基(Steve Mirsky)
图表科学 2100年,全球人口110 亿
撰文 马克·菲谢蒂(Mark Fischetti)
怀疑论者 揭穿伪怀疑论者
撰文 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
健康科学 医用大麻解禁
撰文 戴维·努南(David Noonan)
读来编往 2014“最美科学阅读”TOP10
《环球科学》是《科学美国人》中文版、nature杂志版权合作方。《环球科学》2015年3月号已经上市,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